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彼得我爱这土地 陈彼得:让余生在这片土地上度过
74岁的台湾知名音乐人陈彼得在北京住久了,说着一口带儿化音的普通话。同样好的还有他的粤语和四川话。祖籍广东潮阳,生于四川,长于台湾眷村的陈彼得,在1988年,44岁时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就认为自己的根在此,由此回到大陆生活30年。来北京前,他在广州居住了十多年,至今他每年仍要往返北京、广州、台东的三个家。
作为流行音乐发源的第二代音乐人,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毕业的陈彼得“歌比人红”。他早年创作的《一剪梅》、《迟到》、《阿里巴巴》、《无言的结局》、《几度夕阳红》成为了两岸无数人的共同青春记忆。而在他的作品流行30年后,在央视的《经典咏流传》上,他演绎的摇滚版《青玉案元夕》和艾青诗朗诵,更是让很多人感动得泪流满面,为这个音乐“老炮儿”热血激动。
在大陆尤其是广州生活的十几年中,陈彼得先后为100多首古诗词谱曲,原因无他,“辛弃疾800年前梦想的盛世中国,我们实现了”。喜爱历史的他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丹阳
图/受访者提供
在北京朝阳的一间咖啡馆,身材消瘦的陈彼得穿着短款牛仔外套,灰色迪卡侬健身裤,头发、胡子早已花白,样貌让人联想到武林中的“扫地僧”或是80后读者熟悉的七龙珠里的“龟仙人”。
1穿越30年时光的爱国激情
在微博上,有年轻人给他留言:老爷子你把胡子刮掉,头发染黑就是少年。
对待老去,74岁的陈彼得的态度是不在乎外表变老,保持内心年轻,坚持和时间战斗。除了音乐创作,他爱打乒乓球,微信里加的是球友群。他也经常运动,通过少吃肉,推崇自然食物来保持自身活力。
陈彼得笑说很久没看过镜中的自己,最近一次仔细地审视自己还是在《经典咏流传》的节目中。陈彼得看了很多遍节目后,得到一个答案:他还是年轻时的自己。
3月6日陈彼得接到央视节目组的邀请,没有排练,他一次过录制好了节目。陈彼得回忆,他感觉那不像舞台上的一次演出,而是穿越时空的对话。仿佛他在30年前的1988年,第一次踏上自己出生的这片土地,从首都机场直接穿越到了录制现场。他想表达很多内心的话和对祖国的热爱。
原本,节目组给他安排的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催”,这首诗很符合陈彼得的故事。但是陈彼得跟编导据理力争了2小时,极力推荐辛弃疾的作品《青玉案元夕》。在他看来,这首原本婉约的词,有向上的力量,有辛弃疾对盛世中华梦想的渴望,而这一切在2018年已经实现了。
“这首歌是我几年前写好的,不是为这个节目准备的。这是千年的呼唤,水到渠成。”陈彼得说,“能为辛弃疾谱曲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赶上了这个时代是我最大的福气。”
除了摇滚版的《青玉案元夕》,他还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朗诵了艾青的诗《我爱这土地》。
喜欢历史的陈彼得也喜欢诗歌。他喜欢艾青、泰戈尔和一些台湾诗人。第一次读《我爱这土地》,陈彼得说自己哭了,他了解1938年那段历史,他知道这是一个民族在被侵略时的呐喊。“那一夜,用尽力全力,拼了!像脱缰的野马,忘记了年轮”,录制完的陈彼得在微博上说。
2起名彼得做一个诚心的人
陈彼得
陈彼得原名陈晓因,出生在一个空军飞行员家庭。祖籍广东潮阳,母亲是成都人,他生在成都。6岁时,他被父母带到台湾,并以优异的“前三名”成绩考入台湾成功大学。在大学里,喜欢音乐的陈彼得读的却是当时最热门的机械工程专业。原本,他应该按照父母的期望去做机械工程师,在车站或者机场工作。
但是毕业后,因为热爱音乐,他和朋友们一起去西餐厅演唱。当时西餐厅里外国人多,需要起英文名,陈晓因就想了一个简单又好叫的名字,彼得。因为彼得在西方文化中是一个诚心的人,没想到,这个名字伴随了他半个多世纪。
陈彼得凡事亲历亲为、坚持完美,他工作认真,直到74岁还能保持创作活力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觉得干一行就得爱一行。1997年陈彼得慢慢地淡出音乐行业,人也放松许多,但他的自己音乐技术、技能都还在,他的老师就鼓励他继续创作。
曾创作《小城故事》的庄奴老师鼓励说,“彼得,你还要多写”。写什么呢?陈彼得想,不如试试流传了千年的古诗词。他最早是从苏东坡、欧阳修、黄庭坚、柳永、李清照的诗词开始,还写了歌曲《人面桃花》。
闲暇时,陈彼得喜欢看历史人物传记,崇拜历史上的英雄,比如出使西域的张骞,还有自己的半个四川老乡邓小平。他也会看历史剧,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甚至描述山东人在东北开创历史的《闯关东》。陈道明、李幼斌、李雪健都是他喜爱的演员。
悲壮的历史,穿越了冰与火的英雄,这些都让他着迷。
上世纪90年代,陈彼得安家落户广州南浦岛的丽江花园,成为了番禺华南板块最早的居民。当时的陈彼得,由于要陪儿子在广州上幼儿园,小学,也由此开始了边创作音乐,边做饭、逛菜市场的日子。他喜欢广州的老城区,喜欢云吞面,也爱去花园酒店的荔湾厅来一碗萝卜牛腩。
2000年,陈彼得从广州回到北京“北漂”,他创建了“喜鹊棚”音乐工作室,崔健、窦唯等人都是工作室的常客。在玩音乐的时候,陈彼得的做菜天赋也逐渐展露,他做的饺子、羊肉堪称专家级。
2010年,陈彼得再次回到广州,他创立的12平米的餐饮小店“77G”在丽江花园的一楼居民楼里正式开张,按现在的说法那是一家藏于深街小巷的网红餐厅,也是社区的一间“深夜食堂”。
由于丽江花园当时居住了不少白领和媒体人,很多年轻人由于加班吃饭不定时,经常是一通电话打过去,“老师,请给我留点饭,一会到”。
一句“一会到”经常让晚上9点半关门的陈彼得等到10点甚至11点半。因为这些人在他眼里,不只是顾客,也是孩子,有的年轻人后来和他成为了忘年交。早上9点,他又得起来采购一天食材。
“77G就是我人生的另一首歌”,陈彼得说,后来因为再次去北京发展音乐,77G早已关门。现在的他很少给家人以外的人做饭,但他还是想把自然食物的理念在北京、广州或者台湾提倡出来。
陈彼得说,跟很多台湾人不同,因为出生在这片土地上,他对血浓于水的感觉比很多台湾人要深刻。“很多台湾作家、歌手来内地展示了很好的一面,我来内地不是来展示很好的一面,而是来生活。在我出生的这片土地上生活了30年,我可以非常强烈感受到,我的根在这里。”
“我要让余生在自己出生的土地上度过。”墓志铭可能是:’这里躺着的是一个喜欢音乐,热爱故乡的人,一个热爱世界的人。”陈彼得幽默地说等他一百岁时,再来访问他。
陈彼得
广州日报:为什么《青玉案元夕》这首歌会感动人?
陈彼得:真实。这首歌也是我这30年来对这片土地的总结。从1988年到2018年,你们年轻人在这长大,我却在这变老,从一个中年人到老年人。我已经活了70多岁,很幸运自己赶上了2018这个节点,赶上盛世中华,梦想中华。我很幸运,亲眼目睹一个伟大的时代,在5000年长河里镌刻下自己的烙印。
很多人说辛弃疾的青玉案是壮志未酬,是很忧伤的的一首词。辛弃疾没有成为攻城掠池的将军,却成了千古留名的大诗人,这也是他始料未及的。我理解的他就是四个字:侠骨柔情。
广州日报:上完《经典咏流传》节目后,家人和你怎么看?
陈彼得:我太太也是音乐人,她很惊喜看到我的歌受欢迎。用一句话形容,amazing。30多年前,我在当打之年,有歌流行。到现在还有歌能流行,我觉得老天很眷顾我。
有人能把一碗面煮得好吃,把一份简单的快餐做得好吃,或者把一首歌写得好听或流行,是一个人DNA里的东西,我有这种基因。这首歌是不是为这个节目准备的。这是千年的呼唤,水到渠成。国家在一带一路的大时代,文化事业也必须跟着起飞。
广州日报:很多人说你活成了他们心目中老去的样子,年轻时,你有想到自己老去的样子吗?
陈彼得:说实话,我年轻时从没想过自己老了是什么样子,也没料到自己会老成这个样。平时,我很少看镜子,因为老了。我的心一直在作祟,拒绝(变老)这件事。
不过,(笑)跟宇宙相比,人生渺小就如一颗沙。一个人变老不是很重要,就像一片叶子会不会掉落。春去冬来,生长凋零,都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也还在学习,去接受自己的容颜变老。头发白了,胡子白了,可是我(年轻)的心还在。
广州日报:为何在74岁你还能一直保持创作?创作这首歌时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陈彼得:创作跟打乒乓球很像,刚开始学,上升的比较快,当你到了某个程度,就很难再往上。因为比较高的技巧,需要时间、失败和累积。我创作灵感来了时,会很快就写好。写不出时也会写很久。
我的不少古诗词歌曲是在广州创作的,但是现在写得比较好,因为年岁大,对人生看得很淡、很透
广州日报:70岁后你还有什么梦想?
陈彼得:节目播出后,无论是大龄粉丝还是小朋友,都把我说得太好了。我很惭愧,没有大家说得那么好。回顾一生,我算是蛮真诚的人,有时候也很荒唐。因为优点缺点集于一身,有时候会掉芝麻做不恰当的事,有时候会让爱我的人、帮助我的人失望。
但到现在为止,我能确定的是自己的真诚和那份爱还在。对这个世界,包括对音乐我还有热情。我希望这份热情能像火山一样不断喷发。
我对陈彼得并不陌生,甚至有点“熟视无睹”。在我眼里,他没有“星味”,在我最初的印象里他是一个老爷子,一个特别有腔调的大厨。因为他在广州丽江花园开小餐馆时,我是不时帮衬的邻里。店里就两人:大厨陈彼得和陈太太。
我喜欢他做的鳗鱼饭,喜欢他做饭头扎白头巾、围裙的认真劲。也喜欢他太太一边用东升农场里的有机苦瓜、番茄做蔬菜汁,一边讲隔壁的服装店又来了新裙子。除了味道,更多人和我一样,喜欢那家社区店的氛围。这家12平米的小店没有对街开,这里就像是社区的大饭堂。
小餐馆里位子少,是日式居酒屋和台湾店铺的混合式风格,餐馆里有竹椅,有成架的书、CD,各地搜罗来的小工艺品,一把吉他。菜谱则按时令来。
老板闲时,会自己在门口弹吉他。然而很惭愧,直到《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后,我才发现原来好多朗朗上口的歌就来自曾经的陈大厨。他的作品比人更知名。直到这次采访后,我才知道,他所有的食材都是亲力亲为去采购,毫不含糊。他每天开车从番禺到三元里采买新鲜牛肉,调料蔬果则来自番禺的山姆会员店和清河批发市场。
也是因为亲历亲为,这家小店在他去北京转给同乡经营后,便失去了曾经的魅力。“我老了,需要更安静的地方住。”陈彼得如今搬离了变得热闹的丽江花园,去往更安静的楼盘。但他说,还琢磨着把小餐厅重做起来,因为做人做事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