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宇评价 【特约评论】陈俊宇:2012或是中小PE/VC生死门
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命门,选择如何突围自然因人而异。笔者见解浅薄,仅在此抛砖三块,共勉同仁。
差异化
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比较成功的中小PE/VC并非一定是规模很大、资金很多、团队很庞大的投资机构,而是那些对身的资源和能力有非常清醒认知的机构,同时还需要有较精准的差异化战略定位。投资机构差异化战略的内容涵盖广泛,例如LP资源差异化,风险控制体系差异化,投资对象差异化,投后服务差异化等等。
但最主要的还是技术和渠道两大类。第一类:投资技术差异化。有的基金定位专长做清洁技术,比如青云创投。有的基金定位专长做互联网,比如经纬创投。
有的基金则定位专长做重组,比如弘毅投资。据了解在欧美成熟的市场,PE基金中超过50%的都是并购基金,专注于企业之间的收购和整合。而国内市场80%的PE基金都集中在Pre-IPO项目的争抢阶段,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目前除了弘毅资本以外,国内还没有几家基金关注并购能力的建设,并购基金是未来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第二类:市场渠道差异化。有的基金利用强大的LP关系网络建立了以LP项目渠道为核心的渠道战略;有的基金利用其地缘优势关系建立了区域关系为核心的渠道战略。
品牌化
PE/VC也是一种产品或服务,也具有传统产品的品牌属性。PE/VC行业并不是一个可以“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行业。因此,中小PE/VC也应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包括公共关系管理)。虽然不能像大牌机构那样大量参与各种行业排名和论坛活动,但是也应该充分树立与媒体、企业、公众等对象沟通互动的意识,投资机构的品牌生命正是通过这样点点滴滴的积累形成。
“你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认识你,但你有必要努力让所有认识你的人都认可你。
”因此,中小PE/VC的品牌应建立在自身擅长的领域或拥有的独特资源基础上,充分增强公众对你在某一领域的特殊认知。能做到这一点,基本上一个中小PE/VC的品牌建设就算成功了。不追求资金规模,不追求人海战术,不追求广泛撒网,只要做好一点一面,做精做强,同样可以树立令人尊敬的品牌地位。
团队专业化
PE/VC行业的竞争实际上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围绕着这个核心之外才是社会关系资源、专业技术、成功经验积累等等,然而这些均来自于人才本身。因此一个品牌PE/VC的建设核心应立足与对员工的重视和关怀。但很多数中小PE/VC的合伙人们非常轻视这个观点,他们更钟情于低成本运作的业余团队,认为只要靠几个合伙人自己拥有较好的项目资源和资金来源基本上就足够成就事业,并不重视对团队的建设和激励。
而实际上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首先死掉的一批肯定就是类似这样的机构。团队的专业化,不仅是引入人才需要更加专业化,还需要让配套的后台研究体系、职业发展体系和薪酬激励体系更加专业化。
共勉:谦卑并勇敢地前行
行业洗牌的巨浪迎面袭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傲慢和无知。PE/VC行业要健康发展需要的是拥有智慧与信仰的伟大头脑,不仅能够勇敢地看到前方的惊涛骇浪,同时还能清醒正视自身内在的缺陷。是做一家“杀鸡取卵”的私人作坊,还是做一家“基业常青”的百年老店?这个问题的选择是靠执行力而并非空洞的口号。
中国的PE/VC之路才刚刚开始,而中小PE/VC又是这个行业中的主力军(正如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没有人愿意看到刚上路就无谓地牺牲掉一大批本可以更卓越的投资机构。只有坚持正确的智慧与信仰,那些优秀的中小PE/VC才有生存机会,从而才会形成一个健康稳健、良性发展的PE/VC行业,从而才会促进中国实体经济的可持续繁荣和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