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小凤仙 蔡锷与小凤仙其实无恋情
提起蔡锷,人们通常会想到小凤仙。在相关的影视作品中,蔡将军身边的女人似乎只有小凤仙。1981年,电影《知音》公映,蔡将军和小凤仙的故事红遍大江南北。这种误解不时出现。在那个对文艺作品还缺乏理性认知的年代,一部电影虽然提高了蔡锷将军的知名度,但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一些困扰。本文作者系蔡锷长子蔡端的外孙,今年1月,中华书局出版了他的著作《我和外公眼中的蔡锷将军》。
与刘森英订下娃娃亲
蔡锷将军有两位夫人。大夫人叫刘森英,宝庆府(今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州人。小时候因不受继母喜爱,所以被寄养在伯父刘辉阁家中。蔡锷将军不满周岁时随父母和姐姐从邵阳县迁居武冈,六岁开始到刘家上私塾。刘辉阁是当地秀才,他见小松坡(蔡锷,原名艮寅,字松坡)聪颖过人,便将侄女刘森英许配给他,算是给两个孩子订下了娃娃亲。
直到1902年冬,留学日本的蔡锷回国省亲,才正式成亲。因蔡锷在1900年改名为“锷”,所以成亲后夫人也有了新名字——刘侠贞。
1904年,蔡锷毕业回国后,只在湖南逗留了半年即赴广西履职。半年后,他把母亲和妻子也接到了广西,一家人在一起生活了五年。在这期间,刘夫人给蔡锷生下铸莲和福莲两个女儿。
云南迎娶潘蕙英
云南独立后,蔡锷担任云南都督。临时成立的军政府此时财政支绌,百废待兴,蔡锷便把自己的月薪降到与营长同级 (从600元降到60元)。每天伙食费只有两毛钱的蔡锷根本无暇顾及家人,没有把母亲和妻女接到身边。
蔡锷的僚属和朋友们看不过去,觉得应该找个贤内助照顾他。经过牵线和撮合,蔡锷迎娶了前清贡生潘廷权之女——19岁的潘蕙英。婚事一切从简,除了亲近的僚友和都督府内的相关工作人员,外界全不知情。从云南到北京,从出京赴滇,再到最后赴日就医,无论安逸还是危险,无论健康还是临亡,四年多的光阴一直都是潘夫人陪在蔡锷将军身边。这四年间,潘夫人育有两子一女。
蔡锷调任进京后,曾将母亲王氏和刘夫人及两个女儿接到北京。其时,潘夫人所生的女儿淑莲已经两岁,长子端生刚刚出世,一家八口人就团聚在棉花胡同66号。不过只住了一年,蔡母就因不习惯迎来送往的城里生活,吵着要回老家。当时刘夫人刚生下第三个女儿,但此女未满周岁就夭折了。蔡锷将军就让刘夫人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和端生回老家侍奉母亲去了。
烽火家书见证蔡锷夫妻情深。前线苦战中,蔡锷将军在指挥作战、悉心布政之余,还给潘夫人写下许多信,诉说对妻儿的思念。有时甚至一日连写数封。这些珍贵的烽火家书保存在一只小箱子里,潘夫人一直带在身边。可惜绝大部分在抗日战争的迁徙中遗失了,只留下九封。
夫人证实蔡锷与小凤仙关系很平淡
关于所谓的“锷凤恋”,潘夫人有言,其实将军与小凤仙关系很平淡,他去云吉班完全是逢场作戏。当时蔡锷将军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与老谋深算的袁世凯周旋,如何不泄露机密,使出京反袁的计划得以顺利进行。他既要与西南方面保持联络,互通消息,又要在北京走访要员,了解他们对帝制的真实想法,以便对局势作出清晰的判断。表面一切平静,实则危机四伏,一着不慎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如此紧要关头,哪有心思和一个风尘女子谈情说爱?
小凤仙晚年的回忆说,她认识蔡将军时还什么都不懂,只是觉得蔡将军是个正派人,教她识字,给她讲三国、水浒故事和做人的道理。她说蔡将军离开北京后也没有给她写过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