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凯申是谁 “常凯申”就是蒋介石 都是回译惹的祸

2017-10-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随着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越来越多的西方书籍被翻译成中文译本广为流传.只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难免会有一些纰漏.由于一些翻译的不严谨,造就了一批"张冠李戴"的译名,以至语种流传至今."躺着中枪"的儒门亚圣1998年,吉登斯的<民族-- 国家与暴力>出版中译本,该译本由胡宗泽和赵立涛负责翻译,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王铭铭进行校对.可是译本出版之后却被读者发现,当中有很多译名极不规范,比如将19 世纪著名军事学家.<战争

随着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越来越多的西方书籍被翻译成中文译本广为流传。只是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的过程难免会有一些纰漏。由于一些翻译的不严谨,造就了一批“张冠李戴”的译名,以至语种流传至今。

“躺着中枪”的儒门亚圣

1998年,吉登斯的《民族—— 国家与暴力》出版中译本,该译本由胡宗泽和赵立涛负责翻译,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王铭铭进行校对。

可是译本出版之后却被读者发现,当中有很多译名极不规范,比如将19 世纪著名军事学家、《战争艺术》的作者瑞士人约米尼(Jomini)译成“乔米尼”(第27 页);将著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us)译成“ 黑罗多特思”(第58 页);将孔雀王朝的阿育王(Ashoka)译成“ 阿肖卡”(第91 页);将公元742-814年在位的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译成“夏勒马涅”(第136 页)。

而其中最有名的翻译笑话,莫过于该书中的一段文字:“ 门修斯(Mencius)的格言‘ 普天之下只有一个太阳,居于民众之上的也只有一个帝王’,可以适用于所有大型帝国所建立的界域。”(第99 页)

乍一看“门修斯”,又以为是国人很陌生的一位外国大师级学者。译、校者显然不知Mencius即中国先秦思想家孟子。所谓“ 格言”,原记载于《孟子·万章章句上》,即“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且出自孔子之口,并非孟子所说。

于是乎,儒门亚圣一朝变身“门修斯”,成为当时很流行的笑话。此后,“门修斯”就成了一个典故,专门用来指代错误的译名。

孙子变身“桑卒”

2006年3 月,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的名著《景观社会》的中文译本正式出版。该译本由王昭凤翻译,大体没有什么原则性的翻译失误,但是其中有关中国古代兵法大家孙武的翻译,却让人不能不慨叹:“门修斯”又回来了。

在译本的第105 页上,出现了“ 桑卒(SunTzu)《战争艺术》”的字样。可是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人叫“桑卒”,从描述的内容来看应该描述的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而所谓的“桑卒”应当就是世界著名的古代军事家孙子了。

“常凯申”的故事

现在的一些网络历史爱好者经常称呼蒋介石为“常公”,令不少人费解。其实这个“常公”全名叫“常凯申”,蒋介石这个别致的雅号来源于又一次“门修斯”事件。

在2008 年10 月出版的《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一书中,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将ChiangKai- shek 译为“ 常凯申”,成为中国名校制造的又一起学术笑料。

原来Chiang 为“ 蒋”的威妥玛拼音,Kaishek为“ 介石”的粤语拼音。威妥玛拼音也成“ 韦氏拼音”,是由英国人ThomasFrancisWade 于19 世纪后期制定,被普遍用来拼写中国的人名、地名。新中国制定、推行汉语拼音之后,国内不再使用韦氏拼音法,但至今韦氏拼音法仍在西方学术界较为流行。

ChiangKai- shek 其实就是蒋介石的“ 韦氏拼音”写法,而王奇却将其直接音译,结果闹出了笑话,蒋介石因此被人称作是“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