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年间是多少年 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回乱那些事—金积堡大战前夜(18)
当时西北回乱武装主要有四大根据地:金积堡:以马化龙为首;河州(今临夏州):以闵殿臣、马占鳌为首;西宁(今青海省):以马桂元、马文义 为首;肃州(今酒泉):以马文禄为首。其中以宁夏金积堡为根据地的马化龙声势最着,实力最强。
金积堡在灵州西南五十余里,向东通向花马池,向南通向固原,西边靠着黄河。金积堡的回乱武装首领马化龙本就是甘肃的回民宗教领袖,世代居住在金积堡,家中田产生意遍布,富甲一方。马化龙有智有谋,在回民中享有较高的威望,1862年他领导当地回民叛乱之后,陕甘回民纷纷投奔金积堡,以致于马化龙势力大振,曾多次把进剿的清军打得大败。
1865年,原多隆阿部将穆图善接任宁夏将军,督办甘肃军务。他采取招降政策,宁夏叛乱回民举城投降。
马化龙虽然也接受了“招抚”,但仍保持相当大的独立性,地方公事及征收钱粮等事项皆由他主持,拥有委任参领、协领以至知州等大小官吏和管理军政事务的权利。马化龙是有两把刷子的人,投降清政府后开始和他委任的官吏在金积堡地区执行“少杀人”、“重农事”的政策。
但是马化龙还有着生性狡诈的一面,他知道清政府不会一直这样纵容他,允许这种状况长期存在,迟早有一天会剥夺他手中的权利,因此马化龙一方面向清朝地方政府交粮交款表示对清政府的“恭顺”和服从;另一方面则在金积地区修建仓库储存粮食,修筑山寨和建立堡垒,购置马匹武器枪械和资源,加紧进行防御清军进攻的准备。
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马化龙与河州、西宁、肃州等地的甘肃回乱武装保持联系。
陕西回民军退入甘肃后,马化龙不断的在物质上给予陕西回乱军帮助,“陕回败则资以马械,陕回穷则助以军粮”。因此,“自灵宁西达西宁,南通河狄,各回民无不仰其鼻息”。左宗棠也承认:灵州一带回民素听马化龙之命,对清政府委派的地方官,极为藐视,“不受约束,官长坐视回众而莫可如何”。金积堡对清军对左宗棠来说是志在必得的,金积堡不攻克,西北回乱就无法平息。
清军在陕北的后顾之忧基本解除后,左宗棠决定进剿宁夏金积堡回民军根据地。他认为“两事关纽,全在金积,此关一开,全局在握”。金积堡是一个巨型的堡寨,它的围墙有十米厚,十三米高,总长度四千五百米,其总面积超过一平方公里,它的周围有渠水环绕,堡中又有内堡,高厚与外堡相同,且有沟渠防卫,当时的任何一种炮弹打到堡墙上,都只能给它挠个痒痒,无能为力。
金积堡周边堡垒密集,在金积堡的东西两侧,更有五百七十多个堡寨护卫,其中不乏异常坚固者,不少堡垒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易守难攻,这几百个堡寨,被兵家视为坚关险隘。
。马化龙囤积了大批粮草和武器,其中从沙俄等国走私的新式枪械就有数千支,凭借如此强大的实力,马化龙敢于同任何对手一较高下,而历史上清军对金积堡的所有进攻,没有一次不以失败告终的。
正因为如此,在左宗棠之前的署陕甘总督穆图善就显得非常聪明,他在军事上根本奈何不了马化龙,便接受了马化龙名义上的“就抚”:既可以避免和马化龙进行一场毫无获胜可能的较量,又可以获得马化龙按期缴纳的一定数量的粮饷,还可以维持这种名义上的“就抚”向朝廷请功。
左宗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非常清楚在金积堡这种准备充足几近完美的的防御体系面前,实行强攻的一方也必然会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并且很有可能会失败,作为晚清最杰出的军事家,左宗棠当然在事前对这一切都心中有数。
在金积堡战役之前,张家川的回乱武装统帅李德仓,降清之后一直没有重新恢复武装,因此,张家川地区就实行了回民自治,这种状况一直保持到陕甘战争结束。左宗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马化龙解除武装,金积堡的问题就解决了,同样可以在当地实行回民自治。
马化龙自叛乱以来反复向清军投降几次,等形势利于自己又反叛,叛乱初期马化龙在甘肃屠杀了百万左右的汉族平民百姓,马化龙看见左宗棠所率领的清军的战斗力强大,陕西回乱军都被打残了,在八月至九月间多次向刘松山求降,并亲自去刘松山大营交了70多杆抬枪,战马50匹,但左宗棠准许接收他投降后,马化龙并不跟随清军攻打其他回乱武装,反倒暗中积蓄力量。
左宗棠认为马化龙降了反,反了降,反复无常,而且马化龙前期甚至有了独立裂土称王的倾向和准备,准备了龙袍,拉拢陕西回乱武装妄图在西北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甘肃回民和陕西回民在宗教上的分新教老教不一样,甘肃回乱武装和陕西回乱武装虽时有不和,但不影响甘肃回乱武装和陕西回乱武装相互配合,攻击清军,首尾呼应。
当然,左宗棠在力争和平解决的同时,对马化龙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做了两手准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