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熙子女 民国轶事:孔祥熙长女为何执意嫁穷小子
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近代史中,“蒋宋孔陈”是权倾一时、闻名全国的四大家族。中国近代史的许多重大事件都与这四大家族的人物有密切关系。随着时光流逝,四大家族的第一代在2003年宋美龄去世后已经画上句号。在第二代中,孔家长女孔令仪也于2008年8月22日在其纽约第五大道的家中去世,享年93岁。
孔令仪没有子女,先生黄雄盛于两年前先她而去,她的大弟孔令侃、小弟孔令杰与最受外界争议的妹妹孔令伟(孔二小姐),也都在1992年至1996年间过世。
孔令仪的私人葬礼在曼哈顿举行,随后安葬在离纽约五六十英里的纽约上州芬克里夫陵园。那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墓地,中国的许多名人,如宋美龄、顾维钧、宋子文和孔氏家族其他成员都安葬在那里。但他们的墓地不在露天的草坪上,而在极其干净、华贵的室内灵堂内。
四壁是光亮如镜的乳黄色大理石,刻着去世者的名字,厅内有供亲友追思的长凳,鲜花就放在墙的前面,环境简洁,气氛庄重。孔家有一个单独的小隔间,小石桌上放置着鲜花,旁边的隔间就是宋美龄的安息之处。
最受孔祥熙宠爱的长女
孔令仪1915年12月出生,被人称做“孔大小姐”。到晚年,她更成为孔家不折不扣的“大家长”,掌管家族的主要事务。
孔祥熙与宋霭龄共有4个孩子,最受孔祥熙宠爱的就是大女儿孔令仪了。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孔令仪长得与孔祥熙比较像,而且性格也与孔祥熙相似。
自从弟妹们出生后,孔令仪总是谦让着他们,所以与弟妹相比,她在个性上要温顺得多。据说孔家每顿饭后都要吃水果,宋霭龄总是把苹果、梨、橘子等水果放在一个盘子里,让果盘依次在孩子们面前转,转到谁那里,谁就吃最上面的那个。
有一次,当盘子转到孔令侃面前时,他发现盘子最上面的那个梨有个地方坏了,便说:“今天没什么胃口,不想吃水果了。”随后盘子转到了孔令仪面前,她二话没说,伸手拿起孔令侃不愿吃的那个梨就吃了起来。孔令仪的“大姐做派”似乎从那时就初现端倪。
宋霭龄对子女们的教育很用心,也很严格。孔令仪后来回忆道:“母亲是very strict(非常严格),今天要做什么,比如说弹琴,不喜欢弹也要学。我两个兄弟也是蹦愣蹦愣学。”
高中毕业后,孔令仪进入上海沪江大学学习,是四个孩子中唯一没有留洋读书的。大学时代的孔令仪,表现出对文学、艺术的强烈热爱。虽出身于官宦家庭,但孔令仪对政治一点也不感兴趣。
孔令仪虽然不喜权势,但平日对穿戴极其讲究,完全是一副贵族大小姐的派头。据记载,她每天早餐要喝燕窝汤,并配有各种专门从香港空运来的高级点心。午餐则至少是六菜二汤。化妆用的香水、脂粉、唇膏一律法国货,衣服一天一换,连洗澡粉都用英国的。
结婚对象千挑万选
孔祥熙、宋霭龄夫妇对大女儿的婚事甚是慎重,对未来女婿的要求也很高。
孔令仪的婚事在孔宋两家曾经掀起了一些风波。由于姨妈宋美龄喜爱孔令仪,对她的婚事自然关心得很多。宋美龄在国民党军官中挑了又挑,最后认为深受蒋介石宠爱的胡宗南年轻有为又是单身,与孔令仪比较般配。于是她便跟大姐宋霭龄说了。宋霭龄旋即应允。大家都以为孔令仪会同意这门婚事,不想却遭到了孔令仪的拒绝。理由很简单,孔令仪说她见过胡宗南,对他的印象并不好,认为他只是一介武夫,她不想为了一个虚名牺牲自己的青春。
1941年,国民党高级将领卫立煌到重庆公干,当时卫立煌的妻子得病去世,虽然卫年纪大了点,但是是陆军上将,也是蒋介石的宠将。这时有人就想把卫立煌介绍给孔令仪,但又遭到她的拒绝。孔令仪认为他们俩人之间的年龄差距有一二十岁,嫁给他就像做个小老婆。
这两次拒绝使孔祥熙和宋霭龄明白了女儿的心思:想找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正在他们夫妇为女儿的婚事一筹莫展的时候,国民党新建的空军里出了个“英雄”。当时大军阀韩复榘手下有一个师长孙桐萱的弟弟孙桐岗曾在德国学习飞机驾驶。
孙桐岗曾经只身一人驾驶德国教练机从柏林起飞,飞越地中海、印度洋,最后安全在南京降落,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孙桐岗当时三十出头,为了今后的荣华富贵,很希望能与当朝权贵孔祥熙攀上关系。而孔祥熙当时正从德国访问归来,又想当航空部长,因此对孙桐岗极为赏识。时任财政部参事的李毓万看出了孔祥熙的心意,便从中极力撮合。孔令仪得知此事后很不高兴。
就在孔令仪对自己的婚事渐渐失去信心的时候,她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期待的那个人。一次孔令仪去跳舞,一个身着黑西服、扎着黑领花的小伙子邀她跳舞。舞曲结束,小伙子请她去喝咖啡,孔令仪欣然前往。不久,两人便坠入情网。
孔祥熙发觉此事后,立即派人打探这个小伙子的底细。小伙子名叫陈纪恩,当年刚从圣约翰大学毕业,父亲是一个舞场乐队的指挥,也曾留过洋,但家里却特别穷。孔祥熙、宋霭龄决心阻止孔令仪的冲动。不料,一向顺从的大女儿却一反常态,不仅坚持跟陈纪恩来往,甚至不惜与父母发生争执。
最终,孔祥熙妥协了。但为了顾及家族面子,孔祥熙不久便任命陈纪恩为国民党中央银行业务局的副局长。后又被公派到美国,成为中央银行在美国办事处的业务代理。
1943年,孔令仪以留学为名到了美国,在美国宣布与陈纪恩结婚。宋霭龄让财政部直接税署署长高秉坊的妻子组织财政部妇女工作队,连夜为其赶制嫁妆。一个星期后8个大樟木箱的嫁妆被送到重庆的珊瑚坝机场,孔祥熙包了一架专机,将这8箱嫁妆送往美国。不料这架专机刚起飞不久,便出了事故。8大箱嫁妆连同那架飞机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孔祥熙和宋霭龄又叫人连夜赶制了6箱嫁妆送到美国。
不久,《大公报》就以“谈孔小姐飞美结婚”为题,对此事做了评论,评论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孔令仪嫁妆的花费(暂以损失一架飞机计算),可以使2000名灾民一年有吃有穿,还可以使他们维持简单再生产。如果把孔令仪的全部花费加起来,是可以救济万人以上的难民。
财政部连夜为其加工制作嫁妆也实在令人惊叹。如果把财政部两次为孔令仪制作嫁妆的人力用来赶制前线将士的服装,大约供应两个师的被服不成问题。”——这成为孔家一件极不光彩的事。
孔令仪与陈纪恩的婚姻最后仍以分手而宣告结束。对于那段时间的恩恩怨怨孔令仪很少向外人谈起。
孔令仪的第二任丈夫黄雄盛曾在清华大学读书,抗战爆发后,投笔从戎,上了空军军官学校,成为第一批赴英国学习驾驶喷气式战斗机的教官。黄雄盛思维敏捷,善解人意。在蒋介石官邸当侍卫时,曾每日为蒋介石读报,由于黄雄盛口齿清楚,又每每能够圆满地解答蒋介石提出的有关当日新闻的一些问题,深得蒋介石的喜爱,是担任读报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个侍卫。
20世纪60年代初,黄雄盛被台湾派驻华盛顿担任驻美空军武官。也就是在这一期间,他与住在纽约的孔令仪相识。婚后两人一直生活在美国。
陪伴宋美龄走完最后的日子
孔令仪一生远离政治,到美国后,更是过着平静的平民生活。据与其有过接触的人评价,孔令仪晚年亲切随和,平易近人,犹如邻家祖母。
其晚年最值得人们称道的有两件事:一是对宋美龄晚年生活的照顾,二是捐出孔家家族档案,供历史学家研究。
宋美龄1991年离开台湾到纽约定居后,先是住长岛的蝗虫谷庄园,后来为就医和生活方便,搬到曼哈顿约克大道与84街交界处,临近东河的瑰喜广场一个复式公寓,都是孔家在美国的房产。孔令仪对这位小姨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虽然台湾政府当时也派有服务人员,但宋美龄家务私事的处理,决不是这些服务人员所能胜任的。
据孔宋家族最信任的《联合报》记者傅依杰介绍,在孔家的子女中,宋美龄最疼爱的是孔二小姐孔令伟,最依仗的是大公子孔令侃,而最亲近的就数大小姐孔令仪了。孔令仪和这个小姨很有缘分: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时,她是婚礼中的小伴娘。
后来她在南京念中学,则常住蒋家数年,深得蒋宋夫妇宠爱。据说,她可以不敲门即闯蒋氏卧室。而蒋介石在戎马军旅中,给宋美龄写信,信函虽文字简短,却多次提及孔令仪,不仅以乳名“Baby”称呼,还关心询问其病情,惦记其生日,视如亲生。此类信函共有11封之多,关系之亲密,可见非同一般。
宋美龄能活到106岁的高龄,与孔令仪的精心照顾是分不开的。为了随时照料宋美龄,孔令仪多年来一直没有离开过纽约。她有时与宋美龄谈天说地,有时陪她到户外散步,十分亲近。
2003年,宋美龄过世后,孔令仪因操劳过度、情绪悲痛,身体已经相当不好了。她目送着家族成员一个个的离去,最后只有自己孤单一人。孔大小姐心中的凄楚旁人难以窥见。
记者在宋美龄的葬礼和追思会上见过孔令仪。其时她已80多岁,虽是举丧素服,却仍丰润端庄,显得远比实际年龄年轻。记者没有机会直接采访她,但对一件事情印象深刻:宋美龄去世后,国内有关方面除发电致哀外,还希望能送花圈。但当时我总领馆与孔令仪尚无交往,并不知道她是否能接受。当记者通过私人途径向孔令仪征询意见时,她极为友好地表示接受,使此事圆满实现。
另一件孔令仪做的好事,是她对孔氏家族档案的捐献。孔祥熙曾在日本担任“中华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为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筹集资金和整理文件,后追随孙中山革命,代表孙联络北方将领。孙中山先生去世时,孔祥熙也随待在侧。
在民国期间,孔担任过财政部长和行政院长等职务,是这一历史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有关资料档案对研究中国近代史有极高的文献价值。但这又是孔家私人财产,如何处置必须由孔家人士决定。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在得到蒋介石日记的保管权后,也想得到孔祥熙档案。
孔令仪在经过慎重考虑后,于2005年2月决定将孔家史料捐出,并公开让中国近代史学者研究。她表示:“是非功过,由历史判断。”态度相当开朗。这批文件多达200多盒,涵盖了辛亥革命、北洋政府、民国政府时期等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这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无疑是一个重大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孔令仪离开大陆60多年后终于返回大陆访问,到上海参观了其幼年故居,其殷殷乡情感人至深。虽然安息地在美国,但她的一颗中国心是长存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