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求学经历 徐特立是如何读书学习的
无论处在什么样的时代,读书皆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必要途径。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徐特立,为国家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奋斗之余,仍然坚持读书学习,并形成了独特的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读书须定量并持之以恒。他43岁学习法语,有人劝他:你岁数大了,别从头学外文了!他自信地说:“我就是一天学一个字,一年也可以学到360多个字,7年可以学到2500多个字,到了50岁时,岂不是一个通法文的人了吗?”青年时他攻读《说文解字》这部分析字形与考究字源的字典,部首540个字,难读难记,他每天只学两个字,一年才读完。
他在谈青年人学习问题时总结到:“我读书的办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每个人要有一个算盘,打算一天读多少?一年读多少?一生读多少?要有个计划。
哪怕一天学一点,只要不间断,就能得到知识。问题就是要坚持,要持之以恒。这个‘恒’字对学习尤为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学不好的。”徐特立是这样说的,亦是这样践行的。
新中国成立时,已72岁高龄的徐特立,仍然不因年老而懈怠,制定了一个20年学习和工作计划,以勉励和砥砺自己。每天工作10小时左右,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徐特立把读书计划作为重点,把坚持读书作为难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充分体现了读书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与为人治学的持之以恒。
读书须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徐特立对《三国志·王肃传》所载学足“三余”思想非常赞赏,学足“三余”意思是说晚上是日中多余的时候,落雨下雪是晴天多余的时候,冬季是春夏秋之季多余的时候,平日工作繁忙,只有得闲多余的时候读书学习,持之以恒,才能做好学问。
他一生最擅长挤时间读书,日间工作繁忙,就挤早上的睡眠时间。他不仅在日常工作之余,甚至连吃饭、走路、睡觉前,也不忘读书。为了掌握数学知识,他经常把《数学表解》放在口袋里,一有空闲便取出翻看、思考和记忆;他用这种方法学习《说文解字》中的篆体字,后来写得一手篆体书法;学法语时同样运用这种方法,利用吃饭、走路的时间,坚持一天一个单词,花了5年学懂了它。
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读书,日积月累,学问渐长,这是徐特立坚持不懈、身体力行所获得的经验。
读书应做好笔记。读书切忌为追求数量而走马观花。要领会书中要点,摘录书中经典,写出心得体会,这样才能领会作者的思想观点,并结合自己思想以对问题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革命年代,书籍十分缺乏,他于是常借书来读,边读边抄。
在湖南时,他听说书报流通社有《联共(布)党史》上下册,就去借来抄读。他很注意抄读书籍的方法,并非无理解的机械全抄,而是分清重点、难点,并将抄读与理解、分析相结合,天长日久,徐特立养成了抄录的习惯,后来即便是在不缺书的时候,他也会在读书时抄录,以便加深理解。
常年教育工作使他得出结论:买书不如借书,读书不如抄书,全抄不如摘抄。他认为抄书过程中眼、心、手俱到,对记忆大有好处。读书要标记书中的要点,要在书眉上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意见,还要摘抄自己认为精彩的地方。
读书范围要广,种类要多。徐特立青少年时期读过很多古书,后来又接触了大量自然和社会科学书籍。他认为读书应该广一些,兼顾古今中外,注意古今结合、中外结合。他对此曾作过生动比喻:“把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变为我的。
像吃牛肉也好,吃狗肉也好,吃下去,把它变成我的肉,这就对了。”只有博览群书,知识广博才可以培养出鉴别的眼光,看问题才能尽可能全面。关于阅读内容,他认为应将工作和读书学习相结合,应该为工作而读书学习,不是以工作来帮助学习,而是以读书学习来提高工作的能力,加强工作效率。
他认为读书学习在博览的同时,也要抓住要领,中国学者的毛病自古以来总是贪多而找不到中心的一环,虽劳心劳力而无功成。基于此,他强调:“有关国家书常读。”希望青年后学继承读书人国事、家事、天下事,声声入耳的优良传统。
徐特立读书方法是其毕生学习实践的提炼总结,是他对于如何读书学习问题的深刻见解,道出了读书的基本原则、学习的基本规律,其优良的学风和科学的读书方法,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