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案 幕后黑手知多少?
财经》杂志1月8日揭开惊天秘密:山东的超大型国有企业鲁能集团借“转制”之名悄然落入私人手中,超过七百亿人民币的国有资产可能流失。网上这篇文章立即被当局封杀,但此事已在上层和民间引起强烈反应。知情人士说,权势人物强力介入鲁能“转制”牟取巨额利益,从而引起反弹,胡舒立领导的《财经》的报导反映了幕后权力博弈。
《财经》曝光鲁能转制神秘经过由中国著名新闻女强人胡舒立担任主编的《财经》杂志,数年来一直以敢言着称,被称为继《南方周末》之后的“中国第二面镜子”。
1月8日出版的2007年第一期《财经》杂志,以“封面故事”发表重头报导《谁的鲁能》,揭露山东国有企业鲁能集团“转制”之名,悄然将这个超大型国企“私有化”:名不见经传的两家私人企业“北京首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国源联合有限公司”,竟以37.
3亿的收购价,获得总资产高达738.05亿的鲁能集团91.6%的股份。《财经》强烈质疑:逾七百亿人民币国有资产可能流失。
《财经》杂志的这一篇“重磅炸弹”,开宗明义地说:2006年,山东资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同时也是全国电力系统最大的职工持股企业山东鲁能集团,完成了向私人公司的“变身”。
不过,谁拥有鲁能仍是一个谜。
《财经》杂志报导:在内部人严密运筹之下,鲁能集团的职工退股已经基本完成,而长期以来,在鲁能集团内部除了极少数人外,无人知晓是哪两家公司,更不清楚是用什么价格、什么方式收购鲁能。由于鲁能集团总资产高达738.
05亿元,这一不清不楚的股权转让行为被疑为内部人操作,涉嫌国有资产流失。鲁能集团旗下的三家上市公司均发布公告,宣布从1月9日起停牌,等候实际控制人对鲁能集团有关股权转让的说明。
据《财经》杂志报导鲁能集团让人眼花缭乱的变迁路线图为:早年为国有企业的鲁能,原本是山东电力集团(当时为山东省电力工业局)下属第三产业和多种经营企业的总称,创建于1995年,2002年改造为职工持股企业。
1999年6月,更名为鲁能发展集团公司,改为职工持股、国有参股。
2000年5月,山东电力集团向鲁能控股增资,鲁能控股的注册资本达14.8亿元,随后对鲁能集团资产展开收购——成为100%国有控股;2002年11月,鲁能有限公司成立(后改名为“鲁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鲁能有限”)。
2003年1月,山东电力职工集资入股“鲁能有限”,“鲁能有限”股权变为电力工会持股31.52%;鲁能物业持股2.42%;此外四十八家小股东,持股比例均在0.02%到4%之间。这四十八家小股东是在2002年底的职工持股行动中被改造为职工持股的原三产多经企业,或是为代表职工持股而成立的新公司。
随后“鲁能有限”开始收购鲁能系资产,成为职工持股企业。截至2005年底,鲁能集团总资产738.05亿元,下辖煤电、矿业、房地产、工程建设、金融、体育等多个产业。
《财经》获悉,2006年5月,山东鲁能集团91.6%的股权由“首大能源”、“国源联合”接手。鲁能集团原五十家股东除三家外均已完成职工退股,随即将所持鲁能集团股权悉数以净值作价转让,总价款为37.
3亿元。其中,山东省电力工会委员会持有的31.52%股权转让给“首大能源”;其余46家股东合计持有60.09%的股份则转让给“国源联合”。相关工商登记变更业已完成。
至此,从2002年至2006年,鲁能悄然完成了从国有控股公司到职工持股公司,再到私人公司的“变身”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