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鼓应周易 陈鼓应|《易经》哲理
《易经》的屯卦、履卦和蹇卦,就是以上主题的鲜明生动的写照。
屯卦
屯卦的卦象是震下坎上,象征雷雨交加,险象环生。屯卦的彖传说:“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草昧”即杂乱而晦冥的状态。此卦大意是从创业维艰的角度,诠释从草昧状态建立邦家的前景。然而,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人类初创社会的情状,正如万物孕育而萌生的历程,其中有一股新生的力量,存在于动和险之中。
履卦
履卦的卦象是兑下乾上,头上压着天,脚下踩着沼泽,这是人生旅程中面临的一种现实而惊险的困境;对这种历程最形象的描述,就是卦爻辞中的“履虎尾”,“履虎尾”就是踩着老虎的尾巴前进。履卦的卦象是以兑遇乾,即以和悦践履于刚强之后,是一种身处危境的状况。
不过,其卦辞则是“履虎尾,不咥人,亨”,身处危境而不被伤害。这就提示我们,以柔履刚,以下顺上,以阴承阳,阴柔最终可以不见伤于阳刚。而履卦的爻辞中最具概括性的,是上九爻的“视履考祥”:“视”是内视反省的意思,“考”是向外考察了解的意思。
人生的重重遭遇之中,我们如果想获得理想的结果,一方面需要反省自己,另一方面需要考察所处的环境,内省和外察让人谦柔戒慎,从而转危为安。
蹇卦
蹇卦描述的,同样是险难的情景;“蹇”,即险难、险阻的意思。此卦出现了七个“蹇”字,可谓历尽艰辛,困难重重。蹇卦的卦象是艮下坎上,彖传说:“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卦最后有朋来助,满载而归,也就是九五爻的“朋来”和上六爻的“来硕”。
这一卦给我们的人生增添了许多信心,无论遭遇多么艰难的处境,不管是“蹇蹇”、“往蹇”还是“大蹇”,我们都要用相应的智慧克服险难,心胸开阔而不放弃希望。我们要保持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坚信努力最终会赢来硕果!
此外,剥卦、坎卦和困卦,也对以上主题有非常丰富的阐释和延伸。
二、克服重重艰难的历程
通观以上诸卦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屯、履、蹇各卦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展示了人生旅途中的各种艰险戒惕,然而,有一条相同的法则贯穿于它们之中,那就是祸福转化的道理,这与老子思想中“祸福相倚”(《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极必反”以及“万物负阴而抱阳”(《老子》第十一章)的哲理正相应验。而这种“孤阴不长,孤阳不生”的观点,不禁让我们想起了王夫之的“乾坤并建”思想。
“乾坤并建”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注意到,王夫之在《周易外传》关于震卦的解释中说:“故天下亦变矣,所以变者亦常矣。相生相息而皆其常,相延相代而无有非变。故纯乾纯坤,无时有也。有纯乾之时,则形何以复凝?有纯坤之时,则象何以复昭?”(王夫之《周易外传》卷四震卦)
从“变化”的观点出发,“纯乾”和“纯坤”则都是不存在的;“纯”意味着没有了变化的动力,事物各自归于静止。在一段时间内,如果只有“纯乾”而没有坤的辅助,那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形态是如何再次凝聚而成的呢?如果只有“纯坤”而没有乾的协同,那么,事物之“象”是如何再次昭著起来的呢?由此可以看出,王夫之是用反问的方式来反对《序卦传》以乾为首和《归藏易》以坤为首的观点。
因此,王夫之提出“乾坤并建”的观点,强调乾和坤都是不可偏废的。
他在《系辞上传》第一章的解释中提出:“乾坤并建于上,时无先后,权无主辅,犹呼吸也,犹雷电也,犹两目视、两耳听,见闻同觉也。故无有天而无地,无有天地而无人。”(王夫之《周易外传》卷五系辞上传第一章)也就是说,乾和坤从来是不可分离的,它们在时间上没有先后之别,在地位上没有主辅之分,就像呼吸、雷电、两目视、两耳听一样,在任何时间、任何境遇中,总是相伴相随,相反相成,并行而不相悖。
那种只有天而无地或者只有天地而无人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
按照常识,乾的表现为阳刚,坤的表现为阴柔;而王夫之则提出了“阴阳十二向背”的观点,认为乾不偏阳而包含着阴,坤不偏阴而包含着阳:“非乾则坤,非坤则乾。十二位之间,向背而阴阳各足,既不容毁乾而无坤,毁坤而无乾……”(王夫之《周易外传》卷四,未济卦)
“阴阳十二向背”的意思是说,在六十四卦的每一卦中,我们所见的六爻只是十二爻位之中“显”的一面;事实上,每一爻后面都有一个相反的爻,那是十二爻位之中“隐”的一面;隐爻和显爻的性质是相反的。例如,乾卦的六个阳爻背后还有六个阴爻,而坤卦的六个阴爻背后还有六个阳爻;它们之间只是显和隐、明和幽的关系,而不是有和无的关系。
综上所述,乾坤两卦始终是不可分离的,二者只有向与背、明与幽、显与隐等表现上的分别,而没有纯阴、纯阳或孤阴、孤阳的区分。而“乾坤并建”与“阴阳十二向背”的思想,便为我们解释上文所述的“人生艰难旅途中之祸福转化”现象提供了本体论上的根据。
那么,《系辞上传》第一章中所说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的说法,就值得我们细细地推敲和质疑。后世单以乾卦为首的观点,容易导致乾纲独断、皇权至上、男性沙文主义等观念,这是我们所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