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乐器 如何正确欣赏交响乐
C、大提琴--琴身比小提琴长一倍,音域比小提琴低八度,声音浑厚丰欎满、婉转深情,擅长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常被作为独奏乐器,演奏抒情的旋律。它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有"音乐贵妇"之称。
D、低音提琴--又叫“倍大提琴”,是体积最大、音域最低的弦乐器,音色深沉雄浑,犹如乐队中的“男低音”,经常与大提琴一起,作为乐队中的低音基础,偶而也演奏旋律。
E、竖琴--大型弹拨乐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有四十七条不同长度的弦,七个踏板可改变弦音的高低,能奏出所有的调性。音色清朗如水,在音乐中经常被用来表现流水。
(2)木管乐器组:由长笛、短笛、双簧管、单簧管和大管组成。
A、长笛--外型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音色清澈优美,发音轻快灵活,可吹出各种复杂的装饰音,是乐队中的“花腔女高音”。
B、短笛--是长笛家族的一种变种乐器,长度仅为长笛的一半;不仅是音域最高的木管乐器,也是交响乐队中音域最高的乐器之一;由于音色尖锐, 富于穿透力,有节制,审慎地使用,可使整个乐队的乐声更加响亮、有力而辉煌。常用来模仿鸟鸣、暴风雨中的风声呼啸,或是表现胜利凯旋、热烈欢舞的场景等。
C、双簧管--音色带有鼻音,显得伤感和温柔,善于演奏徐缓如歌的曲调,被誉为“抒情女高音”。由于双簧管的音高较难调节,所以整个交响乐队都以双簧管的A音作为基准,用来调音。双簧管在乐队中常担任主要旋律的演奏, 是出色的独奏乐器,同时也善于合奏和伴奏。由于双簧管的音色甜美,它更被称为“公主”。双簧管难度高,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最难的乐器。
D、中音双簧管--又称“英国管”。音色比双簧管浓郁而苍凉,比较含蓄内在,听起来如泣如诉。它常被用来表现忧伤或平静,也能吹出田园风光,或富于诗意的表情乐段。
E、单簧管--又名“黑管”或克拉管。吹单簧哨而发音,带有爵士风味。高音区嘹亮明朗;中音区富于表情,音色纯净,清澈优美;低音区低沉,浑厚而丰欎满。因其音色非常灵活,能够吹奏快速的音阶,常用来演奏滑音,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是木管乐曲家族中应用最广泛的乐器之一。
F、大管--也称“巴松”。音域宽广,高音区明亮辉煌,富于戏剧性;中音区柔和甘美而饱满;低音区阴沉庄严。其音色带有鼻音,适于表现严肃迟钝的感情,也适合表现幽默诙谐和塑造丑角形象。
(3)铜管乐器组:由各种号类组成,通常有小号、圆号、长号和大号。乐器由黄铜管制成,故名。
A、小号--其音色强烈、锐利、极富辉煌感;声音也嘹亮、清脆、高亢,富于英雄气概,是铜管家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振奋人心的嘹亮号角声和进行曲,也可奏出优美抒情、富有歌唱性的旋律。
B、圆号--又称“法国号”。音色柔和甘美。它源自狩猎用的乐器,音色近似号角声,演奏的形象常与森林有关。圆号虽属于铜管乐器,然它不但能吹出铜管嘹亮的声音,还能吹出木管的柔美之音,与木管、弦乐器的声音能很好地融合,被称作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
C、长号--俗称“伸缩喇叭”,音色高亢,辉煌,庄严壮丽而饱满;声音则嘹亮而富有威力,弱奏时又温柔委婉。其音色鲜明统一,在乐队中很少能被同化,甚至可以与整个乐队抗衡。适合表现庄严雄浑的情感,常演奏雄壮乐曲的中低音声部,或是军乐队中演奏威武的中低音旋律。同时还大量用于爵士乐队,被称为“爵士乐之王”。
D、大号--音域最低的铜管乐器。大号的音色非常低沉厚重,常用于加重乐队音响的和声音或低音,很少吹奏旋律。
(4)打击乐器组:打击乐器的种类非常丰富,生活中的很多日常用品,比如,玻璃杯、碗等等,都可以算作打击乐器。不过在西方交响乐队中,最常用的打击乐器是由鼓类、木制打击乐器和金属制打击乐器组成的。
A、鼓类:最常用的有定音鼓、小军鼓、大鼓、铃鼓。
B、木制打击乐器:响板、木琴、木鱼。
C、金属制打击乐器:三角铁、锣、钹和钢片琴。
2、交响乐队的乐器排列方式。在交响乐队中,各乐器组在舞台上都有一定的排列式,这不仅是一个外形美观的问题,还是形成整个乐队音响效果的重要因素。乐器组的排列方式,经过各国乐队指挥、成员近一百多年的的探索和试验,排列的大原则已经确定:
(1)弦乐器组是交响乐队的基础,排列在舞台的最前面,即指挥面对的第一排;
(2)木管乐器组种类繁多,且个性突出,被分门别类地排列在弦乐器后面;
(3)铜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因为乐器的音量较为宏大,被排列在了乐队的最后排。
3、交响乐队的配置。交响乐队是音乐王国里的器乐大家族,为了呈现给听众最完美的音响效果,需要对乐队的乐器进行配置,以求得音量的平衡。配置的总原则是,以木管乐器使用的数量作为基准,其他乐器数量要与之形成一定的比例关系。比如,一般小提琴声部不能少于12人,整个弦乐组至少应有20个人左右,否则,不仅弦乐与管乐的音量难以平衡,而且会使乐队的音色变得干涩单薄。
(1)交响乐队的常用编制。是指交响乐队中乐器组演奏员的总人数、各乐器组与全乐队成员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由此呈现出的乐队规模大小。交响乐队的编制是由乐队中每种木管乐器的数量决定的,一般有三种编制,即:
A、双管编制:每种木管乐器使用两件的乐队。
B、三管编制:每种木管乐器使用三件的乐队。
C、四管编制:每种木管乐器使用四件的乐队。
(2)现代交响乐队的常用编制分为三种:
A、小型编制:指的是单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即乐队中每一件木管乐器都只使用一件,乐队人数约30人左右。我国许多省市地区歌舞团的交响乐队或业余交响乐队都采用这种编制。
B、中型编制:也就是标准的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乐队总人数约50-60人。专业的交响乐队多采用这种编制。
C、大型编制:指的是三管编制、四管编制,甚至更大编制的交响乐队,总成员约100-150人不等,是国际上专业交响乐团最为流行的乐队编制。世界上较著名的100多个交响乐团几乎都采用三管或四管编制。例如,维也纳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等;我国采用这种编制的交响乐团有中央乐团和上海交响乐团。
(3)交响乐队的指挥:指挥是交响乐队的灵魂人物。指挥的主要作用,在理解作曲家创作意图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指导和带领整个乐队成员,把对音乐作品内涵的诠释完整统一地表达出来,使音乐作品的演出,成为公开、权威的音乐再创造活动。
A、成为指挥家的条件:一名优秀的乐队指挥,应该具备高度的文化和音乐素养;必须精通和声、复调、曲式、配器、音乐史等专业音乐知识;要精通几件乐器的演奏;能够熟练地阅读乐队总谱;具有非凡的听觉和记忆力;对音乐作品有很强的概括和理解能力,并能清晰地把自己的观点传达给乐队成员,从而成功地将各个乐器声部的演奏融合在一起。
B、乐队指挥的形成发展过程:乐队指挥的发展历史不到二百年,19世纪之前,由于乐队规模较小,没有专业指挥的职业,一般由作曲家本人或古钢琴手兼任指挥一职,领导乐队演奏。1820欎年,德国作曲家、小提琴家路德维希·斯波尔第一个使用指挥棒指挥乐队演奏。
这不仅为指挥家找到了合适的指挥工具,也使得指挥作为一种职业技能,获得相应的承认。19世纪到20世纪,是交响乐队和指挥艺术蓬勃发展的时期,不仅许多作曲家是非常出色的指挥家,还涌现了许多有着高度音乐修养和精湛指挥技艺的专业指挥家。
4、交响乐队的形成发展过程。交响乐队的真正形成是在近几百年内,严格来说就是在维也纳古典乐派所兴盛的时期,是随着交响音乐的逐步成熟而发展起来的。
(1)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西方交响乐队的配置尚未定型,当时的作曲家运用管弦乐器完全取决于他们供职的教堂或者宫廷中能够提供的乐器条件。那里的乐队多为小型编制,成员也就十几个人。乐队也没有乐器分组的概念,仅仅是一些提琴族乐器、古钢琴和鼓吹管乐器,例如竖笛、长笛等,组成了早期的交响乐队。如在海顿的创作中,乐队的编制和规模也仅仅限于室内乐特征的小型乐队。
(2)到了十八世纪下半叶,交响乐队的乐器逐步完善起来,不仅乐队的规模扩大,各种乐器都被纳入进来。有了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等各个乐器组。在这个基础上,木管组每件乐器都运用两个的双管编制的标准的乐队配置开始形成,并日趋完善,在这方面海顿、莫扎特为早期双管编制的交响乐队的配置、定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3)十九世纪以后,以作曲家贝多芬、柏辽兹、瓦格纳和马欎勒为代表,通过自己的交响音乐创作,把交响乐队的配置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可以说,交响乐队形式和编制是在贝多芬的创作中达到完善的。如在贝多芬交响乐的创作中,双管或三管编制的交响乐队得到了基本确定。
为了使交响乐能够更好地描绘音乐形象和人物心理,他们极大地扩展了乐队规模,相对三四十个人的双管编制,十九世纪后半叶的交响乐队编制和组合形式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已经开始普遍采用三管编制,四管编制,甚至更大的编制,乐队为数最多时可达二三百人。
交响乐队大型四管交响乐队的出现和各种特性乐器的加入,演奏手法的增加,更加丰富了交响乐队的音响效果和艺术表现力,使得乐队音响更加丰欎满和多层次。这些特征在马欎勒、理查-施特劳斯及20世纪现代作曲家普罗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和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创作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5、交响乐与室内乐的区别(此节根据《室内乐欣赏十八讲》作者高屹的访谈录音辑编。)
(1)从声部配器而言:室内乐是指每个声部只能有一件乐器演奏的音乐。其中,由海顿一手确立的弦乐四重奏是其最典型的形式;交响乐队每个声部的乐器没有此限,且远大于一件。
(2)从空间概念而言:交响乐的演奏地点,多在音乐厅、教堂、歌剧院这种具有庞大空间的地方;而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室内乐,则多在空间相对较小的地方演奏。当时的贵欎族们,常常邀请音乐家们在自己的府邸客厅演奏音乐作品。这种场合下,演奏人员自然也不会多,人们与乐师、乐器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近。所以,室内乐是从这种空间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从乐队成员数而言:室内乐乐队的成员数相对交响乐队要少得多。
(4)从音乐作品的故事性而言:交响乐作品具有戏剧性,相对容易理解;而室内乐绝大部分没有戏剧性的内容,也没有文学性的脚本,它只注重器乐的功能,是纯乐器的音乐。室内乐的这种特性,为听众理解音乐作品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听者更多地依靠自己的乐感,去抓欎住音乐中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室内乐不如交响乐、歌剧普及的原因之一。
(三)交响乐的体裁类型
交响乐的体裁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有: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交响序曲、交响舞曲、交响小夜曲、交响进行曲、交响合唱曲等等。每一种体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发展、形式结构和音乐特征。
1、交响曲: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交响乐体裁。自十八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一直在交响乐艺术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交响曲是西方艺术音乐创作技艺的“试金石”,许多作曲家都是凭借着杰出的交响曲创作获得音乐史中的崇高地位。
交响曲是通过综合运用并挖掘各种乐器性能及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体现作曲家内心情感和思想理念,气势恢宏。古典派的海顿作有《惊愕交响曲》等一百多部交响曲;莫扎特作有《第40交响曲》等五十多部作品;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被称为交响曲的不朽之作,而且尤以 《英雄》、《命运》 、《田园》三部最为经典;舒伯特作有《未完成交响曲》等八部交响曲。
浪漫乐派的作曲家如柏辽滋、舒曼、门德尔松、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马欎勒等均作有著名交响曲作品。近现代的著名交响曲作曲家们也作有大量的交响曲作品。
2、协奏曲:是最古老的交响乐体裁之一。协奏一词源出于比赛之义,协奏曲也就是两种因素既竞争又协作的意思。这种为一到两件独奏乐器和交响乐队协同演奏而写的音乐,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比如,肖邦的钢琴协奏曲,门德尔松、勃拉姆斯、帕格尼尼等人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等。我国第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是由何占豪、陈钢共同创作的《梁祝》。
3、交响诗:由匈牙利钢琴家李欎斯特始创,它是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产生于19世纪,作曲家通常根据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甚至一种哲学思想来构思作品内涵,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试图在音乐作品中表达出“诗的意境”,故名之以“诗”。
19世纪末,欧洲的民欎族乐派作曲家经常用交响诗来表达他们的民欎族精神和爱国思想。李欎斯特写过十三首交响诗,这些作品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诗歌、戏剧或绘画;我国有取材于雕塑的交响诗——瞿维作曲的《人民英雄纪欎念碑》。
4、交响舞曲:舞曲历来是艺术音乐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宫廷舞曲,还是民欎族、民间舞曲,都在艺术音乐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且因其通俗亲切,生活化的特点,广泛受到欢迎。在西方的交响舞曲中,小步舞曲、加沃特舞曲、圆舞曲都是最常见的舞曲。奥地利的斯特劳斯家族写作了几百首维也纳风格的圆舞曲,以其热烈华丽的风格,领衔19世纪的欧洲社交舞台。
5、交响进行曲:是艺术音乐中的特性乐曲,它来自于军队进行曲,自十七世纪以来进入贵欎族宫廷和民间生活,逐渐产生了适用于不同场合的各种类型。著名的有:拉德斯基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等等。
(四)交响乐的结构类型及结构特点
1、交响乐的结构类型:有两种,
(1)单乐章的交响乐:只有一个乐章。例如,交响诗和交响序曲。我国的《梁祝》,就是一部单乐章的小提琴协奏曲。
(2)套曲交响乐:由三个或四个乐章构成,多数交响乐都属于这一类型。例如,交响曲一般由四个乐章构成;协奏曲则由三个乐章构成。然则,无论是三乐章还是四乐章的交响乐,第一乐章都必须用奏鸣曲式写作,因而也被称为奏鸣曲式套曲交响乐。
2、交响乐的结构特点 —— 奏鸣曲式结构。无论是单乐章交响乐,还是套曲交响乐,奏鸣曲式结构都是乐曲结构的首选,也是艺术音乐中最富于戏剧性的大型结构。奏鸣曲式结构约定型于1750年左右,两个半世纪以来,一直主导着交响乐的音乐结构。
它惊人的生命力,正是来源于奏鸣曲式具有的戏剧表达能力。通过奏鸣曲式结构,音乐作品从稳定状态开始,然后欎进入到矛盾冲突阶段,并走向戏剧对峙的高欎潮,最后得到圆满解决。奏鸣曲式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呈示部,呈现两个主题,分别称为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相当于戏剧第一幕中欎出现的两个主要人物,他们在形象和性格上是强烈对比的。通常主部主题呈现男性形象和英雄性格,副部主题则呈现女性形象和抒情性格。这两个主题就是音乐戏剧发展中的主角,一切的矛盾冲突,都是围绕它们展开的。
第二部分:展开部,是全曲的戏剧发展中心。音乐戏剧的主角,主部主题或副部主题的性格在展开部得以发展,它们的性格和形象可能会有所改变,两者之间还可能发生矛盾冲突,并加剧,直至高欎潮。
第三部分:再现部,一切矛盾在这一部分得到解决。 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在再现部得以重现,但此时已经是化干戈为玉帛,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五)交响音乐艺术的历史发展:交响乐有着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1、17世纪 —— 交响乐的萌发阶段
此时,宗教声乐音乐在欧洲的音乐艺术殿堂居于主导地位,器乐音乐不仅非常稀少,而且必须依附声乐音乐发展,直到巴洛克时期(巴洛克是一种代表欧洲文化的典型的艺术风格,这个词最早来源于葡萄牙语意为“不合常规”,最初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
欧洲人最初用这个词指“缺乏古典主义均衡性的作品”,是18世纪崇尚古典艺术的人们,对17世纪不同于文艺复兴风格的一个带贬义的称呼,现在这个词已失去原有的贬义,仅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具有独立性的器乐音乐才逐渐形成,开始了器乐音乐发展的新纪元。
交响音乐艺术的发展历史,就是与交响乐队的成长,奏鸣曲式结构的定型,以及多种音乐体裁的铺垫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大量的作曲家为此作出重要贡献。
17世纪,也就是巴罗克时期,是交响音乐的萌发阶段,一方面歌剧在17世纪的诞生和繁荣,促进了歌剧乐队的形成与发展。当时的歌剧乐队中,乐器使用很少,不超过十件,主要的功能就是给声乐演唱伴奏,不具备独立的音乐结构;另一方面,巴罗克式室内合奏乐开始独立发展,在乐器的编配,音色对比上,都预示了古典交响音乐的特征。
在巴罗克时期,作为交响乐的先驱体裁有:歌剧序曲、三重奏鸣曲和乐队协奏曲。其中巴欎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罗克乐队音乐的登峰造极之作。
2、18世纪 —— 交响乐的定型阶段
18世纪是古典主义时期,随着奏鸣曲式结构的形成,交响乐的形式也基本定型。交响乐通常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必须要由奏鸣曲式结构写成快板;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速乐章,许多作曲家往往把这一乐章写成具有歌剧咏叹调般优美旋律的慢乐章;第三乐章是活泼小步舞曲或谐谑曲,海顿、莫扎特通常把这一乐章写成小步舞曲,具有宫廷气质。
但是当交响乐发展到了贝多芬时期时,他对这一乐章的写作进行了改革。贝多芬不再把这一乐章写成宫廷气质的小步舞曲,而是改成戏剧性的谐谑曲;第四乐章是快板或急板的终曲。
交响乐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手中,走向成熟。海顿被称为交响曲之父,写有104部交响曲,为古典交响曲形式的确立,打下了重要基础;莫扎特创作近100部交响音乐作品,主要有交响曲、协奏曲、歌剧序曲等。他在交响乐创作中融进了歌剧元素,产生了抒情性与戏剧性结合的交响乐,思想内涵和矛盾冲突大大加强,达到了古典交响乐的最高峰;贝多芬是交响曲领域伟大的革新家,他写有9部交响曲,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重大的革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西方音乐史中,第一个用交响乐来表现社会性大事件的作曲家。
贝多芬受法国大革命的启示,写作了具有革命性和英雄性内涵的9部交响乐,成为讴歌英雄的系列音乐。为了容纳更深邃宽广的内容,他极大地扩展了奏鸣曲式,以加强音乐的戏剧性表达。贝多芬具有超凡的音乐发展能力,能将极小的乐思发展成泱泱巨篇,他的交响曲达到了热烈辉煌的顶峰。他还在交响曲中首次加入合唱。
3、19世纪 —— 交响乐的发展阶段
19世纪是浪漫主义时期,交响乐的发展进一步走向繁荣。西方几乎每一位作曲家都创作交响乐,他们在传统手法上,创立了不少新的体裁与技法。不同国家、民欎族的作曲家写作的交响乐作品呈现不同的特征:
第一,交响乐开始有了新的题材内容。浪漫主义乐派倾向于将音乐的创作与文学、绘画、戏剧等姐妹艺术相结合,形成综合艺术。许多交响乐作品的内容来自莎士比亚、歌德、但丁、雨果、拜伦等人的文学作品。其中,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德的 《浮士德》 就被写成了各种各样的交响音乐作品。
第二,交响乐开始有了自欎由的形式结构。浪漫主义乐派不再严格遵行四乐章的形式,他们根据作品的内容,自欎由运用结构形式,出现了大量单乐章的交响乐作品。有的作曲家还将人声演唱与交响乐结合起来。
第三,交响乐出现了新的民欎族风格。浪漫主义后期,在东欧和北欧涌现了民欎族乐派。作曲家们运用民歌的音调和节奏,写作了富于民欎族特色的交响音乐。例如,我国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二、了解该交响乐作品作曲家的经历与性格
在欣赏交响乐之前,除了要了解交响乐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创作该作品的作曲家的经历和他的性格,他创作的意图,这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作品。比如,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这首曲子本是他为讴歌拿破仑在法国革命中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而创作的,为此,他还专门在曲谱上写上了献给拿破仑的献词。
然而,拿破仑在取得革命胜利后,却登基做了法国皇帝,这令向往平等、自欎由、民欎主的贝多芬十分失望和气愤。他毅然改变初衷,将乐谱上的献词改为“献给一位伟大人物的英雄交响曲”。
这部作品具有恢宏壮丽的英雄气度和革命精神,体现了贝多芬的典型风格。这就是贝多芬创作《英雄》时的重要背景,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恐怕就不能了解这部曲子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三、了解该交响乐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部交响乐作品的产生,与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国家民欎族、政治经济以及作曲家的创作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我国著名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创作于1958年。当时为了向国庆十周欎年献礼,需要写作一部具有中国本民欎族特征的交响乐作品,把中国的民欎族、民间音乐素材,与西方的交响乐形式相结合,同时探索小提琴演奏民欎族化的问题。
当时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何占豪、陈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合作写成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部作品成功地将中国的民欎族、民间音乐元素和西方的交响乐形式结合起来,并且小提琴的演奏手法也借鉴了中国民欎族乐器二胡的一些演奏手法。
四、了解该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特征
很多交响乐作品有着特定的内容表现,或者形式上的独特之处,往往是这个音乐作品最重要的特性。了解这些特征,就能抓欎住该作品最本质的特征,从而充分理解作品内涵,明确该作品在音乐史中的地位。比如,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
这部作品描写的是作曲家本人的恋爱经过,为了使听众在聆听过程中不至于出现偏差,作曲家在每一个乐章都写有详尽的文字说明,向观众明确表明音乐的内容,指导听众正确理解音乐内容。柏辽兹的这种做法,开启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新纪元,也是这部交响曲最大的贡献。
如果欣赏前没有看过作曲家写的文字说明,那么在聆听时就会产生其他的理解,这就违反了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又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以其铿锵有力的命运敲门声著称。
这部交响乐的贡献是,全曲四个乐章都围绕命运动机开展,体现了作曲家动机展开的高超技巧,而并不是像我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作曲家用连续的同音反复,来表现命运敲门声维妙维肖这一点。作品中的命运敲门声虽然很形象,但并非是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图。
这部作品最重要的方面,是能以四个音的核心动机发展出一部巨大的交响乐作品,体现了贝多芬高超的发展能力。了解这点,才能理解为什么《命运交响乐》在交响乐历史上,具有无尚殊荣的主要原因。所以,欣赏交响乐作品前,必须了解该作品独特的内容和形式特征,才能准确理解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