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滑雪场 今天 大别山精神如何助力国防动员建设
河南信阳,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出发地和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点。在这里,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 “28年红旗不倒”的传奇。这里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等100多位共和国将军,也诞生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重在践行、贵在养成。在这片有着厚重革命历史和丰富红色资源的土地上,信阳军分区充分运用大别山独有的红色资源铸魂励志,将大别山精神融入改革强军实践砥砺升华,让红色基因生生不息、永葆活力,推动国防动员建设全面发展。
走进征兵宣传窗口
7月下旬,空军招飞办传来喜讯,2018年,信阳市共有24名考生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学员,自2013年以来连续6年位居全国地级市空军招飞录取数量第一名。手捧录取通知书,学员肖景轩说:“红军的第一架战机——‘列宁号’就是从我的老家起飞的,如今我也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学员,要感谢人武部开展的校园征兵宣传,坚定我献身国防、报效祖国的信念。”
不仅是蓝色天空,“祖国需要的地方,都有革命老区优秀儿女的身影”。这是征兵宣传片《强军路上信阳兵》里的一句话。随着这部片子在全市各大高校、“信阳征兵”等公众平台、电视台和街区广场大屏幕相继播出,片中戍边“比武教头”洪念钢、国际赛场“中国全能士兵”郑远章等官兵的爱军精武故事家喻户晓,也成为军分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
这块“抓把泥土就能渗出鲜血”的土地,有着丰富厚重的红色资源。信阳市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在制定出台一系列征兵优惠政策的同时,注重将红色基因灌注征兵工作,将征兵宣传和革命传统教育巧妙融合,不断提高全民爱军尚武意识,激发广大应征青年参军热情。
“面对强军梦的召唤,我们每个青年都应该响应祖国号召,让青春在军营绽放。”7月9日,信阳师范学院的应征大学生来到许世友将军故里,开国将军的英雄事迹让他们久久不能平静。信阳军分区领导介绍说,下一步将在役前集训中用红色文化筑牢应征青年的理想信念根基,为他们上好步入军营的第一课。
登上练兵备战舞台
“我是中国民兵,我宣誓: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今年4月底,信阳军分区组织各县区举行民兵点验大会,强化民兵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往年的整组点验,多是集合民兵在单位院里点个名。今年我们将所属10个县区编组的民兵,全员全装拉到训练基地进行点验考核。”军分区领导介绍,“这样既检验了基干民兵的实战化水平,又发挥了仪式教育的激励作用。”
一场仪式一堂课。平桥区2800余名民兵参加整组点验大会仪式,通过宣读民兵干部任职命令、抽点民兵分队、重温民兵誓词、奏唱《中国民兵之歌》等多种形式,感悟红色传统、强化使命担当。
民兵王月强说:“民兵誓词字数不多,记住并不难,难的是躬身践行。”前不久,在大别山深处某水域,军分区一声令下,该区参演民兵防汛分队齐装满员,迅速到达指定地域,出色完成受灾群众转移、道路电力通信抢修、卫生防疫等课目演练,用实际行动践行誓词。
曾经的红军长征浴血奋战地,如今成为官兵、民兵投身改革强军大舞台。战备建设处参谋戴伟在武装战线奋战18年,今年申请转改文职。面对别人的不解,戴伟说:“此前,军分区开展了向许世友将军的儿子许光同志学习,正确对待改革中个人得失的教育,作为将门之子,在上级准备提升他为信阳军分区领导时,他主动提出转业,把机会让给年轻的同志。
而现在军队改革有需要,对照先辈我服从组织安排。”
融入国防教育课堂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八一前夕,陶冲村八一爱民小学的课堂上传来阵阵歌声。
“同学们,这首从信阳唱遍全国的革命歌曲为什么直到现在还广为传唱?这就要从民歌背后的英雄故事说起……”走下讲台,新县人武部政委张安武告诉记者,如今,这样的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在信阳各高校、中小学校、社区及企业团体中广泛开展。信阳市先后建立省、市级国防教育基地38个,聘请100多位老红军、老八路、军队离退休老干部和军队英模人物担任国防教育义务辅导员。
“当时一发炮弹击中我105步战车,两名战友牺牲,我和其他几名战友也身负重伤。那一刻,我告诉自己要像家乡的在敌人围剿中坚持斗争的刘名榜勇士、所在连队的老连长杨根思一样勇往直前……”在全市国防教育优秀教员比武竞赛的现场,退伍军人姚道祥讲起两年前的维和经历,“红色故土和红色连队的基因融入了我的血脉。”
为推动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战略部署落地见效,信阳市军地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年”系列活动的意见》,其中国防教育比武竞赛是一项重要内容。眼下在信阳各县区,国防教育比武竞赛活动正如火如荼展开,登台的不论是现役军人,还是地方人员,讲得最多的就是在红色土地上传颂的一段段光荣历史、一个个红色故事。
“这是共产党员程儒香,敌人把他的四肢钉在墙上,把眼皮、舌头一块块割下来,也没有让他屈服,这就是铁心跟党走、一心打胜仗的信念!”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民兵讲解员梅昊告诉记者,“每次讲解这些红色故事都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宫玉聪、李斌琦、孙明江 中国国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