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圣心源白话讲记全文 《四圣心源》白话讲记(2016

2018-07-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但是黄元御这个人做学问很认真,他没有说浅尝辄止,一有小得就沾沾自喜,他没有这样,他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伤寒论>,已经领悟透了,但是他还觉得这不是根源,他觉得张仲景写出<伤寒论>来必然有他自己的学术根源,所以他就追本溯源,又往上找.四圣心源白话讲记全文 <四圣心源>白话讲记(2016看这个<伤寒>是根据什么写出来的,源头在哪里?源头就是<内经><素问><灵枢><难经>这些典籍,所以从伤寒呢,学了三年<伤寒&

但是黄元御这个人做学问很认真,他没有说浅尝辄止,一有小得就沾沾自喜,他没有这样,他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伤寒论》,已经领悟透了,但是他还觉得这不是根源,他觉得张仲景写出《伤寒论》来必然有他自己的学术根源,所以他就追本溯源,又往上找。

四圣心源白话讲记全文 《四圣心源》白话讲记(2016

看这个《伤寒》是根据什么写出来的,源头在哪里?源头就是《内经》《素问》《灵枢》《难经》这些典籍,所以从伤寒呢,学了三年《伤寒》之后他又开始往源头学习,又去学习《内经》,学习《素问》、《灵枢》、《难经》,他又去研究这个源头,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去来学习中医,实际上也是自己对《伤寒》的这个理解这种领悟,到底是对还是不对呢,他实际上是从源头去找一种认可,那么通过《内经》、通过《难经》这些经典著作的这个学习,最后他觉得可以对自己的领悟做一个肯定的这个评价了,那这个时候他才敢去著书留世。

四圣心源白话讲记全文 《四圣心源》白话讲记(2016

你看黄元御30岁开始学中医,学了三年,33岁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小有所成,已经把《伤寒》给学透了,他都没敢去著书立说啊而是继续学习,直到36岁的时候,到了他本命年,他又把这个《内经》、《难经》这些中医经典又学了三年,对自己的这个学习心得有了一个肯定的评价,这个时候他才敢著书立说。

四圣心源白话讲记全文 《四圣心源》白话讲记(2016

这时候他写的第一本书,他一生当中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呢,就是《素灵微蕴》,咱们在这个《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当中有这个《素灵微蕴》这本书,这本书也是一本小书,前面主要讲一些这个医学理论,后面是一些医案。

这是黄元御的第一本著作,小试牛刀,把自己这个一些心得体会都和自己的案例,先简单的总结了一下。那么他这个《素灵微蕴》一成稿之后,流传出去引起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认为这个不得了,这一代大家出世了,评价很高;也有些人认为这是无所事事,现在这个写书有什么用啊,还不如出去开个药铺挣点钱去。

黄元御针对这个种种传言,他没有动摇,而是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杝元》赋,记载这件事情,表明自己的立场说我啊不会去做这些沽名钓誉的事,我只是做学问,不会为名利所动。

  大家想想,黄元御这一生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这个与他这个最初的发心,跟他的初衷是密切相关的。假设他学医仅仅是为了养家糊口,当然他也不需要靠行医养家糊口。如果他靠行医来牟利来发财,那么我想他可能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正因为最初的发心就是不为名利,只为学术,只是为了中医学术的传承,所以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部都放在了对中医的体悟研究上。全部都放在了著书写作上,他这一生呕心沥血。

第一讲 第5节 十年幽思,三月而就

刚才讲到黄元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发心很好,不为名利所动,所以他这短短一生能有这么多的著作留世。那么黄元御在他的第一本书《素灵微蕴》成书之后,他就继续学习,继续去学习张仲景的《金匮》,学完了《伤寒》学《金匮》——《金匮要略》,然后在随后的几年时间,他是一边到江南到南方去游历,跟游学一样,去了很多地方;另一方面,也是借这个机会,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这几年的游学啊,黄元御自己研究《伤寒》,研究《金匮》,心得越来越成体系的时候,对中医这些经典著作,《内经》这些也有了比较好的领悟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可以去注解《伤寒》和《金匮》了,他认为《伤寒》流传千载,没有人能够很好的理解和很好的注解,所以他想这个事情我应该把它讲清楚,流传下去,不能再一直这么稀里糊涂的传下去,所以他这个时候,从三十岁开始学医,三十六岁有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一直到四十四岁十几年的时间,他才开始写他的第二本医学著作,那么第二本他写的是《伤寒悬解》。

  写《伤寒悬解》他三个月写成。《伤寒悬解》一本书很厚,大概有二十几万字,那个时候你想他既没有电脑,也没有钢笔圆珠笔,全是毛笔写,用买笔写字,三个月写二十几万字,大家想想,这个工作量非常大,所以这就是呕心沥血,披肝沥胆,你这么来形容都不过分!

这么一部巨著,几个月时间把它写成,如果没有前面十几年的沉淀啊,不可能一下子写成。所以黄元御讲自己写《伤寒悬解》序言,原文我既不清了,意思是“十年忧思,三月而定”,就说我学习体会领悟了十几年,我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它写出来了,把它总结表达出来。

写完《伤寒悬解》,接着就写《金匮要略》。这两本都是巨著,大部头的书,都是在这一年写成。这就是厚积薄发,在把这个《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悬解完毕,什么叫做悬解,悬解就是很独特的见解,或者说他这个见解,认为他自己的这个解释非常的高明,可以说是超出前人的水平,说到了问题的实质,就是这个解释,所以他的很多著作都是悬解,悬解就是把所有的疑问都去掉,把问题的实质给讲出来,讲得很透彻,所以从这个书名上咱们可以看出,黄元御是很自负的。

他不是说自大、自夸,他是有这个坚实的根基的,是有功力的,有本钱来自负的,

第一讲 第6节 登峰造极,四圣心源

那么黄元御把《伤寒》、《金匮》,注解完毕之后,他感觉得医学的源头实际上是很圆融的、很完美的,单纯对《伤寒》和《金匮》的注解,不能很好的表达他领悟的这些东西,照着这个就像照猫画虎一样,还是解说前人的东西。

要受到《伤寒》、《金匮》的文字形式的约束,还是不能按照他的心意把医学理论很好地表达出来,第二年他四十五岁那年开始着手写《四圣心源》,目的是他想把自己领悟到的中医理论体系,这个源头,医学的源头是什么?他的核心是什么?是个什么结构?实质是什么?尽管《内经》、《伤寒》、《金匮》都已经做了很好的说明解释,但是文字都是解释的工具,它不是中医的实质。

他认为这个还是不够简洁完美,他想用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一下,这就是他写《四圣心源》的动机,是他的一个方向。

所以大家看,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里,称赞黄元御这个《四圣心源》是诸书之汇集,就是说《四圣心源》这本书在黄元御所有的著作里面是功力最高的、水平最高的一本书,这不是夸夸其谈,这是一个很中肯的评价。

  我们从黄元御写书的顺序也能体会出来,他先写《素灵微蕴》。《素灵微蕴》是他对医学一个初步的体会,是初稿,一些东西已经成型了,但是表达的还不是很完美。《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只是在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讲述他自己的见解,这种表达方式仍然不符合黄元御的心意,没有更直观更直接的表述出来。

所以这个时候,他才打算写《四圣心源》,所以我们说《四圣心源》这本书不是黄元御自己拍拍脑袋自己想了想就写出来了,他不是这样的,他是黄元御在对这个经典中医理论有了十几年的深刻体会,有了自己非常真切的体悟,并且他认为对经典中医理论的核心体系,如何去表述、如何去表达,他认为目前还没有一个最简洁、最完美的理论体,连《伤寒论》、《金匮》甚至《内经》,他认为都过于繁琐,所以他想把这些经典的东西,把他的核心简化、抽出来,用他自己的话讲,他想自己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人做这件事情,他是不得已而已,那么《四圣心源》这本书的著作这本著作不象《伤寒悬解》、《金匮悬解》那样一气呵成,它很坎坷,好几年才写完。

  刚开始写了个头,写了一个框架,后来有事就辍笔了,停写了,出去江南巡视了,跟着乾隆皇帝回驾侍医,所以耽误了很多时间,直到最后等他48岁的时候,已经三四年过去了,那么他把《四圣心源》杂病的部分都写完了,其他部分也都写得差不多了,觉得还不是很完美,最后写成了《天人解》这本书才算正式写完。

所以我们看《四圣心源》的写书过程,我们看书的时候看的第一章是《天人解》,实际上他写书的时候《天人解》是最后写成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黄元御感觉怎样才能把医学理论核心更好地表达出来,单纯靠一个一个的疾病来解释,还是流于泛泛,所以最后他把所有的东西又重新概括了一下,都概括在《天人解》中,就是把最基础的核心理论,总结成《天人解》,放在《四圣心源》的第一章。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黄元御本人对《天人解》这一章的重视,它是最后写成的,而放在书的第一部第一章,正中之正,这就是基础中的基础。

  那么我们前面把黄元御本人的生平,以及他著作的简要情况做了一个介绍。黄元御写完《四圣心源》之后后面还有一些书,后面的书其实有点勉为其难,因为他年龄慢慢也大了,精力也慢慢差了,以后有些书都是他学生帮着他写的。

他口述,学生代写,象他后面写的《道德悬解》、对《灵枢》、《素问》的《悬解》、《周易悬解》,还有他最后的两本药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这些都是为了求全,他希望自己的医学体系能够非常全面地传承下来,核心其实还是《四圣心源》。

等他写他最后一本《玉楸堂稿》,《玉楸堂稿》主要是记述他的一些日常的文稿,包括医案,比较杂的一本书,现在没有正式流传、出版。《昌邑本记》据说现在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流传版本,还不是很清楚。

所以我们看到,黄元御他是中年之后才开始他主要著作的写作。他是有比较深的沉淀、有比较好的积累。黄元御他自己对《四圣心源》这本书也颇为得意,所以我们看《四圣心源》的时候,经常看到他,不说指点江山,对历代名医都是指指点点,很不客气,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确实,以他的高度和水平,他觉得所谓的很多名医实际上还是有很多的缺陷,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可能黄元御因为受庸医误治而有些偏激,用词是有些偏激,但是至少他敢这么说,在书里敢这么很不客气地指点前人的错误,说明他是有底气,有相当的资格,有这个功力,要不然你没有资格说。

《四圣心源》这本书主要的理论体系

  那么下面咱们把《四圣心源》这本书主要的理论体系,也是我们今天晚上交流的一个重点,大概地讲一下。刚才说了,《四圣心源》这本书是黄元御所有著作中水平最高的一本,代表了他的顶峰之作,是他所有的医学体悟、理论体系的一个汇总,集大成者。

那么《四圣心源》这本书,它的理论体系简单地讲就是一气周流。如果详细一点来说,就是黄元御一直强调本气为病,他在写《伤寒悬解》的时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写《伤寒悬解》、《伤寒说意》,他就认为外邪和自身的正气这是相对而言,对于疾病来讲,真正引起疾病的还是自身正气、本气为主,外邪是助缘、诱因而已。

《内经》里面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就是他的理论基础,就是他立论的根源。

所以他讲所有的疾病,他阐述对疾病的认识,他的立方,他的方意,全都是站在本气为病的根基上,所有的论点都是从自身正气,本气为病的角度来论述的,这是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么本气,就是自身的正气,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模式呢?我们经常讲的一气周流,土枢四象。

中气为枢纽,左升右降一转,转起来了,成为一气,这就是理论体系。那么他这个理论体系结构模型实际上来源于《内经》里面“天人合一”的这种观念。所以他为什么在《四圣心源》的第一章讲的是《天人解》,我们知道《天人解》是黄元御好几年之后最后写成的,为什么他放在第一章,就是来讲明白讲清楚《四圣心源》这本书的理论体系是从天人合一的角度来阐述的。

那么人主要是人自身的正气,所以他讲病、论病、治病都是从自身正气的角度出发,而对外在邪气的阐述相对少一些,不是没有,不以这个为重点。

所以他所有的用药、观点都是偏于温阳,反对苦寒,所以也有人认为黄元御属于目前所讲的“火神派”,实际上是不一样的。

黄元御本身他是一个很圆融的大家,他即不是推崇温阳,也不是推崇温病派的苦寒伤阳,他是讲究运转中土,流通一气,他是从这个角度讲的,只不过人体的一气只要在流通就是一股阳气,所以一定要保护好这股阳气,不能过用苦寒。

在保护好这股阳气的基础上,这股阳气是有升有降的,所以他既有温通的药,也有凉降的药,滋阴助阳是并重的,并不单纯偏向哪一方面。所以他这个理论非常地圆融,或者你说他中庸也好,很完美,没有偏颇。

  很多人反映,说用《四圣心源》的方子治病,有时候效果还不错,有时候没有效果,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对《四圣心源》这个理论体系了解地还不够透彻。因为黄元御主要是从本气为病、从自身正气这个角度来写的这本书,所以他的方子主要是调节自身正气的。

但是有时候有一些急性病,或者有一些郁结比较重的病,邪气比较重,需要我们去邪气的时候,你单纯去扶正气,有时候病确实好得比较慢,或者你甚至看不到效果。

这并不是说黄元御讲错了,而是我们对黄元御的东西没有理解透。所以有些疾病我们临床上需要先去邪气,但是去邪气的同时我们也始终要知道,他自身的正气还是在按黄元御的这个体系运转着,你时刻要保护好它。去邪气的前提是在正气能够支撑的基础上去邪气,一旦邪气去得差不多了,马上就要转过来辅助正气,一旦辅助正气,那就是黄元御这一套东西,效果非常地好,立竿见影。

  讲到这里我顺便讲一个小案例。有一个老人,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她一直便秘,这个老太太一直没有其他的病,就是年龄大了,经常是一个多星期排不出大便来,很痛苦。去医院检查,医院说你这个宿便,都在肠子里面,自己下不来了,说如果再不处理就成肠梗阻了,建议还是手术治疗比较好。

因为这个老太太的子女都很孝顺,说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再做手术的话,为这么个事做手术,很不值得呀,能不能下来手术台还不一定,太受罪了。

所以呢,碰巧她这个儿子,买了我这个《临证辨象》这本书,他看到书里有一个小方子,就是我在讲中土为病的时候有一个调理中焦的一个小方子,是鲜姜、白寇、甘草,很简单的三味药。她儿子认为老太太就是年龄大了中土运转无力,这就是根源,所以无力排便,就说先试试,就用这个扶助正气的小方子先试试,结果买了几包药,因为药量很小,就只有两三味药,总共只花了几块钱。

买回来就给老太太煮了让她慢慢喝,一天喝一付,量很小。这样喝了几天呢,这个老太太感觉这个肚子慢慢的动起来了,最后说是到厕所去,很快就拉出来了,就跟石头掉下来一样,声音很大呀,而且从此之后,这个老太太慢慢的便秘这个毛病就好转了,不再有那么严重的便秘了。

讲这个小案例,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在给大家讲《证症辨象》的时候,也没说这个小方子还能治便秘,我也不知道,读者自己灵活运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就从临床的一个角度,一件小事,一个小小的案例,再一次证明了黄元御先生的本气为病,从自身正气的角度来阐述病机阐述医学理论是很高明的,直接讲述的是问题的根源。

  所以我们临床治病,无非就是虚实正邪这两端。我们要知道,我们用的任何药物,不管是扶正的药物还是驱邪的药物,实际它取效的根本就在于你本身还有正气,如果本身正气不行了,用上扶正的药也吸收不了,用驱邪的药邪气也排不出来;只不过就是我们在正气尚可的情况下,本身正气还可以,这个时候我们选择是先驱邪还是先扶正,这是有技巧的,我们临床的很多疗效,感觉疗效不好的时候,要去思考,是我们驱邪的药物选的不对还是次序搞错了?有的需要先驱邪,有的可能需要先扶正,可能次序不对,用的方向不对,但是任何时候都离不开黄元御老先生他讲的本气为病这个基础,这是根本。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连这个根本都把握不住,所以我们说包括用驱邪药物的时候,一定要顺着一气周流的方向找一个最佳的契入点,用这个驱邪的药物才能达到一个最好的效果。这样咱们在临床上才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今天晚上事情耽误的比较多,只跟大家算是闲聊一样,先把《四圣心源》概论性的东西跟大家先交流一遍,主要是讲了讲《四圣心源》的理论体系、它的特点,特点主要是从本气为病的角度来讲来论述的,这是生命的根本也是我们治疗的一个根本。

他的结构体系就是中土枢轴着升降运转,演化为左升的木气和右降的金气,左升右降回旋一周,形成一气周流。这是他的结构体系,简单的讲就是这样。那么我们在这个结构的基础上,根据病人正气的虚实,或者先扶正或者先驱邪,都是围绕着这个体系结构来运用、来治疗。

那么,所有的问题,基本上都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当然,医学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为有很多问题实际上是医学之外的问题,不是中医自身单纯就可以解决的。但是至少在医学这个范围之内的问题,黄元御先生的一气周流,《四圣心源》讲的这个理论体系,应该会解决绝大部分问题,都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时间差不多了,今天晚上就跟大家交流这么多。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再沟通一下。我就先讲这么多。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呢,可能是大家最关心或是普遍感受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说既然黄元御先生这个理论这么完美,应该什么病都可以治好呀,为什么《四圣心源》中的一些方子有时候用起来一点效果也没有?我觉得我的辨症没有什么大的差错呀?这甚至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

不像经方,有时候看准了用上马上就好了立竿见影,很多人有这个疑问。

所以,很多人这就算是一个门槛一样,一直没有迈过去。那我刚才跟大家交流的时候讲了,说黄元御写书的时候,主要是从自身正气的角度来阐述这个理论模型,讲天人合一这个体系。他对临床具体疾病的论述主要也是从自身正气的角度去讲的。

  打个比方说,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受凉感冒咱们知道张仲景常用的方子——麻黄汤。外感伤寒,麻黄汤解表发汗就好了,但是从黄元御的角度来讲,他认为外感伤寒是有根基的呀,如果你本身正气足够强,可能不会得这个伤寒,正因为你中阳比较虚,土气比较虚,正气比较弱,所以你才受凉了没有抵抗住寒气,得了风寒感冒。

所以黄元御觉得治疗风寒感冒用他的理论来讲啊,他就认为不要忘了健中土,要把这个中土运转开,中土土气强了,自己能升发了,自己就好了,他是这个意思。

那么要是按照他这个思路,外感风寒感冒不用麻黄汤治疗,用理中汤,用黄芽汤来治疗,有没有效果呢,从临床上去验证,应该是没有效果,是不是黄元御说的就是错的呢?不是这样的。

打个比方说,如果是一个体质很弱的人,一旦受了风寒感冒,阳气很虚,直接用麻黄汤的话,可能把很虚的阳气全都散掉了,可能会引起阳脱,可能会出现阳脱危症,是治不好的。这个时候,黄元御讲的这一点,他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这个时候你必须要顾及到他的中土。这时候你要运转中焦的药,把中土守住,慢慢转起来,这个感冒慢慢就好了。这种情况比较少,这样的案例大家可能碰到的比较少,但是一旦真的碰到一个了,你就知道黄元御观点的重要性了。

我们平常在治病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忽视了这么一个最基本的基础,就是我们用药的基础就是病人的这个正气,中焦这个土气,还能转得动。没有这个作为基础,什么药都是白搭。就像在石头上用药一样,没有任何用处。

所以当我们看到经方一剂已,一剂见效,经方奇效如神的时候,不要去迷信经方。要去想想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效果,并不单纯是这个药、这个经方好,而是病人本身这个体质还能够耐受这个经方的药力,他还能够支持经方在这里发挥作用,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而我们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想当然的认为任何一个病人来了之后,他的正气就能够支撑我的任何药物,病越重,我用的药就应该越多,这是错误的。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例子。

有一个肾病的患者,病情比较重,所以有个朋友给他治疗,给他用的药刚开始量还比较小,发现效果不明显,慢慢的把药量加大,药量越大,他得用这个化痰、利湿、温通,按说路子也是对的,药量越大最后发现效果越差。后来我跟他讲,我说久病体虚这个患者身体比较差,你把所有的药量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再慢慢用,方子不变,结果这个人这个病慢慢就好了,慢慢就好转起来了。

所以我们说黄元御这套理论体系,它的重要性,在于他看到了问题的根本。

生命的根本在于一气还在周流。治病的根本在于一气它在周流的时候还能够接受药物的引导,还能够承受药物的作用。所以黄元御讲的时候主要是讲了正气,从正气的角度来讲,他没有讲过多的讲驱邪这一块,他主要是从扶正的角度讲的。要是从临床的效果来讲,《四圣心源》本身的原方,确实效果不好。

  我基本上不用《四圣心源》的原方,这是很客观的事情。但并不是说原方用了效果不好,他就是胡说八道,就没有意义,不是这样的,他是讲出了问题的关键。我们用经方的同时,要注重温其根本。所以,就像我刚才讲的麻黄汤,麻黄汤里面的麻黄、杏仁、桂枝、甘草,甘草这一味药算是固中焦的,按黄元御的理论来讲,这是固中焦的一味药。

那么这一味药,如果碰到体质很壮的小伙子,风寒外感很重,这味甘草可以不用,他中土很盛,完全可以不用,直接麻黄、杏仁、桂枝可能也就好了。

相反碰到一个体质比较弱的,那么麻黄的量就不能超过甘草的量,甘草必须得用。体质比较好的可用麻黄的量多一些,甘草的量少一些;体质再弱一些的,老弱病残的,麻黄都不能用了,麻黄可能改成苏叶,改成薄荷,改成荆介,甚至,中土可能光用甘草还不行,还需要加点人参,这就变了,千变万化,经方并不是说不能变,经方也不是说拿到哪里都合适,经方也有它的适用范围。

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在哪里呢?在正气这里,你的正气是强是弱,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在那里。

就这个问题,我可能罗嗦的比较多,就是跟大家讲,不要因为黄元御《四圣心源》里面这个方子好像用着没效果,不如经方的效果好,就有所怀疑,不要这么去想。

当我们把黄元御讲的这一套理论理解透了的时候,把这个正气的重要性理解透了,再去用经方,用《伤寒论》的经方,用张仲景的经方,你就会更加的圆融,所有的经方都可以灵活的变通,而不仅仅是机械的加减。我这样的解释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的了,这个问题就回答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