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霸之重生在三国 唐朝开国武将谁最厉害?李元霸罗士信能排第几?
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文臣武将,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皆真人大小,并由褚遂良题字。
那么在这24名功臣当中,自然有替唐王朝开国运筹帷幄、摧城拔寨、冲锋陷阵的武将,那么在这些武将当中,该如何评价他们的功绩呢?
其实,在评价之前,还是要做一个简单的分类。
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些以策略、军事、武力夺取天下的功臣当中,他们所擅长的还是有所不同的。
我们拿楚汉之争中的韩信和项羽做比较,他们有什么差别吗?
当然有,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韩信是全才,“王侯将相”一人全任。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
“上兵伐谋”,韩信是一个以整体战略、战斗策略、战术奇谋取胜的将才。
反观项羽,一生征战八载,自言“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一生歼敌人数破百万,(包括巨鹿之战,新安之屠,平定三齐,彭城战役,二破荥阳等战斗)。
项羽的特点是勇冠三军,冲锋在前,并善用奇兵;其勇战重将道,谋战重奇谋,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凝聚士卒之心令之奋然效死。
项羽的一生是冲锋陷阵的一生,直至最后的垓下失败,真称得上勇武无双,慷慨悲歌。
但是,很无奈,项羽的特点终比韩信的“上兵伐谋”低了一个档次。
那么,切入正题,如何评价唐朝的开国将领呢?
其中李靖和李勣同是韩信类的谋略类大将。
李靖在凌烟阁总排名排名第八。他在李渊起兵时,曾试图向朝廷揭发,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祏,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拒绝跟随李世民参加玄武门之变。
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贞观三年率三千铁骑夜袭颉利可汗的牙帐所在地定襄,斩义成公主,俘虏颉利可汗,东突厥自此平定,获封代国公。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门不出。
李勣凌烟阁总排名第二十三。李绩原名徐世勣,徐懋功,又称徐茂功,后赐姓李,为李世勣,高宗时,为避讳太宗李世民,改名为李勣。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 “纯臣”。
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祏。
贞观年间先封曹国公,后封英国公,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句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句丽,终于将高句丽灭亡。灭高句丽后次年病逝。
而以下则是勇武善战、冲锋在前、拿武力值说话的将领了:
首推尉迟敬德,他在凌烟阁排名第七,甚至高于李靖,是将领中排名最为靠前的功臣。
尉迟敬德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李元吉,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最终得享天年,谥曰忠武。
段志玄第十。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封樊国公。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加焉”。
屈突通第十二。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
侯君集第十七。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唐太宗即位后,任左卫将军,封潞国公,贞观十一年,改封陈国公。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泄被杀。
程知节第十九。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程知节追随秦王李世民,先后击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屡立战功,被封为宿国公。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及玄武门之变。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因此免官,后病故。
秦琼第二十四。字叔宝。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贞观年封翼国公。后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病故。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人们耳熟能详的李元霸和罗士信。
李元霸,我们在古典通俗小说《说唐》与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隋唐演义传》中读到的隋唐时期天下第一条好汉,隋唐十八好汉之首,传说为金翅大鹏鸟转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使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
而历史上李元霸是确有其人的。
李元霸,原名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 ,唐高祖李渊唐高祖窦皇后第三子;与当时的太子李建成、太宗李世民以及齐王李元吉,都是一母所生。隋大业十年(614年),李玄霸去世,年仅十六岁,无子,唐高祖以李世民长孙氏次子李泰为嗣子,并加封李泰魏王。这个李泰,就是李世民非常喜欢、之后和李治争夺皇位的那位皇子。
据说在通俗小说流行的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名字“玄烨”,李玄霸于是被小说改名为李元霸。
从新旧《唐书》中的记载可以看出,李玄霸自小“辩惠”,也就是聪颖善辩;看来,真实的李元霸原来是个能说会道的、嘴皮子比较了得的孩子,并非以勇武见长哦。虎父无犬子,事实上,窦皇后所生的其他三个孩子,建成、世民和元吉,都是非常杰出的栋梁之才,虽然最后兄弟反目,但是才能是不可低估的。可惜的是,李元霸少年夭折,不然,在唐王朝之后的建国与守成事业当中,元霸自然也是有用武之地的。
再说罗士信。
在通俗历史小说《隋唐演义》、古装电视剧《隋唐英雄》、《隋唐演义》,以及单田芳老先生评书中,罗士信的出现往往让人倍感兴奋:瓦岗寨英雄秦琼的义弟,天赋异禀、勇力过人,飞毛腿日行千里,是隋唐历史相关文学演绎中数一数二的厉害人物。
据《旧唐书》记载,“罗士信,齐州历城人也”,也就是山东济南人,和秦叔宝是同乡。
他初次出现在史书上是一次面试。大业九年,长白山(山东)出现农民军起义,齐郡通守张须陀率军征讨。罗士信当时年仅十四岁,请求从军征战。
罗士信在第一次战斗中一战成名。
罗士信争取战功的方式也与众不同:“每杀一人,辄劓其鼻而怀之;及还,则验鼻以表杀贼之多少也”,——想想看,打仗归来,怀里揣一兜敌人的鼻子,然后数鼻子论战功,是何等恐怖的场面!
罗士信的战功还惊动了朝廷,“炀帝遣使慰喻之,又令画工写须陀、士信战阵之图,上于内史”。
之后,罗士信归降瓦岗军,在与王世充交战时重伤被俘。后因不耻王世充,率部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枪刺王玄应,智取千金堡,随李世民平定洛阳,进封绛州总管、剡国公。
武德五年,罗士信在洺水之战中城破被俘,被刘黑闼杀害,谥号勇,葬于北邙山。
在通俗小说《说唐》中虽没有罗士信,但是小说中的虚构人物罗成就是以罗士信为历史原型的:少年成名,武功高强;都曾为瓦岗寨出过力;都死于刘黑闼之手;英年早逝。
而在《大唐秦王词话》中,提到“罗成,字士信”,认为罗成就是罗士信。
至于在当代评书中罗士信憨傻的性格表现,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了,追求艺术作品的喜剧效果,我们大可不必当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