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彼得朗诵 74岁陈彼得朗诵《我爱这土地》 真情流露感动无数人!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17日,发表于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诗人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便写下了这首诗。
我永远渴求着创作,每天我像一个农夫似的在黎明之前醒来,一醒来,我就思考我的诗里的人物和我所应该采用的语言,和如何使自己的作品能有一分进步……
艾青(1910年~1996年)现代诗人。本名蒋海澄,字养源,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著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湛江,夹竹桃》等诗集。
陈彼得是谁?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名字,但是提起他创作的歌曲,如《迟到》《阿里巴巴》《一剪梅》《无言的结局》《几度夕阳红》等,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正是这位对两岸流行音乐文化有着重要影响的台湾音乐人,央视的一档节目《经典咏流传》,让更多观众知道了陈彼得。
节目里陈彼得深情朗诵了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字字肺腑感人至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陈彼得先生多年来往返于海峡两岸,此后定居内地,见证了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对故土的眷恋,对中华文化的坚守,对这个时代的认同,反映的是千千万万台湾同胞共同的心声。
“生如夏花三十年故乡情歌唱到老,逝如秋叶一万年赤子心落叶归根。”我们为陈彼得们流泪,也为他们张开最温暖的怀抱。
所有人都为这样一位台湾同胞血浓于水的中华情而动容。
陈彼得的朗诵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艾青先生写《我爱这土地》当时的那份根植心底对祖国的热爱和深情!
借由陈彼得老先生这篇真情动人的朗诵,与大家分享几段心得体会。希望这些能够为你的朗诵认知和学习带来一些不同的体验,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攀登之路......
声音的表达形态 远不止大嗓门一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朗诵中大嗓门又回来了,甚至歇斯底里,声嘶力竭,只是比嗓门,把朗诵弄成了力气活,好像不会吼叫,不会咆哮,就不是朗诵一样。其实,朗诵跟声音一样也该有多种表达形态,有人用慷慨激昂,有人用低沉婉转,抑扬顿挫,气韵生动,情感鲜明,让相同境遇的或无法身临其境的人感同身受。
无论在舞台上还是话筒前,铿锵有力的语言更能带动情绪,但是往往这样强烈的冲击感也被遗忘的越快。很多时候,唯有安静我们才更能听到世界与心的共鸣,久久不息。
返璞归真 “动人心者莫乎于情”
朗诵无论是用怎么样的技巧,其实追求的都是那种最纯粹最本能的情绪表达。
普通大众听一首作品不会在乎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技巧性的东西,在普通大众的听觉概念里只有好听与不好听的区别。记得演员刘松仁说过:“很多演员最初靠真情成功上位,上位后舍弃真情用演技,变得很假,技巧多了,表演的就是假情,不能再感动观众,不能再进步,所以去到某个级数的演员要舍弃演技,返璞归真,这是一个演员最高的追求。”
情感是灵魂,打动人心的从来不是技巧!
当你不在刻意的在朗读的过程里纠结字音咬文嚼字,开始真正从认知里明白情感对于有声表达的重要。当你在没朗读文字之前就能读懂那些文字里流淌着的情感,会自然的用声音表达内心的本真体验和感受,这个时候,才是凸显你有没有一副好嗓子,有没有让人舒服的语感,有没有准确表达语意,揭示语言内在联系的语流。如果情感是你飞翔的翅膀,那么好嗓子和扎实的基本功则决定了你飞翔的高度。
当你用语言表达最平常和最真挚的情感时,是不需要修饰的。它应该是简单的,直接的,共情,共鸣,共振,被需要的。
一首好诗通过朗诵者的感悟、注入了浓烈的情感色彩,展示了鲜明的态度、在语言技巧上又处理适当,就一定能实现再创作。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朗诵者完成与受众的直接交流、相互感染、把诗人的内涵充分表达出来、必定会为人们所接受,所欣赏。当然朗诵者首先要真诚,要发自内心,绝不能拿腔拿调、高高在上,只有这样,朗诵这种美好的心灵沟通才会促进人际关系的极大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