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养生经的主要内容 健康长寿的秘密
疗养就是通过一些方法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加的健康,达到长寿的目的。道家养生是这么多疗养方里面最常见的一种,它的疗养效果已经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道家养生比较讲究自然,意思就是跟随着大自然的变化,人们要符合这些自然的规律,才能达到长寿的目的。道家养生经里面的内容有很多,每个部分都不同,疗养的方式也会不同,从人体的各个方面进行养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调和阴阳
《易经》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那就是说在那个混沌开始的时候,它是一片氤氲元气,然后逐渐划分为阴阳之气,那么阴阳合德,刚柔有体。人体的生命也是由阴阳运动、阴阳气化所产生。那么什么是阳?
我们说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都属于阳;那么凡是反过来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凉的,那么都是阴。从我们人体看也一样,头为阳脚为阴,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气为阳,血为阴。那就说阴阳之中又分阴阳,万世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尤其我们的生活中也是阴阳的运动。
二、五行生克
五行学说是道教哲学思想的重要成就,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但是这并不代表五种物质,而是五种属性。它所相对应的则是自然界中的‘春夏中秋冬’,而对于人体来说则是‘分别代表肝、心、脾、肺、肾所统领的五大系统。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清、调、补",调节各个系统之间、以及维持人体、生态、自然的的平衡,才能健康长寿。
人食五谷杂粮难免吸收一些有害物质,而使身体受到侵害,因此首先伤害到的是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持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而先天之元气(肾气)充足与否要看脾胃功能有无伤害,人体所需的能量是靠脾胃吸收、运化、输送到全身,然后调心肝肺之气血,补充肾之元气,预防病害侵入。
三、流通气血
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黄帝内经》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中医有:"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之说。气和血一阴一阳,气无行而动,属阳;血有形而静,属阴。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二者相伴,贯通周身,熏濡百节,流通则生机正常,滞塞则淤结病生。
流通之道有二:一是以形体动作促进气血流行,即华佗授弟子五禽戏时所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劳动则气血周流,此即流水不腐的道理。二是以意念来导引气的运行,气行则血行,身体虽或动或止,但气血之流通、经络之舒畅始终得以保证,此即气功吐纳之术。二者均是通过气血流通而养生。
血无气的统帅和推动,就无法到达身体需要的地方;气无血作为基础,气就成为身体里的邪火。故曰"百病生于气。"因为人体内的心属火,肾属水。心火下降,温暖肾水,肾水就会上升。《格致余论》中说:"人之有生,心为火居上,肾为水居下,水能升而火有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己,故生意有焉。"
四、培补精气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植物的"生长化收藏"。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人始生,先成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藏于肾,为生命之本、繁衍之源。后天之精由生化而来,亦藏于肾。故精乃阴气之本源,精盛则本壮,气化之源旺,故生气勃勃。而人之一切活动无不消耗阴精,故而用药食培补精气,补精以滋源,补气以助化精。延年之药食虽多,而不外乎培补先后天精气之大要。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知道,道家养生经的内容有很多。道家养生以道家的思想作为养生的主要思想,把调和阴阳、流通气血和培补精气等方法结合起来,达到身心和谐健康的疗养效果。道家每次讲究自然,觉得人们在养生的时候要顺应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如果能够顺应,那么就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如果违背了自然的规律,那么身体就会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