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耐心是学者的美德
具体而言,一个国家制度的塑造根源在于人们的想法,而且制度变迁具有延续性,很难逆人心而变。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中国制度变迁的历程,如果人们的想法仍然是拥护深化改革的,且有形的政策框架和无形的规则习惯仍能够带来对改革措施的正向激励,或者起码是容忍,那么这个延续了四十年的进步发展过程就仍能够持续下去。
在制度变迁中,哪些知识和选择被人们舍弃,哪些得以保留和确立,取决于人们对这些选择的收益所做出的心理评估:如果人们认为某种政策会让他们遭受大的财产损失或者交更多的税,他们就会用行动抵制这种政策;如果人们认为某种政策有利于为他们的事业和生活提供更多的确定性,扩展他们的自由选择范围,他们就会纵容这种政策,拥护其背后的想法;如果人们认为某个地方是不幸福的,他们就会用脚投票,选择离开。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二战前德国的犹太人大逃亡,冷战期间苏联人叛逃美国,柏林墙阻隔下的东德人逃往西德,以及两千年前孟子为梁惠王解释为何“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等。
诺斯教授认为任何组织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确保自身提供的知识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并警告说,不要指望用闲散的好奇心引领对新知识的获取,而要依靠知识积累,站在对过去成功经验的总结上。环顾全球,尽管有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扰动,自由贸易、法治、全球化、公平竞争、公民权利、民主仍然是主流,即使那些狂热的民粹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也认为他们有“权”(利)声索他们主张,表达他们的看法,设定他们的议程,尽管他们不知道他们的行动本身所依赖的制度框架保证了这些权利。
在全球竞争中,知识积累的范围扩大了,时间跨度更长了,而失败和成功的案例集也更加丰富了。在这些丰富的技能组合和知识、想法的集合中,成功的经验都是相似的,失败的教训也多有雷同:开放会促进自由,自由会带来创新,创新会扩大繁荣,繁荣会“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中国的老百姓现在感受到了巨大的幸福:他们拥有自己的财产,并认为可以依靠法律保证这些财产不受侵夺;他们可以靠自己的才能赚得收入,并认为交易的对方会遵守契约;他们可以把子女送到国外学习,并认为他们有权在异国他乡开始新的生活。
这些想法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要彻底改变这个过程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当然,人们的想法也会继续慢慢地随着全世界的节奏进一步演变,或许需要很多年以后,人们才会突然意识到:那时的人们真蠢,竟然相信有国境这种东西;那时的人们真笨,竟然因为怕造成失业而阻碍技术创新替代人力;那时的人们真傻,竟然喜欢看电视真人秀,并认为《权力的游戏》这样的剧集是奇幻虚构。
学者生产思想,提出想法,并需要不断说服自己,坚信这些想法是有价值的。学者之间的竞争,或者说思想与想法的竞争,胜负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就像奥斯卡·兰格教授认为可以用计算机来计划所有生产活动并调控所有市场交易的想法被历史无情地丢进了排水沟里,而米塞斯和哈耶克眼中分散的知识、企业家精神和价格机制仍在不声不响地左右着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个选择。
学者需要耐心,因为思想竞争的过程可能耗时经年,就像罗纳德·科斯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所说的,“一个学者必须满足于这样一件事,那就是,他所说的错误的东西会很快暴露出来,至于对的东西,一个学者可以寄望于它最终得到人们的采纳,只要他活得足够久。”
作者为法国高等欧洲研究国际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