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帅的第二任丈夫强卫 少堂志林(933):悼念我不认识但有缘分的黄帅女士
今天从新浪网著名作家叶永烈的博客上读到《叶永烈:悼著名“红小兵”黄帅》一文,得知当年曾在中国教育界掀起了“破师道尊严”浪潮的著名人物、出生于1960年比我小一点的北京人黄帅,因癌症在北京朝阳医院去世。叶永烈还公布了三十多年前黄帅和他的一封通信。
1973年,我正在老家湖北省新洲县宝龙五七中学上初中二年级。我们学校当时很左,是文革期间湖北省“著名”的“先进典型”学校,在全国教育界也很有名气,经常有大批外地领导、老师来校参观。
一有人来学校参观,学校就要开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批判大会,以展示革命成果。由于文章写得好,我就经常被老师指派,作为学生代表在学校的评法批儒、批林(林彪)批孔(孔子)还有后来的批判邓小平的“反击右倾翻案风”大会上发言。
说是发言,实际是背诵事先写好的大批判稿。我当时又廋又小,每次大会发言时都很紧张,嘴唇、全身都直哆嗦,但每次发言都很顺利,很有气势,总是赢得全场热烈掌声,给老师、学校争了脸,成为学校的“名人”。
当时学校批判大会很多,我大会发言的实战经验丰富,大会发言的胆子越来越大,信心也就越来越足——我的演讲真是有童子功呢。记得有一篇标题为《孔老二的私淑弟子》的批判稿,我在大会讲过好多次。大约是1973底或1974初的一天,不知出于什么动机,我私下偷偷给黄帅写过一封信。
信的内容已忘,但主题记得清楚,是表示要向她学习,做“反潮流”的闯将。不久后收到黄帅的回信,我好激动好激动啊。可能当时给黄帅写信的人太多,她无法一一亲笔回信,我收到的回信是一封打印稿,但有黄帅的亲笔签名。可惜这封信没有保存下来。要是保存下来,如今可算文物呢。
公开资料显示:1973年底,黄帅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上学。班主任让全班同学都写日记,要求写出心里的话。9月7日,黄帅这天的日记令她的人生发生了的转变(即“小学生事件”)。
“今天, 没有遵守课堂纪律,做了些小动作,老师把他叫到前面,说: 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头。 这句话你说得不够确切吧,希望你对同学的错误耐心帮助,说话多注意些……”黄帅的班主任看了这篇日记后说:“提意见纯粹是为了拆老师的台,降低老师的威信。
”于是,接下来两个多月,老师号召同学“对黄帅的错误要批判,不要跟着她学,要和她划清界线”。黄帅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便给《北京日报》写了一封信,希望报社来人调和她和老师的矛盾。
她说:“……我是红小兵,热爱党和毛主席,只不过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日记上,可是近两个月老师一直抓住不放。最近许多天,我吃不下饭,晚上做梦惊哭,但是,我没有被压服,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意见。
究竟我犯了啥严重错误?难道还要我们毛泽东时代的青少年再做旧教育制度‘师道尊严’奴役下的奴隶吗?”对于黄帅来说,写这封信的目的不过是希望解决她和老师的矛盾,好安心学习。据黄帅后来讲,信寄出后,她又有些后悔,“自己原本有错,而且那位语文老师平时对我们挺不错的”。
恰恰在这时,江青集团正好需要在教育界树立一个“横扫资产阶级复辟势力”“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的典型。黄帅这封六百字左右的信成为了江青等人的突破口。
江青的亲信谢静宜批复:“不是你和你老师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是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大事。”谢静宜指令《北京日报》把日记作了摘编,并在1973年12月12日加了编者按语公开发表。《人民日报》12月28日又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转载。几天之内,黄帅就成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闯将”。
公开资料显示:1979年1月,黄帅以优异的成绩,领到了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1979年,她报考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79年9月5日,黄帅跨进了北京工业大学的校门,开始了人生新的旅程。
1984年9月,黄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计算机技术研究所工作。两年后,她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留学大军。1993年3月,黄帅获得东京大学“学术硕士”学位,之后到日本三和综合研究所工作。
1996年冬,她生了一个儿子,像许多日本女性一样,做了两年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1998年12月,黄帅结束了在日本的留学、工作,回到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