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模王一涵 王一涵:中国有魅力和胸襟容纳海外艺术

2019-05-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4月16日,以"立足中国,涵盖亚洲,放眼全球"为口号的CIGE2009在北京如期开幕.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也在CIGE开幕当天拉开帷幕,一周之后,ART北京正式开幕,无形中造成了市场分流;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艺术品市场仍不成熟.国模王一涵 王一涵:中国有魅力和胸襟容纳海外艺术王一涵深谙,由于国内艺术教育的长期不足,有相当一批资金不菲的收藏家,并不真正了解艺术.当代艺术在中国,从创作到接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对于未来博览会的预测,她没有高调的展望和浮夸的言辞.有的只是:"我们会

4月16日,以“立足中国,涵盖亚洲,放眼全球”为口号的CIGE2009在北京如期开幕。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也在CIGE开幕当天拉开帷幕,一周之后,ART北京正式开幕,无形中造成了市场分流;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艺术品市场仍不成熟。

国模王一涵 王一涵:中国有魅力和胸襟容纳海外艺术

王一涵深谙,由于国内艺术教育的长期不足,有相当一批资金不菲的收藏家,并不真正了解艺术。当代艺术在中国,从创作到接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对于未来博览会的预测,她没有高调的展望和浮夸的言辞。有的只是:“我们会以更专业的方式做好它。”

国模王一涵 王一涵:中国有魅力和胸襟容纳海外艺术

《东方艺术•大家》:艺博会的正常运作和它最后所达到的效果不仅取决于资金支撑,还有国家政策。您认为中国在文化政策上,哪些有助于艺博会的发展?

王一涵:很多年前有一个文化线索,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家总体是以经济建设为主,所以在文化的方针政策上,好像没有很深刻的感受。但是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更自由的、开放、公平的环境等等还算良性。

国模王一涵 王一涵:中国有魅力和胸襟容纳海外艺术

《东方艺术•大家》:09年CIGE邀请的画廊中,海外画廊占75%,而亚洲画廊占所有参展画廊的80%,这基于CIGE关注亚洲的自身定位,哪些因素能够吸引海外画廊参展?

王一涵:中国在亚洲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我们要把一个艺术博览会做成交流和交易的平台,除了本国的画廊,还要有亚洲各国睦邻友好的国家参加,然后是欧、美等国画廊。中国必须有这个胸襟,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展示作品;另外,中国毕竟跟日本、韩国、东南亚,在文化方面有很大的关联性。巴塞尔号称国际艺术博览会,也是以欧美画廊为主,地缘性天生带在你的血液里,所谓的国际化都是相对的。

说到吸引,把我们的博览会做成国际性博览会,只是顺势而已。在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我们的团队专业一些、组织严谨一些、胸襟更开放一些,可能大家就会选择我们。

《东方艺术•大家》:其实艺博会也关系到教育的推广,它不只是销售环节,而是在生产——传播者——接受者这个系统中建立一种良性传递关系,CIGE如何整合资源?

王一涵:博览会本身是一个交易平台。但我们也会考虑怎么样给公众提供参观机会,利用论坛传播关于艺术的认识、理念;尽可能把相关的行业聚集起来,促进整个艺术产业链的发展。

《东方艺术•大家》:有许多海外画廊在中国开设了分店,一些文化交流机构也在积极地推动艺术领域的交流和互动,语言和文化理解上的障碍恐怕是海外艺术推广的制约,你怎么看?

王一涵:刚开始进入中国的是日、韩,接下来是欧、美和其他一些国家。进入中国的方式也不一样,日本、韩国等国家地区和我们在理解层面和经营方式上区别不大。欧美进来的那些画廊所遭遇的现实一定与他们想象的有巨大差距。因为艺术品是文化的载体,买家有自己的感受,另外需要人介绍。这就牵扯到展览作品的文化意义,另一片土地上的人是否能接受。第二,能不能让大家能够通过对这些艺术品,跟他们交流,从而理解。

《东方艺术•大家》:你认为海外藏家对中国当代作品的了解、理解程度和国内藏家对海外作品的了解、理解的程度是否对等?如何培养和引导潜在的藏家?

王一涵:不太对等。从收藏的角度讲,西方藏家不太了解中国艺术家。另外,我觉得中国艺术家对于西方艺术家的了解程度,远远高于西方艺术家对中国艺术家的了解。西方的艺术发展比较早,艺术市场比较成熟,包括美术馆、基金会等体制也很成熟;中国正在当代艺术的创作发展过程中。

其实收藏除了跟艺术发展创作有关,还跟国家经济发展有关系,有经验的收藏家很清楚下一波要起来的人是谁、被人注意的地区将是哪里。就像最早买中国大陆作品的是欧、美和港台人士。我们会提前关注这个地区,比如韩国和东南亚,也许将来很多中国收藏家会去了解。对于我们来说,最重要的引导就是选择好的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