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峰名言 诗人冯雪峰曾在丹江口运粮
1903年6月2日,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冯雪峰在浙江出生。
冯雪峰和鲁迅的关系很不一般,他是鲁迅的“忠粉”,他还在毛主席和鲁迅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与相知的桥梁。冯雪峰参加过长征,担任过中国文联副主席。在花甲之年,他来到丹江口参加劳动,在丹江口度过了1年多的艰苦岁月。
■记者 罗毅
毛主席和鲁迅的牵线人
1903年,冯雪峰出生于浙江义乌一个山村的普通农家。这里古属越国,是著名的“报仇雪耻之乡”。冯雪峰从小感染了故乡“民风的顽强”,渐渐形成了质朴、耿直、倔强的个性。
1921年,冯雪峰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这一年,也成为了他作为诗人的起点,他开始写作新诗,并加入文学团体晨光社。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事件发生,革命队伍里一些怯弱者开始悲观动摇,就在这考验人的严峻时刻,冯雪峰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久,冯雪峰在上海经柔石介绍认识了鲁迅先生。柔石与冯雪峰一起在浙江第一师范读书的时候,因酷爱写诗而结为好友。柔石去北大读书后,冯雪峰也随之赴京,他拿了北大的旁听证,和好友一起听鲁迅上课。鲁迅在故宫博物院搞研究时,冯雪峰被柔石介绍过去“打小工”。
在柔石的陪伴下,冯雪峰于1928年12月8日第一次与鲁迅见了面。自此,两人无话不谈,冯雪峰成为了鲁迅的忠实粉丝。1933年,冯雪峰去了苏区,不久就担任了苏区中央党校副校长。毛泽东很关心外面的信息,加之冯雪峰又是从上海来的作家,就经常与他谈心。当时,毛泽东只是听说鲁迅,就问起冯雪峰。冯雪峰成为了毛泽东认识鲁迅的关键人物,他把鲁迅的情况告诉了毛主席,并在两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67岁到干校参加劳动
1941年1月初,在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刻,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随即在全国各地掀起反共恶浪,反动军警到处搜捕共产党人和其他抗日爱国进步人士。这时,在金华城里一家报社工作的朱姓青年出于义愤,将1月25日金华国民党特务的暴行写信告诉冯雪峰。不料这封信在邮电局被国民党宪兵查获,宪兵逮捕了这个姓朱的进步青年,又顺藤摸瓜,于2月26日到浙江义乌神坛村逮捕了冯雪峰。
随后,冯雪峰先后在江西省上饶集中营和福建省建阳徐市集中营被关押了633天。在狱中,冯雪峰在身体患上重症情况下,一面以亲身经历,向狱中战友宣传红军长征的史事,想方设法营救狱中的新四军难友;一面撰写出大量的歌颂红军长征及方志敏等烈士英雄事迹的诗歌,鼓舞难友与敌人作不懈的斗争。
1942年11月,冯雪峰被党组织和革命难友成功营救出狱。1951年,冯雪峰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此时,他已经出版了很多作品,包括《谈谈杂文》、《思想的才能和文学的才能——鲁迅逝世十四周年》,著有电影剧本《上饶集中营》。
1954年,冯雪峰的人生发生变化,他因《红楼梦》研究问题受到批判,最终戴上了右派的帽子。196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大部分人员被派往湖北咸宁的“五七”干校,去围湖造田。67岁的冯雪峰也不例外,他佝偻着腰,和大家一起劳动。
因为在干校劳动格外出色,冯雪峰还在干校讲了一课。
在丹江口负责运送粮食
在咸宁度过了两年多后,1971年6月,冯雪峰和一批老弱病残到了文化部丹江口“五七”干校。
文化部丹江口“五七”干校坐落在一个东、南、北三面环山、东西狭长的小山坳里。干校的核心建筑是一座礼堂,开会、演出、放电影都在礼堂里。礼堂的正南方是伙房和食堂,南边是9间平房,住着李可染、袁牧之、白登云、冯雪峰等人。
相比咸宁,冯雪峰在丹江口的劳动量轻了很多。他不需要再去种稻子、挑石头了,他只需要每天拉着大车去运送粮油肉菜。在劳动的间歇,他还和几个人一起去了丹江口大坝。
那时候,丹江口“五七”干校里还有话剧看。在干校的大礼堂里,冯雪峰和大家一起,看过话剧《收租院》。同样,他也和大家一起开过忆苦大会,在悲伤的音乐伴奏下,听别人作忆苦报告,一边啃窝窝头,一边流眼泪。窝窝头里面夹杂着糠,很粗糙,干涩得无法下咽,可又不能扔掉,只能咬着牙吃完。
在丹江口劳动了一年多的时间,1972年,修订《鲁迅全集》的工作上了马,而冯雪峰被认为是这方面的权威,他被调回了人民文学出版社。至此,他再也没有回过丹江口。1976年,冯雪峰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