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贤电影风格 林超贤——动作电影下的悲情化人物

2019-05-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被刷爆朋友圈的<湄公河行动>,不仅口碑超高,而且也让人们对五年前发生在湄公河的惨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到<湄公河行动>,就不得不提起这位导演,林超贤.林超贤,这个名字对很多影迷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激战>,<破风>,<线人><证人>这些作品在最近几年的金像奖上屡屡获奖.林超贤电影风格 林超贤--动作电影下的悲情化人物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林超贤是个陌生的名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香港电影的开始没落,曾经是陈嘉上的副导演的林超贤,开始执

最近被刷爆朋友圈的《湄公河行动》,不仅口碑超高,而且也让人们对五年前发生在湄公河的惨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提到《湄公河行动》,就不得不提起这位导演,林超贤。

林超贤,这个名字对很多影迷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激战》,《破风》,《线人》《证人》这些作品在最近几年的金像奖上屡屡获奖。

林超贤电影风格 林超贤——动作电影下的悲情化人物

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林超贤是个陌生的名字,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香港电影的开始没落,曾经是陈嘉上的副导演的林超贤,开始执导自己的个人作品,并且电影的风格多数以警匪为主,片中涉及到大量枪火交接场面,而林超贤也因此被很多影迷称之为“最会拍动作场面”的导演之一。

林超贤电影风格 林超贤——动作电影下的悲情化人物

反观这几年的作品中,林超贤的电影不仅仅是局限于警匪题材,也开始尝试的涉及到励志体育题材的电影。

比如《破风》该片是国内乃至全亚洲难得一见的体育类型片,这种题材连好莱坞都不常拍。

林超贤不仅将单车赛拍出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与激情”,更一下捧出彭于晏、窦骁两位自行车赛大使。

林超贤电影风格 林超贤——动作电影下的悲情化人物

林超贤说,“《破风》是我从影近30年来,最难拍的一部”。

看豆瓣上的很多大神或褒或贬,最大的槽点就是王珞丹的感情戏,拖沓而冗长。

在林超贤的电影中人物的背景设定,大部分都是坎坷,努力,或者在人生的重要阶段中,缺少某些东西与关系的交替。

《激战》中的人物林思其与程辉,就是林超贤电影下悲情人物的产物。父亲的落魄与堕落,父子关系的隔膜,师徒关系的分裂,人生节点的阻碍,当这两个充满着悲情色彩的人物发生交集时,便会因两人的相同点,而产生反应,并且在现实的残酷与压迫下这种催化剂中,人物的动机显得格外明显,所以在林超贤的电影中,基本上不会遇到什么所谓的故事逻辑混乱的问题。

《破风》中的人物设定更加立体化,邱明,秋田,郑和元三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微妙,却又充满个人竞争元素在里面,三人在电影后半部分各自为派,剧情的高潮走向来的恰如其分。而之前说的关于爱情戏份,与其说是看似累赘,略显多余,其实在里面不仅充当了侧面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更是用这个戏份,把邱明和秋田二人之间的关系时而对立与复原。

在林超贤的电影世界里,男人一直是电影的主导者,无论是匪还是警,少不了的是动作场面的激烈碰撞,少不了的是共同利益突然遭到破坏而因此发生冲突。但有时,这种冲突确实电影节奏最好的开始预备点。

在《湄公河行动》中,在关于救敌方人员时,高刚和方新武在此节点上发生了第一次的分歧,而这次看似让人揪心的分歧,确是二人在电影后半部分中的合作起来更加显得圆润化,电影的节奏明显的被带动起来,动作场面随即而来。

而《湄公河行动》中的人物设定同样也是悲情化,高刚的婚姻破裂与女儿的聚少离多,方新武的女友意外逝世,与他的工作性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两个人物的设定背景中,关系的缺失,生活的不如意,性命的不确定性安全,在电影的众多人物关系中,显得格外明显。

而《湄公河行动》也是林超贤的北上之作,当从自己创作多年的香港电影圈里出执导一部以真实案例改编的电影时,不仅仅是需要勇气,还要对内地观众的观影习惯要有所了解,以及在拍摄时面对是跨国拍摄的难度与国内电影审查制度的苛刻。

在林超贤的电影中,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细节,也是很多大导演或者电影大师的共同点,就是在自己的作品中,比较集中的使用某位演员作为电影的主角或者配角。

在他最近的三部作品中《破风》《激战》《湄公河行动》中都启用了彭于晏作为主角,除去考虑其中的商业元素之外,更是林超贤对演员的表演尺度以及特色的把握和认识。而他之前的大量作品中,谢霆锋,张家辉的出现频率也是极高。

而之所以这样,也是肯定了演员的可塑性强,代入感强,每部作品的角色塑造不会有之前的痕迹,角色性格,人物设定差异大,身份辨识度高。

虽然林超贤的电影以警匪题材为主,但对题材的用意,角色的内心世界,外部压力表现,以及电影主题的表达上,林超贤绝大部分是冷峻中带有一丝的饱满热情,而这种热情中,却又是有着深深的思考。

很多人说,看警匪片就是看刺激,实则不然。

在林超贤的电影世界里,虽有亦正亦邪,动作场面的激烈交替,人物冲突的瞬间迸发,但是在他的影像里,不仅看到了这些,还看到了电影中的人物与现实的交替,结局的思考存在着现实意义,而人物的悲情化,也是充满的现实残酷痕迹。

与其说林超贤的电影中人物是悲情的,倒不如说是电影中的悲情化人物,在现实中可能就是创作者的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