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王懿律保研 《羽毛球》封面故事王懿律 激情在赛场 安静于生活
2017年,对于王懿律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在当年的全运会上,他和刘成的跨单位组合,收获了男双金牌,这对于任何一名运动员来说,都是值得骄傲的成绩。在随后的日本超级赛上,他和黄东萍搭档,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首个超级赛冠军。
虽然那个时候王懿律的反应还显得有些幼稚和可爱:“第一个超级赛冠军感觉还好吧,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那个时候我还一直在想全运会的事情。我觉得整个2017年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全运会,全运会拿了冠军,算是实现了我的目标,所以对于日本赛等其他比赛,我没什么感觉。”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方面是王懿律的性格使然。他很细心,同时很“轴”,只要是认准的事情,他就会把全部注意力放到上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在2017年参加了太多的比赛,很多时候不是他主观上不愿意去关注比赛,而是客观上太累,甚至在精神上出现了“厌球”的情绪,让他实在难以集中精神。
2017年的中国羽毛球队正在经历改变,一大批老队员在里约奥运会后逐渐淡出,年轻队员自然被顶到了第一线。尤其在双打项目中,年轻队员不仅需要尽可能多的比赛机会去丰富自己的大赛经验,提升自己的实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实战的考察确定合适的搭档。
从2017年至今,国家队双打组的大部分队员一直处于“混搭”的状态,王懿律也不例外。在国内外的比赛中,他和刘成、黄凯祥、鲁恺搭档打过男双,和黄东萍、杜玥搭档参加过混双比赛。2017年,王懿律参加了15站国际赛事,其中11站他都身兼男双、混双两项,这两个数字已经很惊人了,何况国内还有全运会、羽超联赛。
如果单纯从体能上来说,1994年出生的王懿律面对这样的比赛强度还能坚持,更何况他本来就是以身体素质好而著称的。可是羽毛球不是一个单纯的体能项目,场上多变的节奏,需要运动员的精力始终保持在一个高度集中的状态。
换句话说,运动员脑子里那根关于比赛的弦一直是紧绷的,如果比赛后有足够的时间去放松调整,不会出什么问题,但如果像王懿律当时的比赛密度,算上兼项,他几乎没有时间去调整放松,也就是说脑子里那根弦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再坚硬的金属,长期受力也会出现变形,何况人的神经。
王懿律一如既往地努力,一如既往地全身心对待每一场比赛,可他渐渐发现,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感觉越来越明显。赛前明明告诉自己要全力以赴,可到了场上却始终无法全神贯注,整个人会处在一种比较松懈的状态,很难把最积极的状态调动出来。虽然他一直试图用呐喊为自己提气,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种外部刺激的方式,如果内心始终处于一个不够专注、不够兴奋的状态,那么外界再多的刺激也是徒劳。
全年15站国际赛事,收获一个冠军,打入4强的仅有7站,这样的成绩不具备绝对的说服力。王懿律说:“那个时候自己已经有不错的实力了,队内对抗时,和张楠/刘成、郑思维/陈清晨等世界顶尖选手较量,是有实力去和他们对抗的。但比赛打多了之后,会有一点厌球的情绪,调动不起来,自己的发挥也就打折扣了。”
在如今群雄并起的世界羽坛,能全部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尚且不能保证稳获胜利,何况当时的王懿律已经不能调动起自己的全部能量。虽说整体表现尚可,但是很清楚自己实力的他,对这样的成绩并不满意,而且他的搭档同样也是好强之人。2017年香港公开赛,王懿律和黄东萍在半决赛中0比2输给了刚刚搭档不久的郑思维/黄雅琼,而且首局只得到10分!王懿律说:“我们是有实力有机会赢对方的,但就是调动不起来,整场球打得特别差!”
这不是王懿律在2017年第一次因为精神的疲劳而输掉比赛,让同样好强的黄东萍有些“上火”。输掉这场半决赛后,王懿律和黄东萍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到最后甚至说出了“如果再这么打下去,还不如直接拆对”的狠话。当然,两人都没有恶意,只不过现实的成绩无法达到心理的预期,而且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心中的焦急可想而知。
不过很快,两人冷静了下来,沟通之后,决定先不去过多讨论现在的情况,而是各自先静下心来去思考自己的问题所在,然后再沟通。回想起这段故事,王懿律说:“这也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吧,毕竟对于搭档来说,不吵架才不正常吧,哈哈哈。”
王懿律一直努力在调整,但是这样的困境并非一时半会就能走出来的。无法充分调动自己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18年,在年初的印尼大师赛上,他和黄东萍首轮就以1比2输给了马来西亚组合吴顺发/赖洁敏。那场球,无论实力还是场上形势,中国组合都没有理由失利,但结果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王懿律说,这应该是打球以来觉得自己最低谷的时候。
低潮还在继续,王懿律也在努力进行着自我救赎。
成长,体会搭档的力量
2017年年末,国家队双打组进行了调整。为了应对世界羽坛日益激烈的竞争,保证运动员的体能和精力,原则上不再让运动员兼项。在此之前,虽然王懿律的重心放在男双上,但是他的混双成绩却好于男双。综合考虑,队伍决定王懿律的主攻方向改为混双。
在外界看来,运动员兼项,很多时候是队伍从成绩的角度考虑安排的,但实际并非如此。绝大部分的双打运动员都有兼项的愿望,王懿律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两个项目自己都打过,都付出过,都有感情,放弃哪个都觉得舍不得。
而且我觉得自己还年轻,有能力去打两项。”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在宣布不再兼项的头几天,王懿律还有一些小情绪,不过很快他就想通了:“队伍肯定是从全局考虑,也是为我们好,那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而且现在再想那么多也没什么意思,只会影响自己的情绪。”王懿律或许是在这次调整中最快想通的那批队员,因为这和他的性格一样,生活中的他,也挺好说话的。
从主攻男双到主攻混双,打法、线路、节奏都会发生变化。在王懿律看来,男双的特点是快,无论是速度还是连接,而且每个人的负责区域就是一半的场地;而混双速度虽然没有那么快,但男队员需要负责的区域更大,需要保护的面积更大,线路变化也更多。其实,直到今天,王懿律在混双赛场上依然没有完全改掉男双的习惯,很多时候后场一拍进攻,紧接着就很自然地跟进到了网前,把后场“暴露”给了自己的女搭档。
在专攻混双之初,王懿律和黄东萍通过沟通认为,黄东萍的能力在女选手当中很突出,所以在混双当中,应该充分发挥黄东萍的能力优势。这样一来,在两人搭档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打法特点更偏向于男双。可实战当中,虽然这样的战术会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但却是少数,更多的时候,这样的打法不能够让黄东萍的优势体现出来,整体成绩尚可,但不算拔尖。
2018年印尼大师赛输给吴顺发/赖洁敏后,两人和教练一起分析了问题所在,王懿律对于混双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说:“女队员能力再强,也不可能强过对面的男队员,所以混双实际上还是需要以男队员为主。过去,我会觉得东萍能力强,自己可以少做一些事情,现在我知道了自己需要在比赛中承担更多的东西。”
黄东萍的性格和在赛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气势一样,率性、耿直,遇到问题总会很直接地说出自己的看法;王懿律性格内敛,好脾气,但也很较真,遇到和羽毛球相关的事情,他也是寸步不让。两人在配合的一段时间里,场上一方出现问题,另一方一定会直言不讳地说出来。
这样的交流方式够直接,但缺乏艺术。大家可以想象,当你自己清楚一件事做得不好时,别人说你是正常的,但如果表达方式太过直接,那自己心里还是会有一些不舒服。同样的道理,无论是王懿律还是黄东萍,自己在场上表现不好时已经很郁闷了,这个时候搭档再“劈头盖脸”一顿“教育”,虽然两人都知道对方是好意,但在那样的情况下,谁都容易发火。
对于双打搭档来说,找到最适合彼此的沟通方式是很重要的,但是对于当时的王懿律和黄东萍来说,自己最喜欢的表达方式,却不能帮助彼此更好地沟通,实在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在王懿律和黄东萍还在为沟通方式而纠结的时候,无论是成熟的张楠/李茵晖,还是新锐的郑思维/陈清晨,包括之后重新搭配的郑思维/黄雅琼,都展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和很好的前进势头。相比而言,王懿律/黄东萍的表现则有些不温不火。
身边的人都会为他们着急,但是王懿律本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清醒:“对于我来说,这样的情况是好事。我从小就不太喜欢被人关注,只想做好我自己的事情。他们成绩好,更多的关注在他们身上,反而会给我一个安静的空间,让我能更冷静地去分析自己的问题,去解决目前的困难。”
转项带来的一系列困难,王懿律已经切身体会到。对于一直以来低调却足够坚韧的他来说,面对困难的办法只有一个:战胜它!
突破,是不断追求的开始
时间来到2018年5月,亚洲羽毛球锦标赛在武汉进行。王懿律表现不错,男双和混双双线杀入8强,可对于自己状态的调动情况,他依然不是很满意。16进8的比赛结束后,国家队混双主管教练杨明找到了王懿律,对他说:“你的状态还是不对,你需要尽快调动出自己的状态,现在的你不是最好的你。”杨明教练和王懿律进行了一次长谈,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去调动自己。
这是一直困扰王懿律的问题,也是那段时间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但持续的时间太长,他似乎有一些麻木,或者说茫然。当杨明教练特意和他谈了这个问题后,王懿律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听上去有些匪夷所思,但在王懿律看来,这其实是一种必然:“之前是因为比赛打得太多,自己觉得很疲劳。
后来一直在尝试调整,但是每次遇到困难,就会觉得是因为自己累了,集中不了注意力,情有可原。杨导和我说了之后,我突然意识到,其实距离我‘极度疲劳’已经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不能再用这样的理由去解释,现在的我完全有能力去充分调动自己。
另一点我要特别感谢自己的,就是在之前一段比较迷茫的时间里,我在训练上没有放松,练得足够认真,这带给我更多的能量。当我需要调动自己的时候,这些积累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思想上想通了,心态上自然也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王懿律说:“过去会把自己的心态放得很低,不管对谁都是去冲击。后来实力有进步,成绩也有提高,心理上就会有一些保守。现在想通了,在任何时候,只要你能放低姿态去冲别人,你就可能取胜;只要你开始保守,那一定赢不了。就像我们训练馆的那条标语‘骄兵必败,哀兵可胜’。”
完成了自己心理突破的王懿律体现出了更强的战斗力,在亚锦赛中,男双杀入4强,半决赛惜败于队友李俊慧/刘雨辰。混双半决赛先输后赢,2比1逆转击败队友张楠/李茵晖,挺进决赛。其实,这场半决赛首局,王懿律/黄东萍一直领先,只不过关键时刻的几次失误让他们先丢一局。
局间休息的时候,黄东萍没有像过去一样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笑着很亲切地说了一句:“没事,继续加油!”那一刻,王懿律觉得,搭档和自己一起成长了,已经开始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和语言和自己沟通了。对于一个组合来说,好的沟通,才是最为关键的。
王懿律/黄东萍决赛的对手是里约奥运会冠军、印尼名将阿玛德/纳西尔。印尼组合在半决赛时2比0击败了中国强档郑思维/黄雅琼,比赛中,印尼组合发接发及中前半场的连贯速度优势展露无遗,这也让人为决赛时的王懿律/黄东萍捏了一把汗。
然而,当决赛开始之后,王懿律/黄东萍很好地扬长避短,不与对方在中前场太多纠缠,更多的是利用场地的空间和对方打相持,打能力球。实践证明,这样的战术非常正确,既限制了对方的长处,同时又把王懿律和黄东萍控制范围大、体能好的优势完全发挥。
两个21比17,王懿律/黄东萍收获了自己第一个亚锦赛冠军。最后一球落地,王懿律紧握双拳,肆意高呼,而几分钟之后,当他站上领奖台的时候,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王懿律笑着说:“我还是不习惯那么多人同时关注我,只不过领奖台上我没办法。生活中,我还是希望做好自己就好,最好没人关注我,哈哈。”
亚锦赛上的表现及突破,让王懿律得到了教练员的肯定,入选了中国队出征2018年汤姆斯杯的最终名单,这也意味着,这位现混双世界排名第二的双打好手,第一次获得了冲击世界冠军的机会。
在本次汤杯名单中,王懿律是唯一没有参加过国际团体大赛的运动员,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一个新人。但是在他的心里,新人并不意味着肩上的压力会小一些。他说:“从岁数来说,我在队里已经算大队员了。师兄们退役了,那现在队里的责任就必须我们来担。不管我是新人还是老将,现在的我在这个位置就需要承担这份责任。汤姆斯杯,我希望我能上场,我希望能拿分,我希望能帮助队伍重夺汤杯!”说这段话的时候,王懿律的语气很坚决。
这就是王懿律,平时会很低调,但是赛场上一定全力以赴;性格会很内敛,但面对比赛一定热情似火。他不喜欢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但并不代表他会逃避责任。在他的心里,成长、进步、全力以赴、责任、荣誉都是运动生涯必须去追求的东西,而他对这些东西的渴望,不会比任何人少。
对于王懿律来说,低调的飞翔,才最能让他展翅去拥抱整个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