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山雕人物分析 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座山雕是如何被擒获的?
1947年的2月7日,东北解放军牡丹江军分区战斗英雄杨子荣生擒“座山雕”张乐山。杨子荣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不过,大家认识的杨子荣是小说、电影和舞台上塑造的形象,对现实生活中的杨子荣——当年在东北剿匪战斗中屡建奇功的特级侦察英雄的真实情况,并不是十分了解。杨子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早年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他牺牲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今天的“古今人物”里我们就来说说。
出“古今人物”间奏
杨子荣,山东省牟平县人。从小家里生活非常苦。1945年秋,29岁的杨子荣报名参加了八路军,被编入胶东海军支队。1945年10月下旬,胶东海军支队被派往牡丹江地区剿匪。当时首长见他是个“年龄不轻,军龄不长”的老兵,就分配他到伙房当了炊事员。杨子荣是个合格的炊事员,他经常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热饭送到前线,关键时刻还给排长、连长出主意、当参谋,他的表现得到了指战员的一致称赞。
当时,牡丹江地区匪患严重。杨子荣所在的部队负责剿匪。此时的杨子荣已经从炊事员转变成了一名战斗部队的战士。在这之后的剿匪战斗中,杨子荣表现得异常机智勇敢,特别是在杏树底剿匪战斗中,孤身一人,闯入敌阵,硬是把400多土匪给劝降了,堪称剿匪战斗的一个奇迹。
杏树底村是位于牡丹江北部的一个山村,这里集结了从各处逃窜来的土匪400多人。3月22日,攻打杏树底残匪的战斗打响,杨子荣带领尖刀班冲在最前面。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组织了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为了尽早结束战斗,减少部队伤亡,指挥部命令炮火支援。
几炮打过去,敌方阵地和村子里立刻浓烟滚滚,但隐约听到村子里妇女小孩的哭喊。如果再打下去,虽然能把土匪消灭掉,但村里的老百姓也将遭受更大的损失。在炮击的间隙,杨子荣一个箭步从沟里钻出来,就挥舞着白毛巾,直奔村里,去劝降土匪。
在杨子荣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宣传鼓动下,许多土匪开始动摇。就这样,一场血战被杨子荣的勇敢举动化解了。
杨子荣一人劝降400名土匪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部队,部队首长决定让杨子荣到团里做侦察工作,并担任团侦察排排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经过近一年的剿匪战斗,大股土匪已基本被消灭,但二三十人一伙的小股土匪仍有不少,而且更加隐蔽,更加狡猾,外号叫“座山雕”的土匪就是其中之一。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便当上了匪首,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人称“三爷”。当年,张作霖和日军都曾想消灭他,但都没成。日本投降后,他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
我剿匪部队进驻牡丹江地区后,曾对这股土匪进行多次围剿,消灭了他的大部分人马,只剩下身边二三十个亲信死党,隐蔽在深山老林里,一心等着国民党大军到来。并时常出没山林,抢掠百姓,杀我干部,继续作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