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讲话 鲍威尔的讲话/杨继良
前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是个黑人。说实话,我们对黑人有一种成见,觉得他们懒散、不努力,甚至智力低下。但鲍氏显然出类拔萃,与众不同。这几天,想起两年前电视台曾有一则鲍威尔对有色族裔穷人孩子的讲话,当时觉得他的话正是对黑人孩子的良药。前天这里的一位白人朋友也跟我谈起这篇讲话,他认为鲍威尔的话不适用于美国多数的黑人孩子。于是,把那段讲话的视频,又看了一遍。
鲍威尔讲的主题是“教育的重点何在”。一开头,他说他要谈的是年轻人和按照榜样地处世为人问题。在他入学之前,住在纽约的穷人区。父母反覆叮咛,“我俩分别于一九二○和一九二四年乘坐贩运香蕉的划船来到美国,接?像狗一样地在车衣厂从不休息地拼命工作,以谋生存。
我们这样辛苦干活,决不是为了让你终日无所事事、吸毒或惹是生非,更别动辍学的念头。”“如果我胆敢说‘你们知道吗?我厌倦了学校,打算辍学’,他们就会说,‘那我们就和你断绝关系,把你赶出家门,就当没生过这个孩子。’”对孩子教育的第一课,是要他们懂得父母的期待和自己的责任。孩子们的分数虽然未必太好,但必须过得去。孩子们都知道,必须按一定的规矩行事为人。
鲍威尔认为,在美国,报章、电台和公众舆论,凡谈到教育,总是奢谈修缮校舍、提高教师待遇和水准、添置电脑或网路服务。其实,关键在于使孩子按榜样处世为人。如果父母对孩子放任自流,不去管他(她)的成绩,后果堪忧。
“如果整天玩耍,到了小学三年级,还不能跟得上正常地阅读;到了十八岁,就是块等?进监狱的料了”。他认为这就是黑人的监禁率特别高的原因。“美国(高中毕业前)的辍学率为25%,而居住在贫民地区的有色人种的辍学率达到50%,原因就在于我们这些孩子没有得到一个良好的开端”。孩子首先要学会规矩,知道家庭对他有什么期望,自己又该怎么样去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这个意思。
那位白人朋友说鲍威尔的话不适用于我们看到的黑人,因为这些都是来自非洲的黑奴后裔,和鲍威尔的家庭背景完全不同。林肯解放黑奴时,北方工业基地需要劳动力,男劳动力移居北方就业,黑人妇女“从一而终”的家庭结构被瓦解。
孩子都有娘没爹,有养无教,整天和同样的孩子厮玩,觉得生活容易,很容易就染上赌博、吸毒等恶习。上述辍学、监禁率高,都是如此造成的。鲍威尔的父母则不同,他们来自加勒比海湾,原是自耕农,家庭完整、励志向上。
鲍氏的讲话中提到,他们同样出身的孩子在廉租公寓前戏耍时,必有一个孩子的母亲在窗前看?,如果这些孩子中有越规举止,就会去报告孩子的父母,可见教育孩子被认为是这个群体大家的事。所以,鲍氏的讲话不适用于美国一般的黑人。但他的讲话对我很有启发,就是黑人并不生来就智力低下,而且一个人是否有“志气”,关键在于家庭、环境的影响。那位朋友还说,家庭破碎,在白人间现在也普遍,这确实是个隐患。
鲍氏提到的有色人种,当然不包括华人。我们中国人即使偷渡来的,也都保持完整的家庭,竭力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可是家境好,不见得孩子就发奋向上。前天和一位已故老友刚退休的女儿通电话,她的独生子天资非常聪明。
她埋怨说,她们夫妇退休工资高,足够让孩子到国外深造,但孩子却觉得还是国内安逸,拒绝了。可见,天资高、家境优越,都不足以激发孩子的奋斗精神,而奋斗精神却是一个人能够出类拔萃的根本。重温鲍氏的讲话,使我沉思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