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刘春华 刘春华:人生如画 画如人生的传奇
□文/ 刘浏 2012年初秋,中国北京。
走进中国最高美术殿堂,翻开中国现代美术绘画史,有一个人的名字应该浓墨重彩的写下一笔。
他曾以一幅画代表了一个年代,画里画外浓缩了政治、人文、历史、艺术,被列为那个年代中国三大"红色经典"之一。其作品的印制品发行量高达9亿多份,连接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圈半,创造了世界绘画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可是此刻,他正躺在京城一家医院洁白的病床上,床头红色的鲜花和乳白色的输液架,勾勒出他坚毅而沉思的肖像,面对疾病和死神,他仿佛在沉思着什么?想诉说着什么? 同是此刻,我的笔下正书写下这个名字,透过名字的意象之魂,我感受到一颗博大的心灵坚强的跳动,意念带着我穿越时空,飞过城市,轻轻叩响他的心灵之门—— 他叫刘春华,一代巨作《毛主席去安源》的作者,一个天才的中国画家,一个68岁的老人。
关于他,有一个人生如画,画如人生的传奇经历和故事……
童年之画:《面口袋布上的毛主席像》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当年,毛主席一首气势恢宏的诗词,写出了马背上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的雄魂和命运。时光白驹过隙,弯弓何在?大雕落处是东北松嫩草原上的一块宝地泰来气,风吹草低、牛羊成群、马蹄声声、牧歌缭绕,这里世世代代居住着成吉思汗的后裔。
岁月的牧歌如河,从白云青草间流淌到1944年10月的泰来气,一个男孩降生在一个普通的农牧家庭里,父母给他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刘成华。 小成华家中兄弟姊妹5个,做为一个草原上长大的男孩,身上流淌着成吉思汗的血脉,本应是马上驰骋、弯弓射雕的勇士。
也许是上天命运的安排,他和二哥从小竟喜欢上了画画。 这个命运的安排,却给他一生带来扑朔迷离的传奇经历,让他为画而生、为画而喜、为画而忧、为画而乐、为画而怒、为画而悲,他不知:其实他本身就是一幅画:"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主宰自己"。
童年的画是美丽的,美丽的像一篇童话。人之初、性本善,心之初、真且美。这种童心之美,只和宇宙间一切美的、真实无欺的存在有关,它在刘成华童年的艺术心灵中闪烁着纯美的光芒。
1946年,东北解放后,家家挂起了毛主席的画像,父母常说:"是毛主席、共产党让咱过上了今天的好日子。"也就是从那时,年仅两岁的小成华就常盯着毛主席的画像看,毛主席的画像在他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
小成华长到七八岁的时候,有一次,无意之中发现妈妈有一个没有装面的粗白布口袋,这使一直想要亲手画幅毛主席像的他异常兴奋。
他躲着妈妈,将面口袋拆开洗干净,有了第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画布。没有颜料,他刮了锅底黑灰加胶调成黑颜色。这时,他俨然像一个小画家,在面口袋布上绘画出一幅带八角帽的毛主席画像,并找来高粱杆插在两头用线缝成一个画轴,挂在墙上。
这是刘成华第一幅人物肖像作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在面口袋布上画的毛主席像。他不知道未来历史会选择他去创作《毛主席去安源》的惊世之作,但此时他已在冥冥之中与毛主席画像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了第一次画毛主席像的经历,刘成华对人物肖像更加痴迷。没有绘画工具,他就用泥巴雕塑毛主席塑像和各种人物肖像,他用泥巴雕塑的志愿军小雕塑还参加了学校的展览。
初中毕业后,和他同在一个班级的姐姐选择了报考师范,刘成华却坚持要学画画。1959年他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1963年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名牌大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走进了中国最高美术学府。
这一年,刘成华19岁,当他怀揣着入学通知书、背着画板,告别家乡的黑土地,登上开往北京的列车时,历史轻轻地合上了他的童年之画,又给他展开一张新的画布……
青年之画:《毛主席去安源》 如果说:童年是一篇童话,青年则是一首诗歌。 诗歌是激情的、理想的。中国画是诗性的、意境的。走进高等美术学府的刘成华,正值风华正茂、激扬文宇的青春年华。
他遨游在艺术的世界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在吴冠中等名师的培养下,在艺术的道路上与时俱进。 1966年,风云突变,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历史把22岁的刘成华推向了时代和风口浪尖,拉开了他一生中最具传奇色彩经历的序幕。 那是1967年7月,有关部门要举办"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的展览,来学校物色美术人才。
最初选定了一个姓赵的高年级同学,可这位同学离校回家了,无法联系。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最后选定了正在学校里的中央工艺美院四年级学生刘成华。展览会组织者找他谈话,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布置他画"毛主席第一次去安源"油画。
7月1日,刘成华和全体创作人员坐上火车,一路风尘仆仆赶到安源实地采风。他们深入到几百米深的矿井里体验生活,走访老工人、收集素材。
在采风中,刘成华用一颗赤子之心和艺术的灵感寻觅着创作的灵魂,他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当年毛主席第一次到安源的时代,看到一片乌云翻卷,风萧雨寒,毛主席只身一人,手执油布伞,长途跋涉来到安源,点燃了革命的火种——也点燃了他内心创作的冲动,他很快就创作出十几幅草图。
在草图观摩会上,其他同学的草图都顺利通过了,但刘成华拿出的草图,却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说毛主席去安源是和工人在一起,画面上却是孤零零的一个人?有人说毛主席是红太阳,怎么画面上是满天乌云?反对之意见非常激烈,刘成华据理力争。争论到最后,有人说:"你坚持这么画,就是画黑,就得批判!"刘成华年轻气盛,坚决地说:"那你们就准备批判稿吧,我就这样画定了!"
刘成华坚持按自己的构思创作《毛主席去安源》,当时正值8月,是北京骄阳似火的夏天,大厅里热的像个蒸笼。白天他挥汗作画,夜里他在画布前端详,日以夜继,废寝忘食,全身心都爆发出一种巨大的创作激情,全部倾注泼洒在这幅高212米、宽1.
8米的巨幅油画中。 1967年10月1日,刘成华还未创作完的《毛主席到安源》大型油画,在中国革命博物馆第一次问世展出,立即引起广大观众的赞赏和喜爱,对这幅油画推崇备至,写满整整4本留言,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和轰动。
1968年7月1日,两报一刊公开发表刊登了《毛主席去安源》油画。
该画被大量印刷发行,高达9亿多张,刘春华一夜之间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名人。 关于刘成华为何成为刘春华?这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内部轶闻。当首次印制时,错把"成"字印成"春"字,但几十万张已印制成成品,军代表急忙找来刘成华商量。
刘成华心想既然印错了,总不能重印,那样会造成大量浪费,又耽误了时间,也就同意将作者写成刘春华。从此,这个名字一直叫了40年至到如今。
同年10月1日国庆节,《毛主席去安源》巨幅油画被装上彩车,同8个"样板戏"造型一道,加入首都群众庆祝国庆游行队伍,庄严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从此,《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与刘春华的名字,红遍了大江南北,在全国家喻户晓,蜚声海内外。
中年之画:《屈子求索图》 刘春华是一本画集,寻找着能够读懂它的人。 如果说童年是一篇童话,青年是一首诗歌,中年则是一篇论文,现在让我们打开刘春华的中年之画,走进他另一段人生传奇。
"文革"结束后,经历了十年浩劫,百废待兴。一大批"文革"中创作的文艺作品遭到毁坏,刘春华开始担心起自己创作的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如得不到妥善保管,一旦被毁将会令人痛心。
1980年,刘春华几经思考决定向中国革命博物馆要回画作,经过几番交涉,办理了各种手续,终于如愿以偿,取回了画作。 后来,刘春华在北京出版社担任副总编辑,一家三代人住在不足60平方米的蜗居里。
刘春华根据自己掌握的收藏知识,将《毛主席去安源》油画裹起来加以密封,连同这幅画的经历和记忆,一同存放在家中衣柜里,这一放就是十几年。 1995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已逐步形成,先后有国内外收藏家和拍卖公司找到刘春华要求购买此画。
刘春华听后仿佛受到了侮辱,用毛主席画像去赚钱,一个艺术家的良心安在? 但是有一块心病一直困扰着刘春华,就是油画如何长期妥善保存的问题。
因为家庭环境,他每次取出画检查,发现画面已有龟裂,这让他十分心痛。他曾提出将画作交给美术馆收藏,但当他悄悄到美术馆的油画库实地考察后,其保存条件让他大失所望,最终放弃了交美术馆收藏的想法。
出于为油画找到一个归宿、永久收藏保存的考虑,刘春华迫于无奈,不得不考虑通过市场解决这个长期困扰他内心的问题。
他说:"让《毛主席去安源》油画,体现价值、找到归宿。" 1995年秋,经过慎重考虑的刘春华最终决定委托嘉德国际拍卖公司,将《毛主席去安源》油画公开拍卖,当他在委托书上签下自己名字之后,刘春华仿佛如释重负,为画作的永久收藏找到了一个归宿,至于画能拍卖多少钱,他并没有太在意。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拍卖会上气氛十分热烈,油画《毛主席去安源》从100万元起拍,经过45轮激烈争拍叫价,最终被中国建设银行广州分行以605万元夺魁拍走,创下当时中国油画拍卖的最高纪录,并将此纪录保持了近10年没被打破。
天有不测风云,风乍起,吹皱一池静水。《毛主席去安源》拍出之后,围绕这幅名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卷起一场轩然大波,刘春华从此被卷入无休无止的官司之中。
1998年8月,中国革命博物馆以"非法处置占有"为由,将刘春华和建设银行告上法庭。 1999年10月,自称当时曾参与创作的二人以"侵权"为由,将刘春华再次告上法庭…… 围绕《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权属之争,画家刘春华、文物局、博物馆、第四、第五、第六者……激起了一场又一场轩然大波,引发了一场又一场官司。
为了还事实以本来面目,本不想打官司的刘春华不得不打起了官司。
一个搞艺术的画家,开始天天研究法律文书。因为若按"非法处置占有"国家财产罪,以《毛主席去安源》油画605万元的价值核算,按照当时法律,可以判刘春华死罪。这是一场关系刘春华一生名誉和生死的官司,剑悬颈上,他不得不为名誉、生命而争之。
事实胜于雄辩,经过马拉松式的官司奔波,法律最终判决刘春华是《毛主席去安源》油画的唯一作者,享有该画著作权,并有依法取得酬劳的权利。
官司终于打赢了,刘春华却哭了。 历时5年的官司已使画家身心疲惫,艺术创作处于停滞状态,家庭生活也因此蒙上不可磨灭的阴影。这种对身心灵的摧残和影响,对一个画家,可能要再用5年、10年才能修生养息、恢复到原有的创作状态。
刘春华的中年之画,犹如他后来创作的《屈子求索图》,天苍苍、地茫茫,吾将上下而求索?一张画影响了一个画家的一生,为画而喜、为画而忧、为画而怒、为画而苦。
这苦乃是心智之苦、炼狱之苦、求索之苦。 春华兄,我知道你名声之后的内心之苦,苦难或许给了你心灵的涅槃,你在求索什么?
老年之画:《柿柿如玉》 云浮千秋,江山万古。 翻过刘春华的童年是一篇童话,青年是一首诗歌,中年是一篇论文的画册,走进他人生的老年篇章,这老年则是一篇散文。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随手拈来,皆成文章,尤具功力,乃大家之风范。 刘春华在美术界领导岗位默默耕耘了近30年,经历了太多的人生大起大落。
此时,他的心境已归于平和,放下了身外的一切,正所谓"豪华落尽,真淳尤在",走进了人生和绘画的散文境界。 大美为纬,大爱为经。细数刘春华一生的岁月,有近30年的时间,不能专心从事艺术创作。
毋宁道这是一个画家最大的遗憾,与其说这是一个画家人生感悟的积累,而到年逾花甲之年,一生大美大爱之艺术之魂,犹如心井喷发,艳丽四射,夕阳晚红。 画如心画,一幅《柿柿如玉》图,展现了先生的心画之境,玄色如黄,朱色似火,那是一个画家历经炼狱的磨难,真心不改而结出的人生感悟之硕果累累。
先生尤爱柿子,是因为"柿"与"事"谐音,自古以来它寓意着"事事如意"、"百年大吉",这恰是画家在心中对人们的美好祝愿,对美好人生的祈祷和希望,对祖国、对世界的祝福。
此刻,我坐在京西一处雅室,执笔而书。从先生的童年之画《面口袋上的毛主席像》、青年之画《毛主席去安源》、中年之画《屈子求索图》、老年之画《柿柿如玉》,一路读来,读过了先生的一生,像读一本书,一本画如人生、人生如画的传奇之书。
这是一篇未曾见面的采访。年初,著名书法家廖廷建先生曾推荐我写一写刘春华,近期《华夏书画博览》王见刚、王霄峰先生又嘱我拟写刘春华先生。
虽因先生住院未曾谋面,但人世间,有些事很奇怪,有些人时常相见,却很陌生,有些人从未谋面,却是那么熟悉。也许我的年龄同先生相差不多,经历过同样的年代,亦有同样的感悟和相知。
隔窗遥望,解读先生,却似与先生结伴而行,又如与先生促膝而谈,读之书之,喜怒哀乐,结伴而生,有时心很痛、很痛……有时心很淡、很淡…… 京华之夜,华灯闪烁。
此刻,先生可在"求真斋"乎?是的,我望见了窗上身影,先生正在挥毫泼墨,将一生大爱、大善、大美之作,画于天地之间,借文化强国之势,再书华美之章。 我相信,一切都会随时间逝去,而你永远会在"求真斋",那窗前挥毫泼墨的身影,将会是永不褪色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