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小品 刘备不曾三顾茅庐、诸葛亮是登门自荐 这是真的?

2018-07-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这可以算做是罗贯中的功劳.他用了洋洋洒洒六千多字的篇幅来描绘这段被誉为千古佳话的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精彩纷呈.意境深远,令人难以忘怀.三顾茅庐小品 刘备不曾三顾茅庐.诸葛亮是登门自荐 这是真的?罗贯中描述的这个"三顾茅庐"故事出自诸葛亮自己的说法.诸葛亮曾在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出师北伐之前向后主刘禅上过一篇<出师表>,其中诸葛亮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这可以算做是罗贯中的功劳。他用了洋洋洒洒六千多字的篇幅来描绘这段被誉为千古佳话的故事,写得一波三折、精彩纷呈、意境深远,令人难以忘怀。

三顾茅庐小品 刘备不曾三顾茅庐、诸葛亮是登门自荐 这是真的?

罗贯中描述的这个“三顾茅庐”故事出自诸葛亮自己的说法。诸葛亮曾在建兴五年(公元227年)三月出师北伐之前向后主刘禅上过一篇《出师表》,其中诸葛亮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三顾茅庐小品 刘备不曾三顾茅庐、诸葛亮是登门自荐 这是真的?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写得一清二楚,是刘备“三顾茅庐”才把自己给请出来的。很明显,西晋史学家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就采用了《出师表》中“三顾茅庐”的说法。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载:“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就是正史当中的记载,也就是“三顾茅庐说”。

三顾茅庐小品 刘备不曾三顾茅庐、诸葛亮是登门自荐 这是真的?

不过在比陈寿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却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也叫做“毛遂自荐说”。据三国时期魏人鱼豢所撰《魏略》记载: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以后,荆州成为众矢之的,直接面临曹操、孙权这两方面的军事威胁,荆州牧刘表又缺乏应对之策。

被曹操赶出中原地区的刘备此时驻扎在樊城,引起了诸葛亮的注意。为了使荆州免受战火的蹂躏,诸葛亮亲赴樊城去找刘备。见面的时候刘备正在会客,刘备见诸葛亮非常年轻,又素不相识,也没把诸葛亮放在眼里,把诸葛亮晾在一边。

等到会客结束,只剩下诸葛亮一人的时候,刘备还是不理不睬。正好有人送来了一支髦牛尾,刘备只顾自己用髦牛尾结毦。诸葛亮见此情景,不禁正色而言道:“我以为将军必定胸怀大志,想不到原来却只知道结毦而已。

”这才把刘备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身上。经过一番交谈,刘备发现眼前的年轻人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位难得的人才,便把诸葛亮留为己用。这就是最早的“毛遂自荐说”的版本。除《魏略》一书之外,后来西晋司马彪在其著作《九州春秋》中也提到了大致内容差不多的故事。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两个不同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呢?最早提出意见的是南北朝的裴松之。裴松之把《魏略》和《九州春秋》中的这种说法放如自己为《三国志》作的注中。不过裴松之在完成了这个资料的收集后,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

显然裴松之是赞同“三顾茅庐说”的。

近几百年来,关于“三顾茅庐说”和“毛遂自荐说”的争论又重新被热议起来。就这个问题争论的相关范围越来越广,说法也越来越多样化。针对这些争论,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三顾茅庐说”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载于陈寿的《三国志》。作者陈寿的个人经历决定了他比《魏略》的作者鱼豢及《九州春秋》的作者司马彪更有权威性,这是“三顾茅庐说”的最大优势。

其次,“三顾茅庐说”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可以找到一个最关键的佐证:诸葛亮的《出师表》。有人怀疑《出师表》中的说法是诸葛亮为了抬高自己身价编造出来的。这种说法欠妥。首先,编故事要看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

《出师表》是诸葛亮上奏给后主刘禅的一份官方文件,上奏的时间距离“三顾茅庐”也就20年,诸葛亮上《出师表》之时,虽然刘备已死,但很多同刘备、诸葛亮一起从荆州到益州的大臣都在,编出这个瞎话是自取其辱,与诸葛亮的性格不符。“毛遂自荐”的说法未能成为主流观点,最大原因就出在这里。

第三,“毛遂自荐说”认为,诸葛亮不可能等着刘备来“三顾”。这种观点的主要意见有两个,一是认为诸葛亮一定会出山;二是诸葛亮出山就一定会找刘备。其实这两个理由都不能成立。首先,诸葛亮想出山,他也可以去找刘表,他和刘表原本就沾亲带故;也可以去找孙权,哥哥诸葛瑾在江东很受重用。

之所以诸葛亮没有去找这二人,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和理念与诸葛亮有很大差异。诸葛亮看不上刘表,因为刘表只知闭关自守,不符合诸葛亮的政治理想;诸葛亮不选择孙权,是因为孙权“能贤亮而不能尽亮”。

诸葛亮需要的是完全发挥所长,在孙权手下做不到这点。因此诸葛亮选择了隐居。诸葛亮出山是有很多先决条件的。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诸葛亮很有可能会在隆中隐居一辈;其次,诸葛亮也不见得一定要去找刘备。

虽然刘备的声望很高,但是刘备的政治声誉很差。且刘备在荆州数年时间,诸葛亮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去找刘备,为什么一定要等到刘备在荆州寄寓的最后一年才去找他呢?或许正是因为诸葛亮对刘备的性格特点和政治理念不是完全了解,导致了他高卧隆中。直到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才完全了解刘备,认定刘备是自己可以终生为之奋斗的明君,这才答应跟随刘备。

第四,认为诸葛亮不会那么大的架子要刘备“三顾”。这个观点其实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假设:如果诸葛亮前两次真的不在呢?这种观点似乎有点搞错方向。似乎是受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因为小说中把“三顾茅庐”安排在了两年中,但在历史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第五,认为“毛遂自荐说”与“三顾茅庐说”都是历史真实。这种观点也是经不起推敲的。这种观点是建立在同时承认《魏略》及《三国志·诸葛亮传》的基础上,而恰恰是这两种记载的并存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按照《魏略》的说法,诸葛亮登门自荐,刘备发现了诸葛亮的才能。

《魏略》中说:“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虽然不能证明刘备经过这次谈话就把诸葛亮留在自己身边,但也能够证明刘备对诸葛亮表现出了强烈的招纳意识,那么就不可能出现《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徐庶推荐诸葛亮时候说的“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之类的话。

因为诸葛亮去见已经是“屈致”了。另外,诸葛亮如果知道刘备的意图,就不可能要等刘备“三顾”,否则就真成了摆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