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梁小斌 梁小斌:活在母语中的象形文字 ‖ 雅歌诗人284
“我是活在我们民族母语中的一个象形文字/我活着/我写诗。”——6月10日,在合肥崔岗文化村雅歌书院举行的国际诗酒文化大会·雅歌诗书酒会上,著名诗人、朦胧诗代表人物梁小斌朗诵了他的代表作《母语》。作为已在诗歌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前辈,梁小斌用自己的创作经历与年轻的诗歌写作者共勉,希望他们用诗作展现“母语”精华,用发自心底的真诚的声音去感动读者。
把平凡的日子写成诗 生动大于深刻
年轻人刚开始涉足诗歌创作领域时,很容易陷入“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怪圈里。梁小斌表示,诗歌作为供很多读者阅读的精致的文字,仅仅发源于逆反心理显然是不够的。真正好的诗歌不但离不开生活,而且往往真正能打动人的,就是那些来源于朴素生活的作品。
“我刚开始写诗的时候,还是一个下放到合肥郊区的知识青年。我在想,每天干农活的景象,怎么跟像我这样想学习写诗的人有紧密的联系呢?我产生了一种深深的困顿。后来我就想,我就是一个知青,我不应该写那些高高在上、慷慨激昂的诗歌,我应该写我们知青生活本身。”梁小斌说。
但诗人笔下的生活又该是什么样的呢?所谓的“把日子过成诗”,不是用不着边际的想象来修饰平淡的生活,更不是在对生活细节的描述中堆砌大量形容词。梁小斌也曾写过这样的诗——公社开完欢迎会\一颗心飞到生产队\肩并肩手挽着手\社主任领我们一道走。但他马上意识到,这样写是显然不行的。要想把日子变成诗,首先要有一双在生活中发现诗意的眼睛。
梁小斌讲述了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糗事”。“在农村做知青时,有一天,我们把院子里的鸡抓来,放在床底下的煤油炉子上慢慢地炖着。香味弥漫的时候,老乡们伸过头来看,我们所有知青全都睡着了。后来一阵大风刮来,我闻到了鸡的香味,吓得从床上一跃而起,想挡住那风,不要让香味飘出去,被老乡发现。”梁小斌说,“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知青的渺小和老乡心知肚明的宽容,形成了巨大反差,给我上了比较生动的一课。”
这个故事被梁小斌写进了诗里——鸡的芬芳在大步疾走,\犹如戴着红色羽冠的翩翩少年,\骑着骏马,\在天亮之前,\将它被扼杀的消息通知千家万户。这样的写作教会梁小斌一个重要的道理,影响了他一生的创作,那就是“生动大于深刻”。
把整个世界看成自己的孩子 诗人的声音才能被倾听
1917年,安徽大诗人胡适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白话诗八首》拉开了中国新诗的序幕。一百年前,中国文坛的主要声音还来自于传统的饱学鸿儒,而年轻的胡适敢于擎起新诗的大旗,说出“我手写我口”的主张,这比他的诗歌本身更加伟大,影响了一百年来中国的很多诗人,包括梁小斌。
“胡适老先生的‘我手写我口’不是说诗歌要写的像口语一样这么简单,而是指诗歌要发出像口语一样、让人能听得懂的心声。”梁小斌说,“据我的体会,诗歌想既让人听得懂又能在心里扎下根来,这是非常困难的。我一直认为,对儿童说话用的语言,是所有语言中最困难的。
所以,诗人要想写出能影响别人的诗,就要把整个世界当成自己的孩子。成年人一定要在脑子里想一下,才能对孩子发出一些指令性的语言。诗人也是一样,诗歌的任务就是要让诗人发出的一些指令性的语言,能够发人深省,如果诗人把世界看成孩子,就知道应该去表达些什么了。”
梁小斌表示,家长在对孩子说话时,开口前会先过一下脑子,这是责任感的体现,诗人在写作时,也需要这样的责任感,要用自己的声音影响众人、让众人倾听。“通往诗人的道路是一条坦途,因为过于平坦,很多人都认为成为诗人是容易的,认为只要写作好就可以。但是诗人被人倾听却是非常困难的。我有一个想法跟诗人们共勉:一定要立志让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大家倾听,这对于诗人的成长和成熟是很重要的。”他说。
诗人要爱护母语 写作像写作文那样认真
梁小斌说,诗歌对于人生的意义,他是慢慢体会到的。在过去几十年间,他经历过曲折、困顿,最难的时候,甚至连第二天的午饭都没有着落,即便在那样的境遇下,他也没有放弃写作。相反,在最穷困的时候,他用写诗支撑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了节省稿纸,他在写诗时不分行,“我当时想,等有机会我再把这些不分行的诗歌变成分行的。
但后来我对于这种诗歌不分行的写作体会越来越深,我慢慢知道,用不分行的形式写诗,恰恰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对表达内在的心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消弥了诗与我们的生活、与高雅的生活之间的界限。”他说。
“在青年的诗歌作者那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仿佛诗文越是拗口,越是具有逆反心理,越是好诗。”梁小斌说,年轻人可以在诗歌中表达逆反心理,但这不应该成为评判诗歌好坏的标准。诗人要做的,是爱护母语、正确使用母语。
这次在雅歌诗书酒会上,梁小斌朗诵了自己的作品《母语》。对于他和在场所有诗人来说,母语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东西,是他们创作的第一工具。也正是这些诗人们,对母语有着最虔诚的敬畏。《母语》一诗就是梁小斌对自己的激励和提醒,“写作要像写作文那样认真。我们的写作首先要写给自己看,让自己能够细读、能够回味。”他说。
“实际上中国的诗人,包括我在内,对待母语的汪洋大海是陌生的。”梁小斌说,“母语,就是我们《新华字典》里面的很多字,我创作《母语》,并不是说我多么精通中国的文字,相反,就像我在诗里写的‘有些字令我感动,但我却读不出声’。对诗人来讲,母语就是一把双刃剑。母语就像土地一样,永远先于我们存在,诗人在母语河流的包裹和滋养下长大,是活在母语中的象形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