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堤苏堤断桥历史人物 苏堤和白堤——美名传千秋
杭州不是我去过最多的城市,但却是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城市。理由很简单,杭州有西湖这一天上人间,人间天堂。
西湖之美,美在端庄秀丽;西湖之美,美在如诗如画;西湖之美,美在人杰地灵;西湖之美,美在一心为民生,千古流芳名的历史传闻。
在西湖众多美景之中,我最喜欢漫步的是其中的苏堤和白堤。这得益于它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西湖的中心位置游览,可以看到四面八方都美不胜收的西湖景色,杨柳青青,凉风习习,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心境不知不觉会沉静下来,慢慢融入到西湖的美景中去,直到人、景和画渐渐融为一体,浑然天成。
苏堤位于西湖西侧,依南北走向纵贯西湖。据《元史》记载,元祐五年(1090)苏东坡任杭州刺史时,曾疏浚西湖。后经无数次后人的增补修葺,整饬路面,植树造林形成今日模样。也就是说,今日苏堤的美丽是苏东坡为主,后人为辅共同形成的。
走在苏堤上,只见柳阴路曲,流莺比邻。杨柳青青,艳桃灼灼,长堤蜿蜒,六桥缠绵,人在画中行,心在景中慰。湖山美景目不暇接地涌来。堤岸上各种花木姹紫嫣红,景色宜人。苏堤上游湖的人们兴致所至,热闹非凡。而苏堤的景色随着昼夜更替也颇为不同,据说最最有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的最佳观赏时节就在每日晨曦起落之时,其中苏堤美景的意境韵味只可意会不能言传。
当年修建苏堤的缘故是为了治理内外西湖的水系不断。故老相传,苏东坡在杭州任通判期间主持这一工作期间,百姓们为了颂扬他为地方办了这么大一件好事,不约而同地给他送了很多猪肉。苏东坡收到后让人把肉切成方块块,用特殊的烹制方法烧制然后散发给大家,其肉块宛然香酥味美,绝味可口。这就是杭州名菜“东坡肉”的由来,它的诞生跟苏堤联系在一起,更显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白堤位于西湖北边,东起“断桥残雪”,经锦带桥向西,止于“平湖秋月”,是一条连接杭州失去和西湖主风景区的一个著名堤岸。又称为“白沙堤”。根据考证,它未必就是白居易人杭州刺史时主持修筑的白公堤,但人们还是愿意把它跟白居易联系起来,继续亲切地称它为“白堤”。
白堤没有苏堤那么长和宽,但同样具备旖旎婀娜的自然风光。白堤湖面平静坦荡、景色秀美,堤上内层是婀娜多姿的垂柳,外层是绚丽多彩的碧桃,近看是一座缤纷的画廊,远望则如一条彩色的锦带。逢春日,暖风拂面,游人如织。不断的“断桥”传诵着白娘子的坚贞的爱情故事,更是吸引游人络绎不绝地前来游览。
当年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常到白堤漫游,并曾作《钱塘湖春行》一诗。关于这首诗我在小时候读过的《西湖民间故事》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传说白居易作诗时常常把诗朗诵给平民百姓听,力求让他们也能听懂。当这首诗他吟诵到“我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一句时,旁边一个老婆婆就建议他把“我”改成“最”字,理由是不仅仅白居易喜爱,整个杭州居民都喜欢这个景色秀美无与伦比的西湖。白居易一听欣喜若狂并欣然接受了老婆婆的提议。从此这句诗就变成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西湖民间故事》是一本优美的故事书,它记载了很多西湖老百姓们口头传诵代代流传的精彩故事。在小时候,它是我的最爱,我常常读完一篇故事后枕着它入眠。书里勤劳善良的老百姓和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的官吏的故事尤为精彩,而苏东坡和白居易就是其中官吏的杰出代表。
当他们迁职高就或者去职被贬的时候,杭州老百姓都会自发地为他们送行,赞赏感激他们任职杭州时为百姓的安居乐业而作出的治理疏通西湖等勤民德政的功绩。正因为如此,尽管今日的苏堤不完全是苏东坡所建,白堤跟当年白居易所主持修筑的白公堤更无明显关联,但后人为了表述对这些政绩昭然的贤明地方官的怀念和敬意,还是主动用它们的姓氏命名这两道景色优美的堤岸并传颂千古。
都说“红粉赠佳人,宝剑赠壮士”,或许在善良的老百姓眼里,只有这两位有德于民造福一方却两袖清风的杰出人物,才能匹配得起苏堤、白堤这样的无与伦比的美好事物吧?
我们不知道,是苏堤白堤让苏东坡白居易更加声名鹊起为人所知呢,还是通过苏东坡白居易的代言让苏堤白堤这些美景更加举世无双无与伦比?当然这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在杭州人民的心目中,他们就是苏堤白堤,苏堤白堤就是他们,人和景都已经完完全全融为一体了。
追古思今,我们看到的却是很多很多的政绩工程。许多官员为官一任脑中想到的却不是为民造福,他们不会像苏东坡白居易那样为民着想,不屑于做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实在事,他们只知道为长官负责,为 GDP 和自己的前程负责。这样的官员,注定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百姓们对待他们绝对不会像对苏东坡白居易一样,代代传诵千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