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申科贝尔曼旋转 冰王子普鲁申科:俄罗斯体育转型的见证者
杨澜:观众对您印象最深的还是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你几乎完美的表演,你自己怎么样评价自己那一次的表现?
普鲁申科:……我完成了自己的心愿,这是一个超级的心愿。我认为,对运动员来讲,奥运会是最高的奖赏,这是我们最高的标准,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一个奖赏。
滑行,腾空,旋转,一个四周跳、两个三周半跳和四个三周跳,观众沸腾了。叶夫根尼·普鲁申科近乎完美的表现创造了167.67分的男子单人滑最好成绩,超出第二名选手27分之多,这样巨大的比分差距意味着,第二名选手不用出场,花样滑冰男单冠军已经是俄罗斯人的了。这一幕发生在2006年2月的都灵冬季奥运会上。
至此,普鲁申科完满实现了欧锦赛、世锦赛、冬奥会的三个大满贯,这一年普鲁申科24岁。
作为出生于前苏联时代、成长于俄罗斯的运动员,“冰王子”普鲁申科与他的祖国经历了转型的痛苦一样,他的成功之路也充满艰辛。
艰辛滑冰路
对于普鲁申科而言,这是一个充满荆棘的滑冰路。
4岁时,由于体弱多病,普鲁申科母亲决定给予他一定的训练,当时给他安排了滑雪、跳舞、滑冰,普鲁申科由此开始接触滑冰。
而普鲁申科在这方面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天分。在一个15人参加的比赛中,他获得了第7名,“但其他的人已经练了一年半到两年了”。
然而到了1993年,时值苏联刚刚解体、俄罗斯正处于转型初期,普鲁申科已经11岁了,他一直训练的冰场被关闭了,他不得不面临未来该怎么走的问题。
“妈妈告诉我说你踢足球去得了,或者干脆就好好学习。我有一个礼拜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因为我特别喜欢滑冰,而且成绩不错。”普鲁申科回忆说,而小小年纪的他做出了继续练习花样滑冰的决定,这注定了他将走一条更加艰辛的路。
为了更好地学习滑冰运动,11岁的普鲁申科只身前往圣彼得堡,“有一年时间没有父母陪同确实很难,谁也不管我。”
除了孤单,更令普鲁申科难挨的是他的家庭负担不起这样一笔开销。“那一阵就是基本温饱,没钱,有什么吃什么,什么情况都有。”
后来,母亲来到圣彼得堡与普鲁申科一起生活,但由于家里还要供弟弟上学,他们的日子依然窘迫。“有一次在我去训练之前,妈妈告诉我只有一个苹果可以充饥了。”
“我和母亲曾经到地铁站捡废瓶子,要知道5或6个瓶子就意味着一片面包或者一袋茶。这对我来讲确实是很沉重的一段时期。”面对生活的艰辛,普鲁申科母子一度想要放弃。在有170多年历史的圣彼得堡火车站,好几次普鲁申科哭着来到这里,希望能够搭上一趟回家乡的列车。
生活有时让理想变得苍白无力。
“妈妈买了票,我们就给教练打电话,说我们不学了,没有钱,也没有精力。”普鲁申科后来回忆道。
但是教练训斥了母亲:“你这是在犯错。孩子还在成长,很有前途,他的一切都要向前看,现在关键是忍耐,如果你能再忍耐些。”
于是,母子听从了教练的意见,继续留在圣彼得堡,过一阵子又很困难、身心疲惫之时,母亲又买票,如此反复。
“我跟妈妈说,你走吧,我留下来!”最终母亲回去了,在车站,普鲁申科追着火车跑了很远,“我哭了,妈妈也哭了,这个场景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名师 努力成就辉煌
训斥母亲的教练就是俄罗斯功勋教练米希林,尽管以苛刻的训练方式著称,但米希林被普鲁申科视为父亲和导师。
多年来,许多别的教练都试图把普鲁申科从米希林那里“偷”走,他们开出了极丰厚的待遇来诱惑他。但他一秒都没动心过,“我喜欢在米希林的骂声中训练,我绝对不会离开他的。是他把我从淤泥中小心翼翼地捧了起来,我将用一生来报答教练。”普鲁申科对米希林是父子般的忠诚,当年他结婚的消息,也是第一个告诉米希林。
在米希林的训练下,普鲁申科的天赋开始表现出来,无论是跳跃、艺术修养、旋转还是别的什么,他都能很快就掌握要领。他12岁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三周跳;14岁时,便学会了第一个四周跳。
事实上,在良好天赋的背后,也隐含了普鲁申科刻苦的锻炼。那时,他每天都会练习上百次的三周跳、四周跳,有的时候摔在冰面上,鼻子都会出血……
“什么东西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一蹴而就绝对不会。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复杂的状况,失败的经历,这就是运动。”普鲁申科表示。
事实上,这种严格的自律能力与普鲁申科幼小的年龄相比几乎格格不入,甚至连教练都在感慨这个孩子把自己逼的太紧了。
而这种刻苦差点导致普鲁申科变成残疾人。13岁时,一天早晨普鲁申科醒来后发觉自己动弹不得,他不得不从床上一点点爬起来,最终浑身湿透。
天赋异人加上刻苦训练,让普鲁申科很快就开始“冒尖”。
从1995年普鲁申科参加一系列正规比赛开始,他就表现出了超常的实力,同年便取得了澳大利亚世青赛第六名。次年,问鼎了世青赛,这时他的水平远远甩开了同龄级别的少年选手们。1998年,首次参加世锦赛,就获得了第三名。2002年,他获得了盐湖城冬奥会亚军。
2006年,都灵冬奥会加冕,巅峰的普鲁申科随即宣布退役。但出人意料的是,2007年普鲁申科又开始为复出做着准备,他要参加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选择急流勇退似乎是明智之举,但普鲁申科更想挑战自己,“我想进入历史,突破自己,因为在滑冰的运动员中,还没有人连续两次得奥运会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