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祥创新营销学 人大牵头攻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研究”重大课题
12月28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研讨会暨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研究”开题报告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楼第一会议室举行。会议就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正式启动课题研究。
中央党校副教务长韩庆祥、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张保生、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郭建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研究员张晓晶对课题进行评审并就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教育部社科司司长张东刚讲话,社科司规划处处长徐青森介绍了开题要求。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致辞,校长助理、出版社总编辑贺耀敏汇报研究内容及研究计划,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郑水泉主持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杨慧林,校长助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郝立新等课题组成员参加。
靳诺书记代表学校对评审专家表示感谢。她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至关重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既是坚持正确的学术导向、繁荣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课题,也是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学术水平、增强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举措。
靳诺书记指出,教育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牵头开展“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研究”重大攻关项目,是对人民大学的高度信任,也赋予了重要责任。学校将依托自身的学科优势,联合国内兄弟高校同行学者,和社科院、中央党校等不同系统一起,协同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作出探索,努力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张东刚司长指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和创新是一项关系哲学社会科学整体导向、发展创新、评价体系的系统工程,是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创新的重要工作内容。课题组要把握正确的研究导向、立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实际、深入研究学术话语体系的创新规律,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产出重要成果。
韩庆祥、谢春涛、张保生、郭建宁、张晓晶等评审专家分别就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重大意义、基本概念和内涵、指导思想与原则、难点与突破点等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与会专家指出,要立足中国国情,立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借鉴西方学术话语中优秀的内容,汲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养分,创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既不能跟在西方后面,人云亦云,陷入西方话语体系的陷阱,也不能完全自说自话,凭空创造一套话语体系。贺耀敏总编就课题的前期准备、既往研究、主要内容、问题与难点、研究方法、研究团队等作了说明和报告。
徐青森处长指出,课题要做好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把握研究节奏,形成有针对性的重要成果。
据介绍,为做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研究,教育部专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牵头,组织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专门探讨、研究此项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