三公经费是哪三公 23个中央部门“三公”经费比去年增加
南都讯 4月13日,91个中央部门集体“晒”年度预算,“三公”经费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在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总限额减少的情况下,约半数部门“三公”经费进一步“瘦身”。91个中央部门中,有46个部门“三公”预算比去年预算数减少,23个部门增加,22个部门持平。
有专家对南都记者表示,“三公”经费有些部门“未减反增”需客观看待,不能“一刀切”地认为越少越好。“钱要用在刀刃上”,只要经费增加能更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就应予以保障。
半数部门“三公”经费“瘦身”
“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财政部网站13日公布的消息显示,中央本级2018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限额58 .8亿元,比2017年减少2.67亿元。
南都记者注意到,国家税务局系统的“三公”经费预算数最高,为120014.29万元;其次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为34520万元。
为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只减不增“约法三章”的要求,“三公”经费减少已成近年来的总体趋势。
南都记者注意到,今年,国家税务局系统的“三公”经费削减数额最大。其部门预算显示,2018年,国家税务局系统预算数比20 17年预算数减少8552.6万元,降低6.65%.报告称,这主要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三公”经费也有较大幅度压缩,其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数比去年预算数减少4023.2万元。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在预算中就此做出说明:这主要是落实北京市《关于对国I及国II排放标准轻型汽油车采取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要求,2017年财政追加中央国家机关国I及国II排放标准车辆更新一次性专项经费5000万元,以后年度不再安排。
南都记者了解到,部门职能和每年工作情况变化,也直接影响到“三公”经费的预算安排。例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8年“三公”经费预算比去年减少1283.23万元,其中一方面原因是,该部组织参加的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2018年为非大赛年,相应因公出国(境)费预算周期性减少。
有专家向南都指出,本轮机构改革也将影响到“三公”经费的规模。
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院长于洪以国税地税省级以下合并向南都记者举例:在国税与地税合并后,机构支出费用也将下降,直接体现在“三公”经费上,“比如办公场地可能会合并、公务用车等费用也有可能会减少”。
“未减反增”现象要客观看待
今年,有23个部门的“三公”经费“未减反增”。各部门也在预算报告中就“三公”经费增加做出详细说明。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国家体育总局增加数额最大,为5063.56万元。商务部次之,为1305.98万元。
对于今年“三公”经费预算增加,国家体育总局在说明中指出,因公出国(境)费预算数比2017年增加5000万元,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平昌冬奥会和雅加达亚运会参赛相关预算。
“三公”经费预算增加额度较小的,比如中国证监会2018年“三公”预算数为1756.43万元,较去年预算数增加94.37万元。证监会也就此详细列明原因:2018年需要对公务用车更新,2017年无此事项,公务用车购置费增加了110万元;而公务接待费则在2017年预算数的基础上压减了15.64万元。
就此,于洪也向南都记者表示,“三公”经费增加的部门,还是要从其承担的职能本身来看。
商务部2018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5197.47万元,较2017年增加1305 .98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4707.95万元,较2017年增加1000万元。商务部解释,这主要原因是为配合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参加国际会议和多双边谈判增加了出访任务。
对此,于洪介绍,伴随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作为承担对外开放职能的标杆性部门,商务部相关费用自然会大幅度增加。例如,近期中美贸易出现摩擦,对商务部来说,差旅费用就会增加;国际往来增多,用车也会增多。其增长是商务部在不同时期承担不同角色、职能变化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三公”经费并不是越少越好。
于洪还表示,我们当然希望看到“三公”经费逐渐“瘦身”,减少政府讲排场、浪费等情况,但不能“一刀切”地认为“三公”经费多还是好、或者少还是好。“钱要用在刀刃上”,只要经费增加能更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就应予以保障。反之,如果“三公”经费减少,也可能存在浪费的情况,因此需从各部门具体职能变化以及经费使用绩效的角度来客观看待。
未来“三公”透明度还会提升
今年,所有部门都在预算中对“三公”经费增减原因作出详细说明。在于洪看来,这是部门预算愈发公开、透明的表现。
“以前是在一定范围内披露,今年有了普遍的说明。可以预见,未来"三公"经费的透明度会进一步提升。”于洪说,公开是一件好事。让公众知道预算数额的变化,以及具体增加的原因,对工作能起到正面推动效果,“前提当然是经费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每年中央部门“晒”预算,公众总是首先将目光投向“三公”经费的变化上。
对此,于洪说,“三公”经费一定程度上被外界视作公权力的体现。“看到"三公"经费,往往直接联想到以前爆出的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案例,公众会特别聚焦是自然的。”这也让“三公”经费的公开披露显得更为重要,“只有透明,公众才会逐步接受,了解"三公"经费本身是政府运营的正常体现,如果说不清楚,那就可能存在浪费,公众也可以监督”。
另一方面,于洪说,这也说明“三公”经费比较容易“读得懂”,其他预算内容仍然比较专业,因此如何更加科学地进行预算公开“还有一段路程要走”。
九个中央部门增加
纪检监察事务预算
4月13日,91个中央部门集中公布2018年预算。据南都记者统计,今年中央部门纪检监察事务安排预算总数与去年(除监察部)基本持平。在37个涉及纪检监察事务预算安排的中央部门预算报告中,相较于2017年纪检监察事务预算执行数,15部门减少纪检监察事务预算,13部门无变动,9部门增加。民政部增幅最大,达175%.
“纪检监察事务支出”就是指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开展工作的专项业务支出。2016年,中央部门在每年预算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中,首次新增该项支出。
预算与去年持平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2018年91家中央部门纪检监察事务安排预算共6375.76万元。2017年,这一数字为16702.95万元,其中监察部预算达10324 .35万元,占总数的61.81%.今年3月13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方案将监察部撤销并入国家监察委,目前,国家监察委2018年的预算报告暂未对外公布。
在扣除监察部的数据后,2017年103个中央部门纪检监察事务安排预算共6378.6万元。2018年91个中央部门纪检监察事务预算相较于机构改革前103个中央部门2017年的安排总数减少了仅0.04%,基本保持稳定。
九部门增加预算
南都记者统计37个涉及纪检监察事务预算安排的中央部门预算报告发现,相较于2017年纪检监察事务预算执行数,15个部门减少纪检监察事务预算,13部门无变动,9部门增加。
9个增加纪检监察事务预算的部门中,民政部增幅最高,达175%.民政部在预算报告中做出说明:2018年纪检监察事务(款)派驻派出机构(项)预算440万元,比2017年财政拨款执行数增加280万元,主要原因是中央纪委驻民政部纪检组执纪审查任务增加。
外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14部门在纪检监察事务项的预算安排减少,其中外交部减少幅度最大,为100%.外交部在预算报告中解释,主要原因是中央纪委派驻机构纪检专项工作经费使用上年结转资金,未安排当年财政拨款预算。
采写:南都记者卜羽勤 王秀中 唐孜孜 见习记者 刘嫚 实习生 蒋小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