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证券 台儿庄的汤恩伯和孟良崮的李天霞
汤恩伯,浙江义乌人,台儿庄战役时任第20军团军团长,该军团辖三个军7.2万余人
1938年3月23日,台儿庄大战打响。战前,汤恩伯曾许诺开战三天即挥师南下夹击日军。但是战斗打响5天后,汤军团仍没有南下迹象。致使台儿庄正面守军孙连仲部陷入苦战。
李宗仁在28、29、30日,每天都有电报催促汤军团南下,并将汤军团的避战情况电呈蒋介石。这是,汤恩伯才督促所部加紧进攻。31日收复村庄十余座,将战线向前推进4公里。至此,台儿庄一线防御的压力暂得到缓和。
3月31日下午,汤军团侧后发现日军,汤恩伯为了摆脱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以“避免与敌胶着,且戒冒险决战”的理由,决心违背战区长官部的作战计划,“将在内线的作战兵力转用于外线”。这一决定固然使20军团免受夹击之危,但是却置战区长官部的作战计划于不顾,私自脱离战场,使在台儿庄的第2集团军承受了相当巨大的压力,战局转而对中国军队不利。
从3月31日至4月5日,汤军团未对台儿庄方面日军进行有力攻击,致使孙连仲损失惨重,形势日趋危急。蒋介石于4月5日致电汤恩伯:“台儿庄附近会战,我以10师之众对师半之敌,历时旬余,未获战果,刻军团居敌侧背,态势尤为有利,攻击竟不奏效,其将何以自解?应急严督所部于六、七两日奋勉图功,歼灭此敌,毋负厚望。
”此一电文即所谓的蒋介石催促汤恩伯进攻之全文。当晚,汤军团各部皆对当面之敌发起猛烈进攻,接连突破日军阵地。
此时,国军各部已对台儿庄方面日军形成夹击之势,但正面孙连仲部历经半月血战,拼尽了预备队,只能将当面之敌消灭而无力追击残敌,一场歼灭战打成了击溃战。
《李宗仁回忆录》写道:“在此同时,我也严令汤恩伯军团迅速南下,夹击敌军。三令五申之后,汤军团仍在姑婆山区逡巡不进。最后,我训诫汤军团长说,如再不听军令,致误戎机,当照韩复榘的前例严办。汤军团才全师南下。然此时台儿庄的守军已伤亡殆尽。”
国民党原第二十军团110师副师长吴绍周回忆:“汤部依据上述的战术指导,经过约两个月昼伏夜出的东奔西跑,占用兵力达八万人以上,除迫使敌人龟缩在所盘踞的城镇没有猖狂进攻外,一大片战场却始终处在胶着状态,对台儿庄整个战局不起积极作用。”
由于汤恩伯执行命令不力,致使王铭章和孙连仲部先后陷入苦战,并且在以后的战斗中屡次违抗战区司令部的命令,直到收到蒋介石的电报才全力出击。即使汤本人有“敌情”、“指挥”的说辞,但在友军眼里肯定摆脱不了“见死不救”、“保存实力”的嫌疑。
汤恩伯善于机动,擅长外线攻击敌军侧背,这种战法有别于多数国军部队的生硬战法,所以汤恩伯部在抗战中歼敌甚多而自我损失较少。但汤部的战法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弊端,即以正面友军的大量伤亡为前提。可以说,汤恩伯打的是滑头仗,同时汤部的正面硬战能力没有形成,在以后的豫中会战中显现出来。
战后,汤恩伯荣获青天白日勋章。但他没有想到,9年后他会做李宗仁对他做的事,拼命催部下依令而行。他催的部下叫李天霞。
李天霞,江苏宝山(现上海宝山区)人,孟良崮战役时任整编83师师长,顶头上司汤恩伯
1947年5月,汤恩伯任国军第一兵团司令官,指挥8个整编师(军)进攻华野陈粟部。却被华野“黑虎掏心”把实力最强的整编74师从孟良崮上掏走了。此时汤部是进攻山东共军的主力,又一次被摆在正面,即没有友军为其死扛,无法实施其擅长的侧击战术。
战役进行时,李天霞虽然接到掩护74师的命令,却只派了一个连携带电台接近74师冒充是执行掩护的19旅,并命令最靠近74师的57团团长罗文浪可以随时撤退,但57团随张灵甫上了孟良崮,最终也被消灭在孟良崮上。
整编25师师长黄百韬率部拼死力救援孟良崮的整编74师,最终无法突破华野的阻击,只得眼睁睁看着整编74师的覆灭。
5月16日早上,蒋介石意识到局势危险,再下口气极为严厉的手令。至此包括李天霞八十三师在内的各部队都不敢再保存实力,全力突破解放军防线,但是遇到了解放军外围阻击的抵抗,最终不能及时赶到孟良崮。
孟良崮战后,汤恩伯被撤职,1948年因黄泛区会战(豫东战役)有功任陆军副司令、代司令。救援最积极的黄百韬撤职留任,亦因黄泛区会战有功升任第七兵团司令官,之后在淮海战役中战败阵亡。李天霞送交军事法庭审判,于一年后复出任七十三军军长。可笑的是,6月2日,国民政府同时授予李天霞三等云麾勋章,黄百韬四等云麾勋章。
台儿庄!孟良崮!见死不救的剧情竟然演了两次!1947年的汤恩伯是否理解1938年的李宗仁?看到部下李天霞,是否会想起自己当年?蒋介石在1947年下死命令时,会不会想到1938年给汤恩伯的电报。要知道孟良崮的右翼除了李天霞外,还有第7军和整编48师。(桂系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