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评价 林则徐:民族英雄 昭垂史册

2019-02-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嘉庆十六年(1811),27岁的林则徐殿试高居第二甲第四名,选为庶吉士,授翰林编修,踏上了仕途之路.此后七年的京官岁月,由于刚正不阿的性格,耿介处世的林则徐看不惯嘉庆时期的官场种种,因事愤而辞职回乡.林则徐评价 林则徐:民族英雄 昭垂史册道光皇帝继位后,林则徐出任江苏按察使,在任期间澄清江苏吏治,亲自裁决案件.林则徐对许多案件都是亲力亲为,甚至亲自参与验尸等工作,短短在任四个月内,就把许多陈年旧案全部处理得当.林则徐林则徐评价 林则徐:民族英雄 昭垂史册不仅如此,当时江苏遇上数十年来未见的洪灾,

嘉庆十六年(1811),27岁的林则徐殿试高居第二甲第四名,选为庶吉士,授翰林编修,踏上了仕途之路。此后七年的京官岁月,由于刚正不阿的性格,耿介处世的林则徐看不惯嘉庆时期的官场种种,因事愤而辞职回乡。

林则徐评价 林则徐:民族英雄 昭垂史册

道光皇帝继位后,林则徐出任江苏按察使,在任期间澄清江苏吏治,亲自裁决案件。林则徐对许多案件都是亲力亲为,甚至亲自参与验尸等工作,短短在任四个月内,就把许多陈年旧案全部处理得当。

林则徐

林则徐评价 林则徐:民族英雄 昭垂史册

不仅如此,当时江苏遇上数十年来未见的洪灾,庄稼尽毁,林则徐负责赈济灾民工作,由于措施得力,“活老弱无算”,被百姓称为“林青天”。

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期间,不顾个人仕途得失,毅然决然为江南水灾的百姓请求减免税粮。就在备拟奏折请缓时,接到军机大臣转来的廷寄,其中措词严厉:“近来江苏等省几于无岁不缓,无年不赈,国家经费有数,怎能这样一年又一年拖欠成为了惯例?”与此同时又接到道光上谕,批评林则徐“不肯为国任怨,只知道博取声誉”。

林则徐评价 林则徐:民族英雄 昭垂史册

在这种谴责下,林则徐不顾个人仕途功名,上书为百姓痛心疾呼:“多宽一分即多培一分元气。”在他的感动下,道光皇帝终于批准缓征建议,为百姓赢得了生机。

林则徐单衔上疏

除此之外,林则徐主政各地最看重水利建设,认为这是民生之本:“水利之盛衰,农田系焉,人文亦系焉。”1820年,他外放浙江杭嘉湖道,就着手修建海塘,此后他工作的各地留下了不少民生水利工程。在执行虎门销烟大功不赏被贬新疆后,他还在新疆大力倡导民生,“周历天山南北二万里,东西十八城,浚水源,辟沟渠,教民耕作”。在南疆工作最忙的时候,他“昼夜总在路上,行时多,歇时少”,有时甚至没空给家里寄写书信。

道光二年(1822),林则徐第一次受到道光皇帝的召见,在谈话中,道光皇帝对他过去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汝在浙省虽为日未久,而官声颇好,办事都没毛病,朕早有所闻,所以叫汝再去浙江,遇有道缺都给汝补,汝补缺后,好好察吏安民罢。”

接着林则徐向道光皇帝请教今后工作指示,皇帝回答说:“照从前那样做就好了。”

林则徐是那种无论放到哪里都能作出业绩的人,他尤为重视民生建设,走到哪里都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

一尘不染的廉吏

林则徐身上还有廉吏的标签,他不光自己廉,同时也要求家人保持廉洁。

林则徐任职时期,官吏迎来送往、盛宴款待、大肆挥霍已是司空见惯,有的饮宴三天三夜都不能终席。林则徐虽然升迁和职务变化非常快,但是每次上任途中,事先就发出《传牌》,昭告各地官员,谢绝一切接待供应。在《由襄阳赴省传牌》中明确规定:“所雇佣船只,按照当地价格付给,不许沿途支付水脚,亦无须添蒿帮纤,伙食一切,亦自己买全,沿途不要送酒食等物。”最后明确表示:如果地方官员违背要求,立即严拿惩办,不得稍有徇纵。

林则徐的一生如同清澈泉水,不染一尘。每到地方做官,马上贴出《关防告示》,向百姓郑重宣布:“所有事情都是我亲自办理,没有别人干扰,奉公廉己,恒五夜以扪心。”并向百姓保证,如果发现“各种情弊,马上来我这里报告,或就近地方官拿究,以凭惩办”。同时又叫大家监督自己,一切食用均系自己购买,不收地方供应,平买平卖,不准勒索赊欠。

对自己如此,对身旁工作人员和打着自己旗号办事的亲属也提出严格约束:“倘若有诡称与本司亲朋故旧可代为关说,以及衙役在外招摇,混称打点照应者,无论事体大小,犯必立惩,如果能给予举报的,一旦证实,给予重赏。”

为官三十余年,林则徐所留家业十分微薄,为此曾国藩在家信中跟弟弟感慨地说:“听说林文忠公三子分家,各得六千串,督抚二十年,家私如此,真不可及,吾辈当以为法。”

誓死报效的忠吏

道光皇帝虽然在任内遭遇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成了鸦片战争的最大责任人,但其力图振作,大力提拔林则徐、陶澍、张集罄这类清流官员,扶持官场作风不遗余力,这些臣下对道光皇帝也愈加忠心报效。

道光帝曾经对林则徐说:“知人难,得人尤难,汝当知朕之苦衷,一切勉力而行,毋负委任,朕有厚望焉。”得到皇帝的勉励,林则徐“再三跪诵,感激涕零”,因而唯有“殚竭血诚,一切认真办理,以期仰答鸿慈”。

林则徐对道光皇帝充满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一心一意誓死效忠大清。在道光皇帝去世不久,太平军在广西起义,林则徐其时病势沉重,身体极其虚弱,但其接到诏书立即启程,没有丝毫耽搁犹豫。无奈病情急转直下,几天后竟不治病逝。

倘若他不是重病在身,带病赶路,一心为国家排忧解难,病情也不至于恶化到如此程度。他本可以安闲治病养老,却在国家重大危机时刻抛却自我利害,不计个人祸福生死,用行动诠释了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人生信条。

风清气正的家风

林则徐就是又能干大事,又清正廉洁,又忠心耿耿的道德操守的集合体。能吏、廉吏和忠吏这三个标签成就了民族英雄林则徐,而在其巨大的事功背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温情故事。

林则徐一生对家风极端重视,治家不仅严谨,更能体现其为人夫为人父的温情一面。对妻子,他敬爱有加,夫妻感情融洽。对儿子,他严格管理,又透出慈父之爱。在林则徐的家教中,总能感到他温厚仁慈而又刚正严肃的双重性格。

首先在子女教育方面,他最注重的就是不断督促学习。由于政务繁忙,林则徐很少回家,与家庭沟通主要靠书信。

他的书信分别是向家里说明自己的行程、起居、学习、禁烟等几大方面。

在去往广东履职的路上,他还一直惦记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在书信里,他对夫人这样说:“做官不易,做大官更不易。人人都觉得我奉命出使广东高位,纷纷祝贺,其实地位愈高,生命就愈容易受到危难。古人首次接到任命就躬身下拜,再次授命就要深深下拜,三次任命几乎就要俯首贴地了。

你一定要叮嘱二儿千万谨慎小心,不可仰仗老子权势,与官府往来,更不可干预地方行政事务。大儿子在京城还算谨慎小心,我可以放心,小儿子在家,只有依靠夫人督促教诲。”

林则徐家书

在给北京工作的大儿子信中,林则徐依旧告诫他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谨慎交朋友你应该懂得。世俗事务上你更要谨慎,如果你的能力不够用却整天幻想破格越级提拔,又或者你胸无主宰,盲人瞎马,懵懵懂懂的,那么离大祸也就不远了。

这是父亲五十年阅历的心得,用以嘱咐你。你母亲和弟弟,听说身体健康,你二弟尤其用功好学,我听了非常欣慰。虽说朋友之间应酬不能少,但要懂得节制,你批阅公署文案时更要小心仔细,千万不能用别人代笔。对你的上级要恭敬,对你的同僚彼此更要虚心和气。我做官三十年,从来不曾疾言厉色对待别人,儿子你跟随我有一段时间了,也应该看到我是如何处事的。”

林则徐不仅鼓励孩子们学习,在为人处世方面更是用亲身经历教育告诫,使得孩子们少走了很多弯路。林则徐在给夫人寄钱的信中说:“知道夫人急需用钱,现特地汇去纹银三百两,支持到年底应该没问题。我虽然身居高位,但从来不收受别人额外一文钱,上不能辜负君王之恩,下不能愧对祖先。钱财来得不容易,家中能省就省,就是这些钱,也是我节省中得来的。”

纵观林则徐培育风清气正的家风,大体是首先要多学习,其次慎择友,第三节俭生活。这些好家风林则徐都是通过自身实践,逐步约束、影响到家人身上。他的夫人在他的影响下,持家有道,专心教育孩子,成了林则徐的贤内助,从而让林则徐有更多精力在广东完成了他人生重大的政治责任──虎门销烟,以浓厚一笔永载史册,成了标榜千秋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