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诚律师 光明日报:医者当学王忠诚
9月30日,媒体纷纷报道了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王忠诚的事迹后,在医疗卫生界掀起了"医者当学王忠诚"的热潮。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副主任王硕说,"从1985年开始跟着王忠诚院士工作至今,这二十多年来,他的一言一行都让我深深感动。
记得当年我第一次上台为患者手术后,王院士问我害怕吗?我说怕。王院士说,怕就对了,你要牢牢记住,你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命,永远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王硕表示,这句话让他终生难忘、受益匪浅。
"王忠诚院士不仅医德高尚,而且医术高超。"北京市卫生局干部马彦明说,记得有个叫肖志勋的脑干肿瘤患者,就诊时才11岁,由于病情复杂、手术难度大,他的家人带他辗转了多家医院而无人肯收。
后来,王忠诚接收了他并成功为他进行手术。不仅如此,在之后的十几年间,王院士始终惦记着肖志勋的恢复情况,多次主动联系他前来复查。 "王忠诚院士对工作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无追求形成了鲜明对照。
"北京天坛医院护理部主任王彩云从一毕业,就开始配合王院士做手术,而且,她还是王院士多年的邻居,她说,王院士的生活特别简朴、随意,但是对于手术,王院士又格外追求完美。
多数时间,王院士在手术之间从不休息,也顾不上吃饭。他总说,我们休息的这一会儿,对患者和家属来说,就相当于延长了他们的焦虑。
北京市卫生局宣传处处长张建枢说,王院士经常讲起,他虽做过上万例手术,但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一次失败的手术。很多年以前,由于还没有脑部造影技术,一名患者被诊断为脑部肿瘤,决定实施手术,但是开颅后发现,患者并不是脑部肿瘤。
这件事让王院士感触至深。为此,王忠诚经常教导学生,一点一滴的医学进步,都与患者密不可分,因此要尊重患者,把患者当成老师对待。
而且,作为一名医生,要敢于承认失败,敢于承担责任。"当前‘医改’已进入深水区,难点问题集中显现。"张建枢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尤其需要学习和发扬王忠诚精神,希望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能像王忠诚院士一样,一心想着患者,一生执著于医学。
链接 【时代先锋】王忠诚:"神经外科大厦"的守护者
来源:环球网
2012-10-01 08:03:46 ——记我国神经外科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下)
本报记者吴佳佳
9月30日,我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王忠诚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王忠诚的学生们对他有一个共同的印象,"老爷子话少,说一句是一句。"87岁的王忠诚,寡言少语一辈子,硬是在一片"荒漠"上建起了中国"神经外科的大厦"。他是这座大厦的奠基人,也是这座大厦的泥瓦工,还是这座大厦的守护者。
"千万不要割断与患者的感情"
王忠诚深知,要保持中国神经外科在世界上的领先位置,光靠一两个名家不行,必须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接班人。王忠诚亲自培养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就有70多人。中国现在有13000多名神经外科医生,近一半是王忠诚带领的神经外科团队培养出来的,许多人已成为各医院的学科带头人或领域内著名专家。
在教学中,王忠诚很严厉。譬如,脑科手术容易出血,止血不能像一般的外科手术用线勒上,而是用电烧成一个血块,将出血点堵住。一用力血管就会脱落,可能会再出血。他曾经定下规则:手术后病人出现血肿给一个黄牌,如果出现两回手术后出血,给一个红牌,就别做手术了。
张亚卓是王忠诚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后。有一次,他写了一篇论文,反复检查了两遍,才送到导师手中。王忠诚看到一半时,发现一个错别字,就用铅笔重重做了个记号,对张亚卓说:"拿回去,再检查两遍给我送来。"当他把修改后的论文第二次送来时,王忠诚又发现结尾处有几个英语单词写得不规范,又一次让他回去改。
张亚卓虽然一一按老师的要求做了,可总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后来,他在天津总医院偶然看到王忠诚47年前用英语打印的一份病例,才悟出导师的一片苦心。"当年,王老师25岁,可他书写病例的规范以及文法修养,都令我自愧不如。王老师传给我的,不光是一把手术刀,更重要的是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追求完美的科学精神。"张亚卓感慨万千。
从医半个多世纪,王忠诚和他的团队救治了不计其数的病人,解决了神经外科领域众多世界性难题。学生们至今仍对最初和老师接触时被告知的话记忆犹新:"只要拿起手术刀,就要不停地去掉病人身上的痛苦,千万不要割断与患者的感情。"这句话也浓缩了王忠诚一生对于自己医生职业的理解。
王忠诚在打开神经外科许多深奥课题的大门之后,总要把他的学生带进去,把向更深层次开拓的课题交给他们。血管内栓塞技术治疗脑血管病是上世纪90年代国际上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的优点是不用开颅,就能使以往许多无法手术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获得有效治疗。
刚开始,这一学科在国内无人问津,原因是进口的栓塞材料价格昂贵,普通病人无法承受。王忠诚瞄准这个难点,成立课题小组,把攻关任务交给了博士生吴中学,并鼓励他说:"我们这么大的国家,病人多,拿下这个课题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吴中学不负众望,终于成功研制出多种国产栓塞材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众多患者解除了病痛。这项成果被评为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吴中学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我一生惟愿发展神经外科事业"
作为世界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忠诚的工资不算高,生活很简朴,多年来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工作,但是他很满意。可当有人问起他对我国神经外科发展速度和取得的成绩满意不满意时,他的回答很干脆:"不满意。"他说:"神经外科是个很年轻的学科。我们面前仍有大量问题没有解决;就是所谓解决了的问题,也还有改进和发展的余地。"
王忠诚深邃的目光,看到的是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远景。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上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刚刚起步,王忠诚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对传统手术方法的一次革命。从此他开始潜心研究显微技术。半年后,他用这一技术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例小脑血管吻合术。
手术做得非常漂亮。病人的手术部位很深,通道狭窄。王忠诚透过10倍的外科显微镜,用持针器钳起头发丝一般细的缝合针,用极轻微的动作在薄如蝉翼的血管壁上进针。每进一针要一个小时,手哪怕有一丝的颤抖,都可能使病人致死或致残。这次手术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在国内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王忠诚一直有两个明确的目标:建立和发展中国神经外科;把中国神经外科推向世界。因此,在不断创新临床研究的同时,王忠诚还不遗余力地推动中国神经外科的学科建设。"只有神经外科网络建成了,全国的神经外科水平才能得到普遍提高,许多患者才能就近得到有效的治疗。我国的神经外科要走向世界,首先要解决好老百姓看病难的根本问题。"他说。
上世纪80年代初,王忠诚牵头组建了"中华医学神经外科学会",创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在各地建立神经外科分会,并于1986年牵头制订了全国统一的神经外科病例、诊断和治疗标准。如今,以神经外科为重点的北京天坛医院已发展为世界三大神经外科研究中心之一和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基地。
然而,一个天坛医院远远满足不了所有患者的需求。为了给更多的病人带来福音,王忠诚致力于在全国建立更多神经外科基地,促进神经外科的网络建设。
他的足迹遍布除西藏外的所有省区市,将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各地医务人员,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技术协作中心;他还深入老少边穷地区,无偿扶持和支援20余家边远地区医院的神经外科,亲自手术示教,普及技术。
这些年,王忠诚始终牵挂的就是要建一所现代化、以神经外科为特色的三级甲等医院,搭建一个国家级神经外科研究平台,办一所专门培养神经外科医生的医学院。他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太复杂,我们目前所知道的仍微乎其微。学无止境,我希望抓紧时间,再多做些有益的工作。"
87个春秋,王忠诚见证了中国的沧桑巨变,无怨无悔地选择了为新中国的医学事业贡献力量。他的人生诺言"我一生惟愿发展神经外科事业,为患者多做一点事情"将永远激励和感动后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忠诚院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