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珮瑜昆曲 这一次 王珮瑜要唱昆曲
“这出戏在昆曲舞台不常演,自‘传字辈’倪传钺老师传给我后,只有我的学生在十多年前演过一次。”陆永昌与王珮瑜第一次见面,来不及寒暄,就将这出戏的“前世今生”交代给新学生。原来,戏虽好听好看,但由于昆曲的音乐舒缓,其“击鼓”从气势上不比京剧,40分钟的戏码祢衡的唱占了绝大篇幅,无疑对唱功有很高的要求。
手腕受过伤的陆永昌自认条件不够,学会这出戏后也没能上台演一遭。所以,他嘱咐王珮瑜,如要演出这出戏,关键要把鼓套子设计好。
跨界传承但求一板一眼“不走样”
“希望我能把老师的东西一点不走样地学下来。只是我从来没好好学过昆曲,零基础,老师别嫌我烦!”王珮瑜也很快和老师交了底,既然专程学昆曲,就不是演出噱头,一定要有板有眼地传承。
这边是诚心求教,那边是倾囊相授。听说王珮瑜这样一个名角要来学昆曲老生戏,陆永昌很谦虚,直说“我们是切磋”。常在电视上看王珮瑜的戏,陆永昌深知她的唱功了得,确实“早就该学几出昆曲了”。
授课开始,陆永昌拿出工尺谱满宫满调唱起来。手上这本工尺谱,是他十六七岁学戏时用的,挂历纸包得仔细。摊开来,唱词旁都是密密麻麻的笔记。没有录像、缺少录音条件的年代,全靠口传心授。时隔几十年从头到尾唱一遍,不磕绊不打结。这让掏出录音笔的王珮瑜不由赞叹:“那个年代的老先生是怎么把一整出戏记下来的!”陆永昌说没有什么捷径,“一个戏老师最多讲三遍,如果唱念记不下来,后面的身段更顾不上了。”
虽是第一次见面,陆永昌对这位新学生很上心,已然替她做了规划:“学完这出《骂曹》,明年你再学学《弹词》!”昆曲的常演老生戏不多,老先生希望王珮瑜能一点点啃下来,有朝一日真正担得起“文武昆乱不挡”几个字。
作别老师,王珮瑜才顾上忐忑。“这段《骂曹》真是好听,可实在是太难了!”虽说京昆不分家,可一个是板腔体,一个是曲牌体,更不必说不同的调门和运腔。不过两周后来交阶段作业的时间自己定好了,硬着头皮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回程,手握方向盘的王珮瑜心情又好起来,“学戏还是最开心的”。这两年忙着上综艺、编写京剧课程、推出普及漫画,这一趟苏州之旅似乎又让她回到学生时代,回归爱戏的纯粹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