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傅莹 傅莹:中国传奇的女外交官
傅莹,是继王海容之后的中国第二位女副外长,以举止优雅、学识渊博、善于沟通、睿智犀利著称中外。
傅莹,1953年1月出生在呼和浩特市,蒙古族。她的父亲阿民,是蒙古族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学生,曾官至中共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
1969年,16岁的傅莹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去了内蒙古一个农场劳动锻炼。1970年,进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广播站工作,并学会了电影放映技术。在工作之余,她自修了高中课程。
1973年,傅莹作为工农兵学员,被推荐到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学习,选择法语为第二外语,后又学罗马尼亚语。图为傅莹和老师合照。
1977年傅莹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开始职业外交生涯。次年被分配到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任职员、随员;五年后,1982年调回外交部翻译室工作。
傅莹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1984年12月19日,邓小平出席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仪式。傅莹担任他的翻译。
1985年-1986年,傅莹在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肯特大学进修,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学位。
傅莹英国进修结束后,继续在外交部工作,逐步获得提拔,历任外交部三等秘书、二等秘书、培训处副处长、英文处副处长等职。
1988年1月20日,84岁高龄的邓小平接见48岁的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给邓小平担任翻译的傅莹把邓小平的84岁错译为48岁,当副外长周南告诉邓小平时,邓小平不但没有批评傅莹,反而幽默地开怀大笑。翌日,《人民日报》国内版和海外版都在头版以《翻译误译引出笑声》为题刊发幅照片并报道。
1997年,傅莹调任中国驻印尼大使馆公使衔参赞。
1998年,傅莹调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成为中国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
2000年4月,傅莹奉调回国,出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是该司第二位女司长。在任期几年中,她经历了东帝汶危机、阿富汗战争、中国与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等大事件,并参与处理朝鲜半岛核问题、推动六方会谈。
2003年,傅莹成为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以前,中国女性出使国家大多集中在亚非一些中小国家或北欧诸国。傅莹出使澳大利亚,是20多年来女大使的一次重大突破。
2006年,傅莹离任时,澳大利亚联邦律政部长卢铎赞誉她,是“我政治生涯中所见过的、逾千各国大使中的No.1大使,最能代表和维护中国的利益,最富有影响力和魅力”。图为傅莹与澳大利亚前总理基廷合影。
2006年起,傅莹担任中国驻英国大使。 图为傅莹会晤英国卫生部国务大臣。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英国受阻,傅莹在英国《 每日电讯报》撰文,谴责夺取火炬的暴力行为,某英国政要赞誉她为“最能传达中国声音的大使”。次年,英国《外交官》杂志授予傅莹“年度亚洲外交官奖”。
2009年,傅莹出任外交部副部长,成为继王海容之后的中国第二位女副外长。
傅莹担任外交部副部长,主管亚洲地区、边界与海洋事务等。在外交场合上,她有时谈笑风生,有时吵得脸红脖子粗,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有网民说:美国“铁嘴”希拉里,未必能拼得过咱们傅莹。
2011年4月8日,傅莹邀请欧洲驻华使节夫妇赴山东参观。在火车上,她临时当起了讲解员。
作为外交部副部长,傅莹表现出女强人的风采,优雅、美丽、幽默、睿智,国人称她是“温婉刚毅的外交巾帼”,外媒称她为“善于发挥智慧和魅力攻势的中国外交官”。
傅莹有着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郝时远是内蒙古武川人,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
傅莹还有一个女儿。女儿现已结婚。
2013年3月4日,傅莹担任十二届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在近十场的新闻发布会上,她的智慧和优雅,再次震惊中外。2015、2016年,她再次担任全国人大会议发言人,被称为“傅莹STYLE"。
傅莹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