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薛荣年 华林故事:平安旧部云集复制第二个平安 等候薛荣年
近8成保代来自平安证券,华林证券难以避免平安投行模式和项目风格影响,“以中小项目”为主。同时,在组织架构和分工上,华林逐渐褪去国信系的影子,逐渐接近平安投行的模式。
不同于国信证券团队全程独立作战(找项目、做项目、与证监会沟通、发行等全部都由团队承揽),华林所设投行团队是做项目的,前期找项目更多是投行事业部的管理层。
据一位从平安跳槽至华林的保代透露,“项目各阶段分工不同,签字的多为做项目的保代,负责找项目或跟证监会沟通的投行领导层偶尔也会签字。这种分工和团队运作方式比较灵活,但对领导层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
这种投行模式更接近于平安。近几年来,平安证券虽在承销数量领先行业,但也暴露了不少风控问题,比如胜景山河IPO事件。
鉴于此,华林证券在大投行概念下设置内核部门,并列于投行事业部,而以往的质量监控部设在投行事业部下面,难以保证风控的独立性。龚寒汀时任平安内核负责人,和这些来自平安的保代们都深谙风控的重要性。
“华林投行模式跟平安差不多,不过做了一些调整,除了加强风控外,也会更加重视发行环节。”上述保代表示。
对2011年IPO承销为零的华林来说,当务之急是能否在IPO项目上有所突破。据华林内部人士称,从平安过来的保代基本没有把项目带到华林,“跟平安签了协议的,当然不能带走”,不过他还表示,“有些凭私人关系取得联系又没有签订协议的就很难说”。
理财周报记者获悉,目前华林储备项目少说也有几十个,而且有项目已经上报证监会了。
那么,华林能否异军突起成为2012券商投行黑马?华林一保代告诉记者:“我们并不想冲得那么猛,先用2-3年时间来打好底子吧。”
华林想成为怎样的券商?
截至2011年中期,华林证券净资本为2.34亿元,排在行业的下游水平。
华林证券2010年审计报告显示,2010年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占营收比例达33.33%,2009年占比28.12%。这家曾被国信证券放弃收购的券商开始用心经营,在固定收益方面可圈可点,经纪业务也缓慢前进。
早在2009年8月,国信证券就有意以换股的方式收购华林,其后因华林股东复杂,监管方面存在异议,国信证券为了不耽误上市进程最终没有完成收购。华林的实际控制人是深圳立业集团掌门人林立,在资本运作愿景落空,也许开始用心经营华林。
2009年以来,华林的企业债承销数量都排名行业前三甲,这得益于其灵活的分配机制和对地方企业债的专注。曾有业内人士透露,华林的债券承销分成比例很高,激励措施甚至超越大型券商。华林总裁孙明霞分管固定收益业务,其和内部团队多都曾在国信证券供职。
经纪业务方面,2007年股排行业70位左右,2009年跃升第53位,市场份额由0.33%上升至0.4%,2010市场份额出现18%的增长幅度。华林原董事长段文清主导推出的IQ机曾创下短短数月开户数激增数万户的佳绩。
但在2011年上半年,段文清、主管经纪业务的副总裁苏细强和总裁助理张冠宇等高管相继离职,华林的经纪业务又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