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分晋象棋 通鉴学思录||“三家分晋”礼法废
《资治通鉴》第一句话是:“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洋洋300万言、叙述1362年史实的鸿篇巨制,为什么要以这句话开篇呢?
魏斯、赵籍、韩虔是晋国的三家大夫,他们势力强大后就联手驱逐晋国国君,分割了晋国土地,史称“三家分晋”。但他们的身份还是大夫,要获得诸侯名分,必须由天子任命,于是便请命于周威烈王。此时,周室衰微,威烈王无力制约,只好任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使他们名正言顺地进入了诸侯行列。孟子曰:“无礼义,则上下乱。”周王朝的真正衰亡,就是从这件事情开始的。
司马光对这一史实进行了严肃而深刻的批判。他说,礼的核心是名分,即“君君臣臣”,上尊下卑,名分乱了,国家就没有秩序。三晋虽然强横,但是也应以礼制之。周天子不给他们诸侯名分,他们也不敢强自为之;而给了他们名分,他们就有了“护身符”,这是鼓励以下犯上的簒逆行为,践踏了礼的原则。
司马光是以礼治国思想的坚定推行者。他耗时19年编纂《资治通鉴》,是呈给当时的皇帝宋神宗御览的,其目的是用“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思想巩固大宋江山。由此观之,他之所以截取“三家分晋”的史实开篇,是认为这件事意义重大,意在告诫宋神宗吸取周威烈王的教训,坚持以礼治国,在名分问题上丝毫马虎不得。他把这一思想贯穿全书始终,不厌其烦地对许多历史事实作了礼的评判。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孙权上书称臣于曹操,并请曹操代汉自立为帝。曹操看透孙权的险恶用心,把他的书信展示于众曰:“这小子要把我放到火炉上烤啊!”曹操终身没有做皇帝。司马光对此评论:“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
”在他看来,曹操至死没有当皇帝,不是不想,而是不敢;他之所以不敢,是畏惧名分,他如果不顾君臣名分代汉自立,就是乱臣贼子,就会落千古骂名。
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了太子、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对这一历史公案的孰是孰非,司马光从礼的角度进行了道德评判,认为唐高祖李渊已经立李建成为太子,又数次私许李世民为太子,客观上造成了兄弟相残的局面。
因此,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唐高祖,其实质是废了礼法,乱了尊卑。他还批评李世民在这件事上有严重错误:“喋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认为他以弟弑兄,以臣弑君,大逆不道,应该受到谴责。
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平卢节度使王玄志病死,偏将李怀玉乘机作乱,杀了王玄志之子,推举姑表兄弟侯希逸为节度使,是为“平卢事件”。朝廷竟不问是非曲直,承认了这种既定事实。有了这个先例,此后各藩镇的节度使都由军士自行废立,朝廷权威荡然无存。
司马光评论这件事说:“爵禄、废置、杀生、予夺皆不出于上而出于下,乱之生也,庸有极乎!盖古者治军必本于礼……今唐治军而不顾礼,使士卒得以陵偏裨,偏裨得以陵将帅,则将帅之陵天子,自然之势也。”这段评论,淋漓尽致地抨击了唐肃宗治军不顾礼法,从而导致皇权下移,产生恶果。事实上,唐王朝最后的灭亡,就是因为藩镇坐大、中央无力钳制而致,形成这种局面的萌芽就是“平卢事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