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怎么死的
黄盖,东汉末年孙吴名将。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后辅佐东吴孙坚、孙策、孙权三位掌权者。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黄盖怎么死的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放火烧了自己的船,与剩下人员一起跳入江中,游回自己的领地。但是,黄盖跳入江前,被张辽的箭所射中,最后被救上来的时候,甚至许多人都认不出来这是功臣黄盖。还是黄盖自己叫了韩当一声,才被韩当认出来。
赤壁之战之后,黄盖因为受了箭伤,一直在东吴修养,远离孙权的政治中心。因此,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黄盖基本上已经不出场了,这也导致了许多人误认为黄盖在赤壁之战后因伤重死亡了。其实这是不对的,黄盖在赤壁之战后,被拜为武锋中郎将,还是为东吴的江山社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公元219年,武陵蛮夷叛乱,进攻城邑,孙权任命黄盖为太守,平定叛乱。当时武陵郡内兵力只有五百,于是黄盖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将蛮兵引入城内。等那些贼兵进入了一半的时候,立即发动攻击,斩杀了数百人,还收复了之前失去的城邑,斩杀叛军领袖,放了投降者。用从春季到夏季的时间,平定所有的乱事,当地的各部落的头目都对他以礼相待。一直到这时,武陵郡的叛乱才彻底清除。
后来长沙益阳县也被山贼所占领,黄盖又前去征讨,顺利地将山贼赶了出去。于是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在升任偏将军不久后,黄盖便病逝了。所以,黄盖并不是在赤壁之战后去世的,而是在担任偏将军之后,病逝的。
黄盖,东汉末年孙吴名将。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后辅佐东吴孙坚、孙策、孙权三位掌权者。最初只是乡间小官,后被举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
黄盖喜好学问,从小爱读书。年少时家境贫寒,便倚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之后担任郡吏,再被考察为孝廉,升任公府。公元190年,孙坚起兵,黄盖随即加入孙坚起兵的队伍。
黄盖早年担任了地方郡吏,又被举荐为孝廉,征召至公府,成为一个地方行政官员。这段事实在史籍上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清除的知道,这段做地方官员的经历,为黄盖以后担任武陵太守这一职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黄盖的一生除了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表现突出之外,在地方管理上也是能力不凡。
黄盖一生中最为人所知的功劳就属于赤壁之战了。赤壁之战时,黄盖随周瑜代表东吴参与战争。黄盖建议用火攻曹军,周瑜随即采纳了这个决定。赤壁之战蜀吴联军大胜,黄盖当记首功,被拜为武锋中郎将,又领武陵太守。在任职期间,黄盖在外讨山越寇盗,在内平县邑吏治。黄盖一生的后期主要从事的是平叛和地方管理事物,由于成绩突出,被孙权任命为偏将军一职,直到病逝。
黄盖墓地的具体位置到现在为止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黄墓镇老街东200米的王家屯村。南陵古称春谷,周瑜、黄盖等都曾先后任春谷长。据《南陵县志·卷七舆地》记载:"丹阳都尉、偏将军黄盖墓:在下北乡黄墓渡东,邑人岁祀黄将军于此。康熙辛丑,知县宋廷佐修其兆域,为文立石以表之。相传其子孙今更王姓。"
说的是在公元1711年,宋庭佐在担任南陵知县事,曾重修黄盖墓,并于墓前立碑撰《黄将军墓碑记》:"南陵之有黄墓,旧传吴偏将军黄盖公覆葬地,在北郊三十里外,与繁壤接而介大河,有渡,即名黄墓。两邑志皆同……"这为黄盖墓在南陵提供了证据。
另一种说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麻丘镇。在旧《南昌县志》上也查看到相关记载:"吕蒙墓位于广安村孙姓村左的吕蒙岗(亦称吕墓岗),此墓已废。……黄盖墓位于吕蒙墓西约2.5公里,该地俗称‘黄盖嘴’。"这又是证明黄盖墓在南昌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