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谱法的发展
在人类音乐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种不同的记谱法,大致可分为三大类:文字谱、符号谱和线谱。有不少学者认为文字谱和符号谱应该归为一类,但在下愚见认为,这二者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且由于文字系统的复杂性(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等),文字谱的意义与符号谱是完全不同的。闲言碎语不多讲,我们进入正题。
尽管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类都在数千年前就开始创造音乐了,但是由于东西方文明的巨大差异,导致发展出了完全不同的记谱系统。早在公元前25世纪,古埃及人就已经制造出了至少几十种各不相同的乐器。尽管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古埃及人是如何记录音符的,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已经发展出了比较完善的音乐理论,并且使得每一种乐器都能够合理的校准来配合大型乐队的演奏。
在东方,最古老的乐谱出自于华夏文明,春秋时期的《礼记》记载了至今发现的最古老乐谱:鼓谱,它是用符号方框和圆圈记录的。到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律书第三"中写到:"……九九八十一以为宫。三分去一,五十四以为徵(念zhi,三声)。
三分益一,七十二以为商。三分去一,四十八以为羽。三分益一,六十四以为角。"。它的意思是取一根用来定音的竹管,长为81单位,定为"宫音"。然后将81乘上2/3,就得到54单位,定为"徵音"。
将徵音的竹管长度54乘上4/3,得到72单位,定为"商音"。将商音72乘2/3,得48单位,为"羽音"。羽音48乘4/3,得64单位,为"角音"。而这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高,被称为中国的五音。这种音律方法称为"三分损益法"。
后来人们继续应用三分损益法构造出了另外7个音,并给这一共12个音都起了名字。与现代音名的对照分别是:黄钟(C),林钟(G),太簇(D),南吕(A),姑洗(E),应钟(B),蕤宾(Gb/F#),大吕(Db/C#),夷则(Ab/G#),夹钟(Eb/D#),无射(Bb/A#),仲吕(F)。以这些音名第一个字作为简写就是中国古代使用最广泛的记谱法:"乐律谱",它属于文字谱的一种。
图1 明·朱载堉《乐律全书》
但是乐律谱的记载太麻烦了,因此人们又发明了"工尺谱"。唐朝已经有工尺谱,传到宋朝极为流行。它具有7个唱名:上、尺、工、凡、六、五、乙,大至对应于西方的{Do, Re, Mi,Fa, So, La, Si}。相信最初工尺谱是某种乐器的乐谱,是固定音名,但后来在不同乐器和乐种广泛流传以后,工尺谱逐渐变成不固定的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