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影评解析 后会无期观后感、影评

2019-03-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评<后会无期>:向世界宣言,去你妈的成功!作者:木雕禅师 ,<后会无期>中,导演韩寒是个社会的旁观者,人情世故均尽收眼底,似乎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嫖野娼.住野外.撒野尿.开野车.拣野狗--这是典型的公路电影--后会无期影评解析 后会无期观后感.影评[视听前沿]评<后会无期>:向世界宣言,去你妈的成功!和郭敬明看似柔弱无骨,实则柔中带钢略带忧伤的风格不同,<后会无期>里,韩寒的镜头语言如同他的文字一样辛辣,讽刺力强,往往一针见血,一看便觉得这世界是灰蒙蒙的,

评《后会无期》:向世界宣言,去你妈的成功!作者:木雕禅师 ,《后会无期》中,导演韩寒是个社会的旁观者,人情世故均尽收眼底,似乎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嫖野娼、住野外、撒野尿、开野车、拣野狗……这是典型的公路电影……

后会无期影评解析 后会无期观后感、影评

【视听前沿】评《后会无期》:向世界宣言,去你妈的成功!

和郭敬明看似柔弱无骨,实则柔中带钢略带忧伤的风格不同,《后会无期》里,韩寒的镜头语言如同他的文字一样辛辣,讽刺力强,往往一针见血,一看便觉得这世界是灰蒙蒙的,而且电影虽然有笑料设计,但过度压抑阴沉的男性荷尔蒙味道弥漫,实在不像是出自他这个年龄的手笔,相比《小时代》倾向少男少女的观众群体,《后会无期》估计中青龄人群更会喜欢。

后会无期影评解析 后会无期观后感、影评

《后会无期》中,导演韩寒是个社会的旁观者,人情世故均尽收眼底,似乎什么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嫖野娼、住野外、撒野尿、开野车、拣野狗……这是典型的公路电影,但比起宁浩逻辑严谨的公路电影而言,韩寒的《后会无期》是典型的散文,随意挥洒,度过的每一天都像是在歌唱。

后会无期影评解析 后会无期观后感、影评

《后会无期》的几段故事叙述和描写略有些夸张,但夸张得适可而止,是漫画式的变形,介于讽刺和幽默之间。无业流民、教师、智障、龙套、妓女、三叔、地痞、台球厅老板、背包客,几乎出场的每一个人都是诗人。一路上四段故事,看龙套发小、遇仙人跳妓女、探台球厅老板、载荒野背包客,一台汽车一条狗,两个人仗贱走天涯!

韩寒习惯于冷静地叙述一系列事件,片中总以大哥自居的冯绍峰性格冲动,历经沧桑,郁郁不得志,陈柏霖举止斯文,凡事思前想后,一路上的冯绍峰、陈柏霖看似淡定,拒绝流露什么感情色彩,但我们透过他们的冷静仍然看出一些破绽,以感受到他们的感情还是不露声色地表现出来了。

因此,在与做明星梦的陈乔恩、自称“包日”的王珞丹、让人会自作多情的袁泉,以及狂野放荡的东莞钟汉良几段故事之后,主角们“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人生彻底做了改变。

段子式的金句和刻意设计的幽默保持了本片的吸引力,金句就不说了,宣传中已经处处可见,片中随时冒出的幽默让韩寒像个相声大家,说着好笑的话而自己是绝对不笑的,就这点而言,现在冯小刚也保持不了有如此高密度的喜感了。

《后会无期》一本正经的告诉你:人生和心灵都不需要鸡汤来温暖,特意还设置了几段或颠覆或随意性的桥段,如静电、偏远地区、炸楼、试车、夹鸡蛋、温水煮蛙等,这些段子或者“歪理”被一众演员用逼格很高的文艺范表演出来,观众根本hold不住,然后回味几句如:“听过很多大道理,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喜欢就会放肆,但爱就是克制。”让你顿时泪牛满面。

我没粉过郭导,也没粉过韩导,现在而立之年的我,除了希望他俩在一起和做小野的公公之外,我可能还是他们的脑残黑。在我眼中,韩寒的《后会无期》和郭敬明的《小时代》路数不一样。郭敬明把一群偶像弄得华丽奢靡,让少男少女疯狂YY成功人士生活,然后调教小屁孩: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韩寒《后会无期》是部拍给豆瓣文艺青年看的电影,讲述的是两个失败者的故事,他将几个老少爷们弄得灰头土脸,粗糙凌厉,狼狈不堪,然后向世界宣言:去你妈的成功,我只想做自己喜欢的事。

韩寒来了,带着他的电影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

在里里外外散发着商业迷醉气息的当下,《后会无期》的出现,似乎有点不合时宜。“码字工人”出身的韩寒,没有抛弃自己的节操和本行,再次与自己“相爱相杀”多年的CP郭敬明走向另一个极端——用文艺至死的调调,讲了一个文艺至死的故事。

[热点]醉酒老伯划38辆车泄私...

安倍向普京宠物狗“示好...

在“文艺青年”已被挤兑得面目可憎的当今时代,韩少又一次潇洒地逆流而上,慢条斯理地为鸟或不鸟他的市场、观众端上了一锅打着鲜明“韩寒制造”标签的心灵鸡汤。不喜欢特写,没有快闪或快切,没有华衣靓服,不搞drama情感戏,不用360°华丽移动镜头,这些刻意的否定与规避,以对商业电影惯用手法的嫌弃,向世界大声宣告他有一颗与众不同的文艺之心。

《后会无期》的故事非常简单,文艺得接近于没有故事。马浩汉(冯绍峰饰)、江河(陈柏霖饰)、胡生(高华阳饰),三个小岛青年,因为江河要到几千公里外的大西北入职这唯一的“正当理由”,一起离开小岛,驱车上路。路上遇到仙人跳诈骗、满口理想主义的摩托青年,见了“海漂”多年依然是群众演员的邻居,通信多年才知是失散多年的“兄妹”,经历了几次告白与告别,然后结束。

整部电影对故事和人物极其轻蔑,情节的推动也仅是在人物寥寥的对白间完成。

导演对马浩汉和江河的宠溺有加,对他们的精神认同,更像是一种假象,他的真爱其实是从他们身上抽离出来的符号:青春、成长、自由,电影小心翼翼地怀揣着三个宝贝,每一刻都舍不得放下,以致有些忽略了承载它们的血与肉。

大多数时候,电影镜头里出现的都是粗砺荒凉的空镜或长镜头,芦苇、沙滩、海平面;荒漠、落日、孤独的车,蓬头垢面的旅人。作为文艺青年,韩寒以身作则,一点也不亏待文青,每个环节都充斥着地道的文艺味道。画面营造的萧瑟感,衬托着主人公们的失落,也在试图描出一代人荒芜的精神景观。

说到这里,《后会无期》听起来,像是一部当代中国的《在路上》,或一部维姆-文德斯的严肃公路电影。事实上,它只是一部典型的韩寒作品,保持了一如既往的韩寒特点与水准。如果你只看过韩寒年少时写的一本小说,或《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一个章节,或曾经追看过他的博客,想象一下它们的视觉版,就会清楚这部电影的大概样子。

《后会无期》:每一个镜头都在打造文艺大片的赶脚1

《后会无期》忧桑的失意者们:每一个镜头都在打造文艺大片的赶脚 [保存到相册]

相比这部电影的核,它的皮更好玩一些。从三俗讽刺喜剧《波拉特》扒了一个曲子,改编为《东极岛之歌》;邓紫棋演唱的同名主题歌《后会无期》,曲子用的也是现成的外语歌。韩寒的拿来主义功力,或者说他的趣味甄别能力,比他的原创能力更靠谱一些,移植来的歌,和画面无缝对接,在恰当的时刻响起,情绪瞬间升华。

配乐请的是常和日本小清新教父岩井俊二合作的小林武史,字幕之后的片尾曲是朴树的《平凡之路》,一切都和电影的气质不谋而合。或者说,这些先于电影热起来的歌曲,能够更好地帮助人们想象或进入电影情境。

已经过了而立之年、功成名就的韩寒,和16岁的韩寒相比,现实里有什么巨大变化不得而知,但他的文艺观,一直停留在16岁,《后会无期》依然是一个文艺少男在和这个世界交谈。——“看似饱经沧桑,实则未经世事”。他不喜欢伤感,但摆脱不了伤感的诱惑;他不喜欢甜腻,可进入不了真正的真实;他不喜欢说教,又一直探讨道理;他不喜欢通俗手段,却没有属于他的叙事策略。他一切的“不喜欢”,都沦为一种姿态。

电影中那些少年老成的自嘲、调侃,不管看起来多么卑微、多么有自知之明,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依旧只能是被摇头轻笑的年少轻狂。以仙人跳的真相,否定浪漫主义爱情;以狗血真相,撕掉虚幻的温情;以反讽式的偷车,嘲讽虚假的理想主义——简单地否定浅薄,其实是另一种不成熟,韩寒在成人世界里并未成长多少。

时不时乱入的黄段子,也是少男青春最鲜明的印记,而对于少男,昨夜的梦遗可以迅速冲掉,漫长的成长才刚刚开始。作为最成功的80后之一,韩寒却着意把镜头对准失意者,难免让人有种出离真实的不屑感。在他自身与自身之外的广阔现实,他只是飘着,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公路电影在形式上,普遍比较松散,这可以当做导演的一点托辞,但这部电影从根本上没法摆脱片段电影、或段子电影的影子。韩寒热衷的青春、自由、成长之外,段子是他最乐此不疲的事物。《后会无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韩寒作为文艺段子手的超强功力,不管你依旧年少抑或沦入生活日复一日的琐碎,不管你是否受用这些可能被称作“无病呻吟”的人生哲理,作为鸡汤,那些所谓金句具有绝对的大众传播优势。

如果你是一个高冷的文艺女青年,准备在黑暗的电影院偷偷记下那些拨动心弦的台词,那么这次大可省心——重要的鸡汤金句,早已作为上映倒计时的宣传slogan,在“国民岳父”的微博上转发过万。

走过许多路,依然只有一个16岁文艺少年的魂,一颗好作家与好导演的心,一个段子手的幽默感。韩寒终归是诚实的,或许,平凡的确是唯一的答案。

《后会无期》的主题是错过与告别,但电影看到最后,观众感受到的,其实是被作者一直拉着的不忍放手。那些虚妄的、可笑的、美好的、无可奈何的“必须告别”,是韩寒对这个世界想象中的美好最深沉的眷恋。从《平凡之路》到《后会无期》,韩寒不想长大,或者说,他清楚地知道人们内心深处的“不想长大”、不愿告别。

不管这触点最后能有多高的票房转化率,韩少的“少男情怀”基本上无人反感。从这个意义上说,超越粉丝电影的韩寒导演处女作,已经成功了。

如果只想看一个直白的故事,《后会无期》可能无法让人满意;如果只对炫丽夺目的画面有感,那也建议不要走进影院——因为这是一部连导演都没有想好结局的电影,也不是颜控们中意的调调。但毫无疑问,《后会无期》征服了提前观影的大部分观众,昨天上午北京举行的媒体场内爆发出此起彼伏的笑声,而当朴树歌声响起的时候,不少人又感到有点淡淡的“忧桑”。

无论是普通青年、二×青年,还是文艺青年,可能都会在《后会无期》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普通青年说:

公路片,有标配!

作为一部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的电影语言堪称朴实无华,却能把故事讲得跌宕起伏,这是韩寒的本事。住在东极岛上的三个青年马浩汉(冯绍峰饰)、江河(陈柏霖饰)和胡生,因为拆迁被迫离开,干过多个职业却一事无成的马浩汉决定驾车完成跨越中国东西两端的壮举,顺便送小学老师江河奔赴遥远的西部边陲赴任。

在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人物——依然追求梦想的儿时伙伴、一见钟情的姑娘苏米变身诈骗团伙的骨干、十年恋爱长跑的对象却有另外一段身世、以情圣自居的搭车客竟然别有心机……

这样的故事堪称公路片的标配:一段滑稽而又忧伤的旅程,两位男主角经历了友情、亲情、爱情的困境与考验。其中有突如其来的岔路,有意想不到的转折,还有充满各种隐喻的台词,颇有几分魔幻现实主义的意味。唯一让人遗憾的是,马浩汉和相恋十年的笔友刘莺莺解开彼此身世之谜的部分有点洒狗血。

二×青年说:

恶趣味,够好笑!

和他的小说一样,《后会无期》的台词“很韩寒”,充满了三俗的直男趣味,围绕“马桶”的神展开俯拾皆是:马浩汉在厕所里蹲太久导致腿部发麻,冯绍峰一句“我腿麻了,跑不动”,笑喷全场;江河把印着苏米头像的小广告从马桶里捡起来又用毛巾擦拭干净,马浩汉抢过毛巾就往自己脸上招呼,完儿还来一句:“味儿有点冲”;而马浩汉的口头禅:“我的朋友遍天下,无论在哪里拉屎,都有人给我递纸”,更让大家笑得前仰后合。

非职业演员贾樟柯堪称这部戏意外的笑点。作为诈骗团伙的头领,身材矮小的他却偏偏穿着过膝的黑色风衣。他把被车门夹住的风衣角一点点往外扯的尴尬模样,相当黑色幽默。贾樟柯还是个金句王:“看你就不像个好人,没想到你连坏人都不是!”“孩子才讲对错,成年人只有利弊!”“我只想给你一个忠告:汽油车不能加柴油……”

文艺青年说:

玩高冷,很有范!

看完成片,有个感觉:千万不要被之前预告片中那句台词误导。“你们追的都是明星,我追的是一颗卫星!”这句听来很高冷的台词,并没有让整部电影在高潮部分走出高冷的步调,相反却有一个令人意外的情节反转。

身为文艺青年的标杆,韩寒或许很矛盾,他一方面厌倦了别人给贴他的标签,所以告诉观众“心灵鸡汤”都是骗子写的;另一方面,他又忍不住通过电影中的人物讲出自己的世界观:你可以选择做一只从温水中跳出来的青蛙,只是残酷的现实往往会将你盖住。

此外,音乐或许是这部电影里最文艺范的元素,无论是邓紫棋的《后会无期》、朴树的《平凡之路》,还是经典老歌《女儿国》和《When I was a little girl》,都对情绪的烘托恰到好处。(原标题:《后会无期》:跟小说一样充满韩寒风格)

在看《后會無期》之前,先看到不少影評人夸這部影片,還夸得很厲害,儼然是今年中國電影的一次重大收獲。懷著期待的心情,去看了韓寒導演的處女作,感到的卻更多是失望,還以為自己走錯了影廳,因為電影壓根兒就沒有影評人吹噓得那麼好。片中的音樂不錯,人物的台詞很幽默,有逗人樂的效果,舍此之外,影片的敘事推進、演員表演、人物塑造,幾乎無一可取之處。說得難聽一點,這更像一部雙人相聲加音樂MV,跟電影似乎關系不大。

與拜金炫富、情節狗血的《小時代》系列相比,韓寒的導演水平比郭敬明更值得稱道,《后會無期》至少採取了比較朴實的態度,敢於直視當下年輕人遭遇的社會現實。片中的男主角馬浩漢、江河,女主角蘇米,乃至出鏡偏少的胡生、劉鶯鶯、周沫,都是社會底層的平凡年輕人,生活得並不輕鬆,跟這個時代的紙醉金迷沾不上邊兒。

馬浩漢、江河更是屌絲的典型,離鄉無根飄泊,事業慘淡無望,有著一股熱情,四周卻是鐵硬的現實。這樣的年輕人,今天隨處可見。

嚴格來說,《后會無期》並不是一部公路類型片,它缺少類型片情節上的起承轉合,更像是一部文藝氣息濃郁的藝術片。片中馬浩漢開車送江河去西部任教,橫穿整個中國,主要故事都發生在路上。馬浩漢一路遭到打擊,不經意了解到許多真相,想象中的愛情和親情,以及自己奉為精神偶像的海員父親,像泡沫一樣被戳破。

他對現實已心如死灰。相較之下,任小學教員的江河看起來比較笨拙,堅持自己的世界觀,保存一點對愛情、事業的樂觀與希望。這樣兩個人在路上同行,其實是很有意思的,也能夠碰撞出火花,揭示出當下年輕人的迷惘、彷徨,無從著落的精神世界。

可惜的是,《后會無期》把聰明用錯了地方,兩個男主角的人物形象一直沒有立起來,始終讓人覺得別扭。倆人一路上不斷相互調侃,吐出冷幽默的句子,有如捧哏、逗哏的雙人相聲,雖然不時讓人笑出聲來,但根本上卻無助於人物形象的塑造。

這些冷幽默的段子在韓寒以往的博客雜文中常可見到,他把這類段子安放到片中角色身上,通過他們的嘴說出來。這有違藝術創作的根本原則,因為真正的人物角色塑造,應該是由人物自身發言,而不是導演或作者在那兒借角色之口自說自話。

《后會無期》的這種毛病,早在韓寒的小說裡就已體現。他的小說基本上是雜文段子的堆砌,敘事情節虛弱,人物扁平化、概念化,完全是被作者所操控的傀儡,這次在電影裡再次暴露出來。影片中的主人公如同相聲演員,能夠讓觀眾大笑,但不能真正觸動人心,不能烙下鮮明的角色形象。

演員也變成了導演的傳聲筒,不能自由去演繹角色,最大的功能就是背誦設計好的搞笑段子。不懷疑韓寒的拍片誠意,但他的創作軟肋實在太明顯,隻好在片中用大量的音樂來掩蓋,來渲染人物面對荒莽現實的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