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龟兹国 丝绸之路上盛产美女的“龟兹国” 又名女儿国!
龟兹国是我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 在这里拥有比莫高窟历史更加久远的石窟艺术它被现代石窟艺术家称做"第二个敦煌莫高窟"。居民擅长音乐,龟兹乐舞发源于此。
说起这个国家,就不禁想起我们现代的少数名族了!头戴彩带,垂之于后,身穿花纹衣,
这个土皇帝的就像电影里面的古罗马一样,坐的是金狮子床,吃香喝辣,城池虽然只有五六里这么大,但是过得也算快活!
鸠摩.罗什就是当代的一个名人,在西游记里面展示在大家眼中的是“牛魔王”!
鸠摩.罗什是佛教高僧,前秦符坚为了抢到他派了吕震不远万里攻打龟兹,抢到后没回来,符坚死了,吕震自立为帝,后来又新皇帝为了抢鸠摩.罗什,总之是个牛叉的和尚。被人抢来抢去。
龟兹国当时的刑罚都是大国之举,杀人者死,劫贼则断其一臂,并刖一足 当然在现代人眼里是不正常的,
风俗、婚姻、丧葬、物产与焉耆略同只有气候比较冷。烧铜、铁、铅、麖皮、氍毹、铙沙、盐绿、雌黄、胡粉、安息香良马、犎牛等物产丰富城池以南三百里有条大河,名为戍水,实际上就是现在的黄河,据我了解龟兹国还有专门的女市,理解为现代的意思就是“妓院”,听说他们那里的山谷里面都是孔雀,吃都吃不完!
下面进入正题!《龟兹古国》
这座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大国,从张骞出西域时与中原王朝交往以来,一直在中国的边境历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不但时叛时附于中原战争不断,更是在汉朝和唐朝成为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
班超、吕光(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大将)等英雄豪杰在此建功立业,又有无数的无名将士长眠于此。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就是历史。 然而作为很长一段时间作为被征服者的龟兹,却在文化艺术上征服了强大的中原王朝。
那曾让李白、杜甫等盛唐诗人们如痴如醉,并让一代英主唐太宗翩翩起舞的“胡风”乐舞,就来自龟兹。武力上的被征服者往往是文化上的征服者,这也是历史。 原本以佛教为国教的龟兹在被信奉伊斯兰教的喀什噶尔汗征服之后,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现在新疆的维吾尔族中心之一。
只是可惜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注意,不是《天龙八部》里的大轮明王鸠摩智,那人是金庸先生借用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名字虚构出来的)所著的古书佛经都已消失在了无情战火中,而唐玄奘当年西行时所见到的佛教兴盛、歌舞升平、农商发达、都城宏伟、王宫壮丽,在规模上堪比长安的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则已随着塔里木盆地的漫漫黄沙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这是位于城里的大清真寺,其规模不在著名的艾提尕尔之下)
曼妙的龟兹音乐,绚丽的龟兹舞蹈,和它们所代表千年大国都已经化为了库车城郊苍凉戈壁上的苏巴什故城和克孜尔尕哈烽火燧。 苏巴什故城实际叫“苏巴什佛寺”,又名“昭怙悝大寺”,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地面寺庙遗址。波涛滚滚的库车河穿城而过,使故城的东、西两寺隔河相望。
据说,这条河就是《西游记》里的“子母河”,这也就是喝了河水后就会怀孕的那条河。说到这条著名的河,大家想到了什么?对,女儿国!那让无数男士魂牵梦绕的女儿国和那温柔多情的女儿国王。
无情的御弟哥哥早已取经归来,不朽地矗立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大雁塔下;但那多情的女王陛下,你如今又身在何处呢?古河尚存而女儿已逝。 苏巴什故城始建于东汉(公元1世纪),兴盛于隋唐(公元6至8世纪)。
唐玄奘西行印度取经时路经此处,见龟兹寺庙僧侣云集,香火甚盛,便在这里滞留两月余讲经弘法。“荒城北四十余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昭怙厘,而东西相称。佛像庄饰,殆越人工。僧徒清肃,诚为勤励。”这是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龟兹佛教鼎盛时期的昭怙厘大寺(苏巴什故城)的写照。从中不难想象当时这里高僧云集、佛事兴隆、晨钟暮鼓、梵音高唱的壮观景象。
昔日香火鼎盛的佛国大寺如今只剩下了眼前的残垣断壁。遗址中依稀可辨的大殿、佛塔、僧房和残墙,从砾石遍布的古河床一直延伸到远处雪山的脚下。
每一颗沙粒都代表这一段历史、一个辉煌,整个苏巴什故城就是一部厚厚的龟兹历史。坐在昔日玄奘的讲经台上,慢慢地翻看着这部用战火和鲜血写出的龟兹兴亡史,风沙从远处的戈壁深处吹来,传说中的女儿河从身边流过,游人的心灵仿佛已经回到了千年以前,回到了那个英雄云集、风云聚会的时代。
感受完盛唐豪杰的气势,我的下一站是大汉英雄留下的不朽。 克孜尔尕哈烽火燧是新疆所保存最为壮观的烽火燧之一,在维吾尔语中,“克孜尔尕哈”为“红嘴老鸹”或“红色哨卡”之意。
这座建于汉宣帝年间的巍峨的古军事建筑,历经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依然雄姿犹存。烽火燧实际上就是烽火台,其作用于长城上的烽火台一致,实际上就是军事信号站。
烽火燧平面呈长方形,下粗上细,由基底向上逐渐缩收呈梯形。烽火燧主体系夯土所筑。烽火燧上部以木柱为骨架,顶系土坯垒砌。上建望楼,木栅残迹尚存。由于长期风化,端部区呈凹陷状,形成一大槽。烽火燧西侧尚有坍塌的废墟,为古建筑物掉落的遗迹,据说原本可由此登临烽火燧之顶。
克孜尔尕哈烽火燧如同就像两个并肩站立的哨兵般,孤独地矗立于黄土蓝天间。它巍然耸立在这里,不说一句话,不给任何人任何东西,它已经老了,只让你看它几眼就行了。这样很好,谁也别想再掌握它,站在它的上面,因为属于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如今的新疆大地上已经不需要战争,不需要滚滚的狼烟和熊熊的烽火。 有关烽火燧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在维语中,“克孜尔”是“姑娘”的意思,尕哈是“居所”的意思。“克孜尔尕哈”就是姑娘居住的地方古时候
,龟兹国的一位公主长到16岁的时候,和一个穷人家的小伙子相爱了。然而,贵族人的头与穷人家的头是不一样的。(古龟兹国为了阶级等级之分,从小就要把贵族人家新生儿的头枷扁。这是不是很变态?不过想想这与古代汉族富裕家庭给女孩裹脚可能是一个道理。
)等级观念使他们不能成亲。于是小伙子乔装成一个巫师,为国王算卦时说他的宝贝女儿要被蝎子毒死,必须住在最高的地方,国王就把女儿送到了烽火燧之上,于是小伙子就时常攀上烽火燧和自己心爱的人相会,后来被国王发现了,用乱石把小伙子活活砸死在烽火燧之下,公主悲痛欲绝,最后在烽火燧之上绝食殉情。
幽怨的胡笳,柔静的冷月,如今岁月还在诉说着什么呢?没有了战火的硝烟,也没有传说中的殉情,如今的烽火燧只是默默地看着西下的阳光照射在这片和平、富饶的土地上。
在库车建立烽火燧,表明在西汉宣帝时期,中原王朝已经在新疆南部建立其统治,并驻扎军队。大汉雄风已经刮过了广漠的西域大地,守护着丝绸之路上来来往往的商队,保护着中西方文明的交融。新疆从古至今都是中华民族神圣不可分割的土地!不需要欺骗,不需要造假,这已在丝绸之路上屹立千年的连体双塔经典造型就是最好的例证。
我们绝不容任何人将其分裂出去,如果有人胆敢这么做,我们不会在乎让这座已经沉睡千年的烽火燧之上再次燃起熊熊地烽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