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家鑫案舆论不公平 药家鑫案索赠闹剧 舆论亟待自省
常理来说,一个案件,等到终审判决出炉并得以执行,便足以画上句号。不过,时至今日,药家鑫早已被执行死刑,魂归西天,药家鑫案的阴魂,依然密布于中国的苍穹,挥之不散。
2011年8月4日,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药家鑫案的刑事附带民事原告代理人张显侵犯其名誉权,此案于12月29日开庭审理,因原告拒绝调解,法院将择日宣判。这日子尚未择好,风波再起。
2月7日,张显在自己的微博发出一则"公告",称张妙的亲人表示愿意接受药庆卫无条件赠与的20万元。此言一出,网络上哗然一片,曾在去年轰动整个网络的药家鑫杀人案如今再次浮出水面。
2月8日上午,该案受害人张妙父亲张平选及丈夫王辉前往药家鑫家中,向药父索要赠款20万,并随后发生肢体冲突。
据悉,张妙家人称其讨要的赔偿乃是药父药庆卫承诺过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件所牵涉的赔偿张家人此前明确表示过不会接受。
药家鑫案此番再被翻出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表示,张家所受伤害更大,为生存需要拿回应得的赔偿是人之常情。然而,也有网友认为,张家行为已经违背了人性,而曾是张妙律师张显的做法也有失其律师身份。
《北京青年报》评论员张天蔚就此发表评论表示,自己依旧保持原来的看法,即"张显在药家鑫案中,起到过最恶劣的作用。他煽动仇恨、火上浇油,把一桩刑事案件锁定为阶级仇杀,消费公众的正义感以达到私利的目的。如今他因索要药家20万而被公众识破,遭人唾骂。我更希望公众能记住教训,今后理性对待公共事件,别再被这种人蛊惑和利用。"
曾经沸沸扬扬的药家鑫案件早有定论,人们愤怒于药家鑫的凶残,同情张妙家人的无辜。法律也给了我们公平的判决,药家鑫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一夫丧妻,一父丧子。虽然原因异然,但是悲伤相同。
张妙家人带着丧妻的愤怒与理所应当,药父也发酵着丧子的悲伤和不甘。于是对于药家鑫案件又来了一次道德的摧残和审判。笔者不懂法律,但是在网络上很多律师也都发文表示,药庆卫的许诺赠予最终取决与他自己。张显虽然发了博文通告,但是显然力不从心。作为原告的代理律师,他也只能这么做了。
对于张妙家属的做法,不仅药父明确表示拒绝,就连当初声援受害人的广大网民,也一面倒地站在了对立面。产生如此舆情,实乃张家索赠的行为违背了中国人的情感法则。
国人看待事情,在乎一个情字。无论是之前基于"杀人者偿命"呼吁判处药家鑫死刑,还是后来对张显利用网络舆情企图影响司法的贬斥,在坊间百姓的情感衡量中,行为的道德瑕疵难免导致人们情感上的否定性评价。既然之前选择了不原谅、不要钱,为何等药家鑫被处死后又选择接受呢?这样的举动很容易引起人们对其背后真实动机的怀疑。
排除飘忽不定的情感好恶,我更习惯于从法理上分析该案中的20万赠与是否仍然有效。依据合同法规定,20万可视作药父的一种赠与,且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药父是想通过赠与方式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求得药家鑫的从轻判决。法律明确规定,"赠与附义务的,受赠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受赠人当时没有接受,赠与合同就不成立。现在药家鑫已被执行死刑,赠与也早已不具备当初成立的条件。
作为一种公共议题,无论人们情感上指责谁或是偏袒谁,公共空间的构建都当建立在理性之上。而一旦回归到法律的理性精神上,一些纠葛不清的争议原来只是个简单不过的判断而已。事实上,围绕着药家鑫案的一连串舆情话题,都折射出当前公共舆论建设存在一定程度偏失,诉诸情感的谩骂与质疑,往往为投机者所利用。
纵观药家鑫案的波折起伏,张显和网络的推动始终贯穿其中。其中,"富二代"、"专家偏袒"、"法律失衡"等多个敏感话题轮番出现,造成了一种药家鑫案审判即将有失公允的假象,从而激起了网民们的义愤。上百万网民发帖求药家鑫一死,成了2011年上半年中国网络的一大"奇观"。
而之后药家实情的曝光,如一记闷棍,让中国大多数网友哑口无言。
可以说,在药家鑫案中,张显老师给全国的网友上了一课: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至于这个孩子是不是真的饿了,对不起,自己猜吧。
去年,微博的高速发展带给了中国"微"的一年。大量国民通过微博和论坛体验到了"言论自由"的感觉。而由于目前社会上一些不公平现象的发生,一些如"X二代"等敏感词汇的出现,更激化了网民们同仇敌忾的义愤,而微博的自由,则在客观上为网友的这种"群聚效应"提供了一个平台。
当少数丧失理智或一些别有用心的网民喊出激化矛盾的口号时,这种盲从的"群聚效应"就会被彻底激化。此时,网络的监督和评论在看似公允的背后,其实已经变成了背后推手达成自己私人目的的工具。
药家鑫案将这种盲目的网络"群聚效应"解释地淋漓尽致。为怕药家鑫逃过死刑,张显老师利用一系列平台和言论,令药家鑫背上"富二代"、"上面有人"、"药家将妨碍司法"等最易引起网民公愤的标签。而在药家试图以经济赔偿来换取张家的原谅,从而达到减刑的目的时,张显以强硬的态度站了出来,拒绝赔偿,此举赢得了高呼"药家鑫必须死"的网友们的一致认同。此时,"药家鑫必死"的呼喊达到了最高潮。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此次事件将是一次完美的网络维权的案例。然而,随后爆出的药家实情,不得不让网友们反思:当初的高呼,是成全了网友心中的正义,还是成了某人复仇的尖刀?
2月7日,"张显要钱"再次引起轩然大波。这一举动,先不说其从法理上是否能说通,仅是其通过微博和博客这一平台来引动网友的这一行为,就让人不禁背后发寒:微博和网民在他的心目中,是否已经变成了裹胁用以达成目的的枪杆子?
如果说,药家鑫死前的网络炒作是一次通过网络言论自由达成维权目的的一个良善公民的无奈之举的话,药家鑫死后的一系列事件都在提醒着当初跟着高呼"药家鑫必死"的网友们反思自己当初的热血沸腾究竟来自于哪里:是得知真相后的真实义愤,还是"群聚效应"带来的盲从跟风?
相比此事之是非,我更关注公众对此的反应。看新闻后面的评论,居然是一边倒,痛斥张家出尔反尔,无耻之极;还有人感慨,难怪当初药家鑫要杀人灭口,"农村人难缠",张家以其生动的表现诠释了药家鑫杀人的理由。他们如何攻击、辱骂张家,正如药家鑫案发后,他们如何攻击、辱骂药家。此一时彼一时,两相对照,一样心寒。
然而,这就是舆论,随风两面倒,翻脸不认人。在一个被严重压迫、扭曲的公共空间,舆论的杀伤力,落在无权者头上,远远残酷于落在权力者头上。舆论可以追寻真相,更可以散布谣言,舆论可以救人,更可以杀人。
有一个观点,称舆论杀死了药家鑫,我不能认同,药家鑫案,即使抛开舆论的干扰,置于法治的真空,依中国现行法律,恐怕他依然难逃死刑的判决。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舆论虽未杀药家鑫,却造成了药家鑫案的畸形化,无端的流言,无端的怨恨与激情,汇成舆论之风,迷蒙了公众的眼目,令他们无法清晰、理性观察和评价此案;药家鑫的家庭,则沦为舆论乱象的牺牲品,别有用心的谣言,将药家鑫捏造为官二代、富二代,将药庆卫捏造为军代表,药家随之升级为特权阶级,他们不仅受到公众的声讨、炮轰,还被亲属猜忌,孤立无助,抑郁焦虑,"家里犹如人间炼狱",故而,药庆卫选择了起诉造谣者张显。
且不论造谣者之可鄙,对于药家鑫案的舆论乱象,我们丧失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呢?我们如何在谣言、误报漫天飞舞的公共空间辨明真相和是非,如何避免让弥散在这个国家的怨气、戾气侵蚀我们的理性判断?
如果在下一个药家鑫案当中,我们再次被当事人的一面之词所迷惑,被潜伏于我们心底的愤怒、仇恨的情绪所煽动,那么我们便在无形之中变成了帮凶:张家失去了女儿,药家失去了儿子,法律失去了独立,公义失去了悲悯,社会失去了一次反省的契机--这一场战争,没有一个胜利者可言。
且不论20万元该不该给、该不该要,这起新的风波,是此案的又一次返场。一起肇事杀人案件,两条生命提前退场,法律最终的裁决,以命偿命的果报,都不能平息卷入两个普通家庭的漩涡。究竟是怎样的阻力,让隔阂难以消融、心灵不能沟通,让宽容与理解面对仇视与对立屡屡败下阵来?
复盘药家鑫案以及此后种种事态,总是让人生发"当初为何会如此"的感喟。如果时间可以倒带、事实可以假设,带着事后的审视与反思,重新回到事件的一个个节点,又能如何?
如果,无论是药家还是张家,能以"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感同身受,进行更多接触与互动,或许能在更大程度上求取理解、达成共识,让两个家庭流血的伤口慢慢结疤。可惜,张家对于药家,产生长期"不接触"的印象;药家对于张家,也因各种流言颇多微词,最后让怨恨的阴影笼罩一切。
如果,相关人士能以更客观的姿态介入案件,以法律与事实为准绳,此案还会不会激起良知与冲动、真相与谎言、司法与舆论的纠结,引来方向截然不同的诉讼?
如果,张家拒绝20万元赠款后,能有更多力量介入,对本就弱势的张家进行更及时也更合理的帮助与支持,20万元可能也就不会在事后演成悲剧甚至闹剧。可惜,很多人未能跳出"杀与不杀"的意气之争,张家的困难未能解决,甚至捐赠款也去向不明。
甚至,如果,药家鑫面对倒地的张妙,即便在"激情状态"下,也能发现"撞伤"与"撞死"的巨大区别,这起案件可能早已与各种普通交通肇事一样沉入警方卷宗。可惜,"撞伤不如撞死"的案例与迷思,让药家鑫以偏颇的想象和利益考量,把事情推向了另一个结局。
还有,如果,媒体能以更理性的态度面对,给双方同样音量的麦克风;如果,司法在诉诸正义的同时也诉诸情感,以制度化的方式消弭怨恨;如果,社会舆论能以更理性的态度介入,而不是挺起摧枯拉朽的"民意之枪"……
面对诸多林中岔路,因预设的观点与立场、道德的控诉与想象、情感的裹挟与冲刷、利益的诱惑与纠结,我们未能走向另外一条。受害者不能沉默,受损者不能屈膝,但有时,或许可以选择用另一种方式来化解矛盾。的确,我们不能以旁观者的立场要求当事人的理智,但至少,我们可以更好地抓住转机,阻止这一承载着公众焦虑的案件向社会举起"第九刀"、"第十刀"。
无论侵权官司还是20万元风波,仍会继续。但变化的事态,或许也正是又一个转机的到来。这次,希望再没有"如果"。
不可否认,药家鑫案顺乎社会期待的宣判,公众舆论的关注和声援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说明公众作为主体,理应也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社会建设作用。但是,公众应该意识到,在公众事件的热点问题上,要以冷静、理性的思维来看待公共事件,要以包容、体贴、人性化的眼光来看待当事人,爱心帮扶不可变成爱心绑架,不可武断地"绑架"当事人的诉求,不可任由主观的好恶去评判是非、干涉他人,才能更有利于问题的圆满解决。
如果说舆论在对"药家鑫案"的关注中体现的正义,还让我们有所感动的话,那么舆论被人为操纵则让我们有所遗憾。但不管如何,舆论应该有着基本的清醒,防止再次被人操纵。而对于那些试图左右、操纵舆论的人来说,也要清醒地看到舆论的进步。事实必将证明,试图操纵舆论者,必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社会需要自由,自由需要网络,网络需要真实。当我们为某人某事高呼时,我们需要得知这件事情的真实经过。
最后奉劝张显老师,别瞎折腾了,您的行为将会扼杀下一个真正需要网民帮助的朋友,当"狼来了"在网络频发时,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去哪寻求帮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