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太昊陵 太昊陵庙会文化透视

2018-07-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羲皇故都朝祖会俗称太昊陵庙会,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初三举行,一年一度,数以万计的龙的传人徜徉在人祖的香火中,流连忘返.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正当杨柳抽丝,桃梨吐蕊之时,河南淮阳的太昊陵庙会,就像澎湃的春潮,在陈州大地涌动.豫.鲁.皖.苏数省的男男女女,打着红.黄.绿各色龙旗,怀抱香裱,高举着用红绫绸"十字"披红的十二岁童子,肩扛旗杆,双手举着楼子缓步走向太昊伏羲陵,有的一步一叩首,虔诚之状,令人感动;更有不少旅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携儿带女,搀老扶幼,千里迢迢,认祖寻根,感受上古的遗风,领略

羲皇故都朝祖会俗称太昊陵庙会,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初三举行,一年一度,数以万计的龙的传人徜徉在人祖的香火中,流连忘返。

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正当杨柳抽丝,桃梨吐蕊之时,河南淮阳的太昊陵庙会,就像澎湃的春潮,在陈州大地涌动。豫、鲁、皖、苏数省的男男女女,打着红、黄、绿各色龙旗,怀抱香裱,高举着用红绫绸“十字”披红的十二岁童子,肩扛旗杆,双手举着楼子缓步走向太昊伏羲陵,有的一步一叩首,虔诚之状,令人感动;更有不少旅居海外的炎黄子孙,携儿带女,搀老扶幼,千里迢迢,认祖寻根,感受上古的遗风,领略华夏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寻找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共同的源流和精神支撑点。

周口太昊陵 太昊陵庙会文化透视

整个陵园从早到晚,香烛纸炮,烟雾缭绕,这种场面在全国实属罕见。据有关资料表明,太昊伏羲陵庙会,在黄河上下、大江南北,早已成为华夏民族的文化意识而深深沉淀于传统和历史的骨髓之中。

淮阳太昊陵庙会源于何时,它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能够千年不衰地成为人人向往和朝拜的圣地?

周口太昊陵 太昊陵庙会文化透视

太昊陵庙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据史书记载,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曾定都宛丘(淮阳)。他“一画开天分阴阳,推演万物定乾坤”,在以陈为中心的黄淮平原上,拉开了华夏文明的序幕。他发明网罟,教民渔猎畜牧,开创了原始畜牧业;他自认风姓,教人循规蹈矩;他制嫁娶之礼,使原始生民摆脱了愚味的群婚状态;他发明了最原始的乐器琴瑟,教人礼乐之大化;他以龙纪官,号曰龙师,分理海内;特别是他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万物,创立八卦,结束了结绳记事,开启了人类的智慧,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

周口太昊陵 太昊陵庙会文化透视

他的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犹如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伏羲因此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被后世推崇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成为中华民族尊崇敬重的人祖、龙祖、中华共祖。

为纪念伏羲的功德,在太昊伏羲氏的长眠之地淮阳建有陵庙。据史书记载:淮阳春秋时已有伏羲陵墓,汉代以前在陵前建祠,唐太宗李世民颁诏“禁民刍牧”,宋太祖赵匡胤诏立陵庙,自此始有固定的供祭之日。至明清两代又屡加修葺扩建,太昊陵规模宏大,华彩璀璨,伟美壮观,朝祖庙会更加红火,热闹非凡。

淮阳太昊陵庙会上,古风遗俗举目可见,琳琅满目的动物土偶—泥泥狗,最能吸引探寻者的目光,这些泥泥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鸟兽虫鱼,奇禽怪兽达300多种。各种图案,浑厚古朴,极具楚漆器文化的格调,因之被海内专家誉之为“真图腾、活化石”。

泥泥狗俗称“灵狗”,灵,灵气也。狗八尺为龙,应释为图腾物。在远古时代,图腾标志是保护氏族的圣物,伏羲以龙为图腾统一了天下,但各个氏族部落原有的图腾信仰并没有取消,他们便仿照女娲抟土造人的方法,各氏族都把自已的图腾圣物供在太昊陵,这也是太昊陵独有泥泥狗的缘由。

据泥塑老艺人讲,“自有太昊陵就有小泥狗,因为这是纪念伏羲造人育物开始制作的……”相传,伏羲女娲兄妹相婚,抟土造人,从此人类得以繁衍,创造了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人们因此尊伏羲为人祖爷,女娲为人祖奶奶,每年的太昊陵庙会上,大量展销泥泥狗,也是为人祖爷守陵、报警和传播人祖圣德于四方的象征。

所以,泥泥狗不仅是种图腾崇拜的标志,更是远古女娲抟土造人遗风的延续。

在太昊陵庙会上,还有一种奇特的祭祖形式——担经挑,它是“原始社会以舞祭媒保留下来的一种遗俗”,集祭祖、娱神、求子为一体的远古遗风是原始巫舞的演变,是淮阳独有的“祭祀太昊伏羲氏的巫舞”。

担经挑又名担花篮,是一种原始舞蹈,舞者多为50—80岁的老斋公。担花篮舞每班有4个老斋公(老婆婆),三人表演花篮舞,一人打竹板,以数唱形式为舞者伴奏。担经挑表演者身段灵活,舞步轻盈,舞者头上的黑纱相互绞缠,却又自然分解。

舞姿态变化有三:一是“剪子股”。一人在前,两人随后穿叉而过时,要背靠背,使背后下垂的黑纱相互交合,象征伏羲女娲的交尾状。其形状与东汉武梁祠石像之一图相似。二是“铁索链”:一人走这条路线,两人走另条路线时像拧麻花似多次重迭在一起,其形状与隋高昌亚洲腹地考古图相仿;三是“履迹步”(源于华胥氏履巨人迹而生伏羲)。

一人在前,三人朝一个方向沿履而舞,节奏慢时,步履象蛇在蠕动,节奏快时,又像蛟龙在盘旋,相互追逐,表现了伏羲、女娲人面蛇身的形象。

这种集祭祖、娱神、求子为一体的祭拜形式还与古陈国崇尚巫风盛行巫舞有关。据《汉书·地理志》、《汉书·匡衡》记载;周武王的长女大姬无子,因祈祷得子,所以喜欢鬼神歌舞之乐。陈国因此盛行巫风,竞于歌舞,我国第一部诗经总集《诗经·陈风》中的《宛丘》、《东门之枌》等诗中都有反映陈国男女酷爱歌舞的习俗。

据传,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龙身),伏羲是大龙,女娲是小龙,在一次洪灾之后,世界上仅留下她兄弟二人,为了繁衍人类,有人说是“烟合”,有人说是“滚磨”,有人说是“接竹”,总之吧,上神之意让他们兄妹结婚,他们就以草扇遮面结为夫妻,抟土造人。

在汉代的石刻画像和砖画像中,有不少伏羲、女娲的交尾图,画像中二人下身两条尾巴紧密地缠绕在一起。

图上还往往题有“伏羲”字样。担花篮中有一个动作是二人背靠背,使背后下垂的黑纱相互缠绕交合,象征伏羲、女娲交尾状,这与东汉石画像中二人的交尾很相似。为舞者伴奏的歌词也多是:“上天神留下他兄妹二人,无奈何昆仑山滚磨成亲,日月长生下了儿女多对,普天下咱都是龙的子孙……”。所以,担经挑这种原始巫舞之所千年不衰,也是人祖的功德所系,是龙的传人不忘祖根的美德所系。

在太昊陵庙会上,还有众多的民俗形式,如拴娃娃,抢旗杆,送楼子,摸子孙窑,花棒锤,以及信灵还俗,交尾泥泥狗等,这些都表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生命起源的生殖崇拜。《礼记·月令篇》说“仲春之月,……以太牢祀于高(媒),高媒之神就是伏羲、女娲。

相传,伏羲、女娲组织各部落男女通过“摸石”相会成婚,两情相悦则“以草遮面”,行男女之事。如今庙会上卖的泥泥狗中有一种“草帽老虎”,就是以草遮面的象征。现在摸“子孙窑”,就是纪念当时的摸石,通过摸子孙窑得子者,还要用旗杆、楼子还愿,以表感激。

淮阳太昊陵庙会众多的民情风俗,反映了原始社会最本质、最自然的对延续生命的生殖崇拜,以及人们对生命的渴望。正如一位专家为淮阳“太昊陵”所题:

“人祖龙祖中华共祖无不归宗太昊伏羲氏,慎终追远寻根问本谒陵朝圣在河南淮阳。”(河南淮阳县委宣传部 董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