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书法 书法大家顾颉刚的“仁者精神” 两小时写五十幅
读了张向东的文章,知道顾颉刚不仅是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而且是一位书法家,一位心地宅厚的文化人。1937年至1938年间顾颉刚考察西北教育,在临洮、渭源、陇西等地逗留五百多天,求书者甚众,他有求必应,来者不拒,慷慨挥毫,据日记不完全统计,至少留下了四千七百多件书法作品,平均每天近十件。
1938年初他在临洮主持“小学教员讲习会”,1月28日“为人写屏、联近百事”,翌日记载:“终日为人写屏联,一日近百件,合前数日为学员所写者合计之,殆逾五百件。施者倦矣,而求者未厌。”2月23日在渭源县为人写了一百二三十件书法,累得牙痛发作。
4月29日在离开陇西的前一日,为师范学生写字上百件,一直写到半夜。那时西北县城宣纸存量有限,好几次他直写得满城纸贵、满城纸空。如在临潭,原先宣纸每张三角,顾颉刚抵达后,人们竞相买纸求书,宣纸价格飞涨到每张一元三角,直到售罄。
人们不得不拿出丝绸请他写字。有人从邻县买来,转手获利。他写字,大部分是免费的,后来实在不胜劳累,有同事劝他以收费做限制,说是可用润资所得办一家顾颉刚幼稚园以作到此逗留的纪念,不知结果如何,只知求书者依然蜂拥而至,直到“兰州纸空”。
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亏得我写得快,两小时可写五十幅,还对付得过来。兰州的宣纸,纵不卖完,价格一定提高了。”稍后的家信中提及:“有一位靳重言君,从青海来,要我写字,走了好几家纸铺子,找不到好的宣纸,原来兰州留存的宣纸,从我来后已给人们搜买一空了。”
顾颉刚不以书法名世,观其所作行草书,潇洒随意,高蹈脱俗,有魏晋气息。以他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抵达有着酷爱书画之风的西北地区,求书者众,这是可以想象的,加上书法确实写得好,惹人喜爱,一旦开写,自然就一发而不可收了。他虽然自言“写得快”,但是,若以两小时五十幅计算,他在甘肃的五百天里,用于书法的时间至少在一千小时以上,还不包括磨墨、钤章等事前事后的时间付出。
顾颉刚的这些“书法逸事”,放在今天,近乎天方夜谭了,有哪一位著名学者、著名书法家,愿意如此免费或象征性公益性收费来“天量”书写?这样的书写,体现了一种有求必应、不计回报的“仁者精神”,也体现了一种不遗余力的“传道精神”,以书法为载体,传播传统文化,用现在流行的说法“种文化”来说,五千幅书法,宛若五千颗种子,播撒在西北大地,直到今天,依然焕发出坚韧的生命力。
张向东先祖当年求得顾颉刚的对联“书田菽粟皆真味,心地芝兰有异香”和中堂吴融诗《题分水岭》就保存至今,或许也正因为这一因缘,张向东才研究顾颉刚在甘肃的掌故。
从另一角度说,顾颉刚虽然是大学者,但社会上真正对他的研究有所了解的人是微乎其微的,而书法则人人喜欢,极为普及。可见,中国的学者和文化人如果不会书法,也是一种遗憾,缺少了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话和沟通的便捷手段。当然,一个重要前提是要有奉献精神,不要以为自己的身份很“高”而非高价不卖,不是大款便无缘问津。这样一来,自己的书法亲近人民大众的路便堵上了。不管如何,顾颉刚的做法,我是极为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