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白说 白岩松最新演讲:光阴的故事 白说你听
【文艺星青年按】自从白岩松的第一本书《痛并快乐着》出版以来已经过去了18年,在此期间他又出版了《幸福了吗?》和《白说》。日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自创图书系列品牌“FromBai”,将其畅销多年的三本书全新再版。“我把下本书的很多内容都说到这套书的音频视频当中了,有点砸自己的饭碗。”
白岩松以本次“新”书发行为契机,在京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光阴的故事:岁月既慢且长,白说你听”的演讲,与大众分享了他打造“From Bai”的初衷与这些年的所思所得。虽然是一名传统媒体人,但白岩松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有着个人独特的理解,玩起来花样百出,说起来金句频频……
30岁是减法,40岁困惑,50岁好奇
回望自己的30岁,白岩松说:“30岁最大的人生感受是减法。有的人在20多岁的时候拼命地做加法,但是忘了到一定的时候要做减法。你不是所有的都适合,也不是适合你的所有的事你都该去做。”最后他总结道,“今天的一切,都得益于那时候做减法。我发现我只能做新闻,也最该做新闻。”
在白岩松眼中看来,40岁其实并不是“不惑”之年:“我觉得我四十就是困惑,物质没有给我带来我以为会带给我的幸福。40岁左右的人要多跟自己聊天,去读很多的东西给自己一些答案。”
今年白岩松已经正式迈入“知天命”的50岁,他认为这是一个应该善待每一个“今天”的年纪,还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之心,“科学家之所以有很多伟大的发明,不是一开始就承载着什么使命,而是单纯的‘好奇’。所以我在50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督促自己,要更好奇。”
坚持不开微博微信,是我的生活方式
今年50岁的白岩松回首过去也很感慨,很多书中提到的同伴,现在已经不在了。始终站在新闻一线的白岩松坦言:“我一直以志愿者的心态在做新闻工作,我是学新闻的,我是适合干新闻的,自己有很多伙伴也在做新闻,那不挺好的?”
很多人纳闷,白岩松为何对微博、微信说“不”,“我是一个传媒人,我怎么可能去拒绝这个时代,现在最糟糕的生活方式就是你在无数个朋友圈里却一个朋友都没有,所以我觉得我还是算了,不开微博微信,这是我的生活方式,不是对现代技术的拒绝。”他认为这个时代不缺变化,偶尔有点不变挺好的,“人不能什么都跟,跟不过来的。”
“坦白地说,我认为今天一切新锐的东西,10年后都将变成传统媒体。”从业快40年的白岩松说这句话是相当有底气的,他看惯了太多从新变老、从生到死的案例。可是那又怎么样呢?“这些技术更迭,介质在不断变化,但是最核心的内容,尤其是与人性有关的东西很少变,所以我觉得还是要专注于内容。”
白岩松将“内容为王”奉为圭臬,深信不疑。“要尊重规律、尊重时代、尊重期待。人们的期待有时候瞬间就会被点燃。过去穷的时候,有个馒头吃就不错了,但只要吃过包子,人就希望吃更好的。现在吃饱喝足的中国人不仅开始跑步健身,而且也会提升自己的思想。”
你遭遇了什么,就可能携带什么上路
对于十年后到来的60岁,白岩松笑说:“在新书序言里我说,‘十年后,那可爱的老头是我’。我要努力地去做一个可爱的老头……不懒惰,不轻易妥协。我希望未来,中国的老头老太太都这样,体型保持得好一点,多穿点好看的,别很多东西不舍得扔,别在孩子眼中是讨厌的父母,像你曾经讨厌过的一样。”
“老了依然要有精神生活,依然要有好奇心,依然愿意为年轻人挡风遮雨,活一天开心一天。我很开心和兴奋60岁到来的时刻,我觉得那是一个美好时光的开始。”
“20岁写给30岁,是春天写给夏天的情书;但50岁写给60岁,就是夏末写给秋天的喃喃自语。20年后再写,是一个人躺在床上写给全世界;而现在所写的,是从全世界回到自己的一张床、一顿饭、自己的家人。”
演讲的最后,白岩松与大家一起回望他个人的18岁时光,屏幕上的黑白照片显示出了当年刚上大学时候他的意气风发,皱巴巴的西装、别在胸前的校徽,背景是北京的天安门城楼。 “18岁时你遭遇了什么,你就可能携带什么上路。”白岩松认为,要在18岁给自己留一张照片,“18岁留一张照片是很好的,不管走多远,经常拿出来问问自己,你是当初自己要活的那个样子吗?”
友好提示:
本文为人民网文化频道官方微信号“文艺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合作!
点击进入“文艺星青年”>>
【文艺星青年按】自从白岩松的第一本书《痛并快乐着》出版以来已经过去了18年,在此期间他又出版了《幸福了吗?》和《白说》。日前,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自创图书系列品牌“FromBai”,将其畅销多年的三本书全新再版。“我把下本书的很多内容都说到这套书的音频视频当中了,有点砸自己的饭碗。”
白岩松以本次“新”书发行为契机,在京举行了一场主题为“光阴的故事:岁月既慢且长,白说你听”的演讲,与大众分享了他打造“From Bai”的初衷与这些年的所思所得。虽然是一名传统媒体人,但白岩松对于新媒体的发展有着个人独特的理解,玩起来花样百出,说起来金句频频……
30岁是减法,40岁困惑,50岁好奇
回望自己的30岁,白岩松说:“30岁最大的人生感受是减法。有的人在20多岁的时候拼命地做加法,但是忘了到一定的时候要做减法。你不是所有的都适合,也不是适合你的所有的事你都该去做。”最后他总结道,“今天的一切,都得益于那时候做减法。我发现我只能做新闻,也最该做新闻。”
在白岩松眼中看来,40岁其实并不是“不惑”之年:“我觉得我四十就是困惑,物质没有给我带来我以为会带给我的幸福。40岁左右的人要多跟自己聊天,去读很多的东西给自己一些答案。”
今年白岩松已经正式迈入“知天命”的50岁,他认为这是一个应该善待每一个“今天”的年纪,还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之心,“科学家之所以有很多伟大的发明,不是一开始就承载着什么使命,而是单纯的‘好奇’。所以我在50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督促自己,要更好奇。”
坚持不开微博微信,是我的生活方式
今年50岁的白岩松回首过去也很感慨,很多书中提到的同伴,现在已经不在了。始终站在新闻一线的白岩松坦言:“我一直以志愿者的心态在做新闻工作,我是学新闻的,我是适合干新闻的,自己有很多伙伴也在做新闻,那不挺好的?”
很多人纳闷,白岩松为何对微博、微信说“不”,“我是一个传媒人,我怎么可能去拒绝这个时代,现在最糟糕的生活方式就是你在无数个朋友圈里却一个朋友都没有,所以我觉得我还是算了,不开微博微信,这是我的生活方式,不是对现代技术的拒绝。”他认为这个时代不缺变化,偶尔有点不变挺好的,“人不能什么都跟,跟不过来的。”
“坦白地说,我认为今天一切新锐的东西,10年后都将变成传统媒体。”从业快40年的白岩松说这句话是相当有底气的,他看惯了太多从新变老、从生到死的案例。可是那又怎么样呢?“这些技术更迭,介质在不断变化,但是最核心的内容,尤其是与人性有关的东西很少变,所以我觉得还是要专注于内容。”
白岩松将“内容为王”奉为圭臬,深信不疑。“要尊重规律、尊重时代、尊重期待。人们的期待有时候瞬间就会被点燃。过去穷的时候,有个馒头吃就不错了,但只要吃过包子,人就希望吃更好的。现在吃饱喝足的中国人不仅开始跑步健身,而且也会提升自己的思想。”
你遭遇了什么,就可能携带什么上路
对于十年后到来的60岁,白岩松笑说:“在新书序言里我说,‘十年后,那可爱的老头是我’。我要努力地去做一个可爱的老头……不懒惰,不轻易妥协。我希望未来,中国的老头老太太都这样,体型保持得好一点,多穿点好看的,别很多东西不舍得扔,别在孩子眼中是讨厌的父母,像你曾经讨厌过的一样。”
“老了依然要有精神生活,依然要有好奇心,依然愿意为年轻人挡风遮雨,活一天开心一天。我很开心和兴奋60岁到来的时刻,我觉得那是一个美好时光的开始。”
“20岁写给30岁,是春天写给夏天的情书;但50岁写给60岁,就是夏末写给秋天的喃喃自语。20年后再写,是一个人躺在床上写给全世界;而现在所写的,是从全世界回到自己的一张床、一顿饭、自己的家人。”
演讲的最后,白岩松与大家一起回望他个人的18岁时光,屏幕上的黑白照片显示出了当年刚上大学时候他的意气风发,皱巴巴的西装、别在胸前的校徽,背景是北京的天安门城楼。 “18岁时你遭遇了什么,你就可能携带什么上路。”白岩松认为,要在18岁给自己留一张照片,“18岁留一张照片是很好的,不管走多远,经常拿出来问问自己,你是当初自己要活的那个样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