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彩楼记金采风 金采风:永远的“碧玉簪”

2019-04-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由上海文学艺术联合会等单位主办.上海越剧院承办的"越剧黄金——金采风·黄沙表.导演艺术"系列活动,将于5月下旬至6月初在上海举行.本报特刊发下文,以示纪念.金派创始人.著名越剧演员金采风,擅长青衣.曾主演过<碧玉簪>.<盘夫索夫>.<彩楼记>.<梁祝>.<汉文皇后>等戏.越剧彩楼记金采风 金采风:永远的"碧玉簪"    金派脱胎于袁派,流派特点为秀慧端庄.刚柔相济.发声饱满.音色嘹亮.她的唱,时而柔软委婉,

由上海文学艺术联合会等单位主办、上海越剧院承办的"越剧黄金——金采风·黄沙表、导演艺术"系列活动,将于5月下旬至6月初在上海举行。本报特刊发下文,以示纪念。

金派创始人、著名越剧演员金采风,擅长青衣。曾主演过《碧玉簪》、《盘夫索夫》、《彩楼记》、《梁祝》、《汉文皇后》等戏。

越剧彩楼记金采风 金采风:永远的“碧玉簪”

    金派脱胎于袁派,流派特点为秀慧端庄、刚柔相济、发声饱满、音色嘹亮。她的唱,时而柔软委婉,时而激昂奋起,柔软中突显棱角,激昂时内蕴秀气,充分体现出不同角色的各种情绪。

      金采风不但唱做俱佳,而且戏路甚广。她擅长青衣、闺门旦一类角色,也演过像《拾玉镯》、《杨八姐盗刀》等花衫、刀马旦的戏。她善于运用其特有的演唱技巧,根据不同人物的不同经历、不同特点,塑造出性格迥异、各具魅力的艺术形象。

越剧彩楼记金采风 金采风:永远的“碧玉簪”

例如,同属大家闺秀,《盘夫索夫》中的严兰贞,她演得单纯热情、骄矜任性;《碧玉簪》中的李秀英,她突出其贤良温顺、委婉忍让;《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她演得精明干练、洒脱泼辣;《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则处理得缠绵端庄、沉稳矜持。

越剧彩楼记金采风 金采风:永远的“碧玉簪”

      金采风从事越剧事业已经60多年了。她走过的艺术道路是与众不同的。

她既非科班三考出身,也没有进戏校专门训练过。可以说,她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培养和前辈演员的扶植下,靠着刻苦勤奋,在长期舞台实践中"滚"出来的。       她从小就喜爱越剧。

有时,她跟随祖母去看戏;有时一个人偷偷溜进剧场。就在她家对门的同乐戏院里,这个"小越剧迷"饱览了当时上海几乎所有越剧名角的拿手好戏。回到家里,她把大床当舞台,被单代水袖,经常学着唱起来、演起来。

她15岁那年,终于考进了雪声剧团越剧训练班。可老师们为生活所迫,整日忙于应付排练,无法辅导她,训练班开了几次课就停掉了,20多名学生相继离去,最后只剩下金采风等三人,留在剧团当了龙套演员,唯一的报酬是在日夜场之间吃一顿"堂中饭"。

就在这个时期,她用功学习、揣摩各家流派唱腔,并开始去电台播唱,常常一个人唱两三个角色。       1949年,她参加了上海市第一届地方戏剧研究班学习。

不久,又随团参加了华东戏曲研究院实验越剧团。剧院为了培养她,一面鼓励她向前辈老师从头学起,补习身段、舞蹈、武功,一面有意识给她压担子,促使她在实践中扬其所长,补其所短。

为了发挥她嗓音清脆嘹亮、运腔流畅有韵的特点,还让她多演唱工戏。这期间,她学会了《盘夫索夫》、《杨八姐盗刀》、《拾玉镯》、《碧玉簪》等一批剧目。随着技艺日进,她在观众中的声誉和影响也与日俱增。       金采风在艺术上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她学习前辈经验,既尊重传统,又不墨守成规;既善于从中吸取精华,又敢于突破,勇于创造。

她的代表作《盘夫索夫》、《碧玉簪》,正是她在演出中经过反复琢磨、精益求精,才焕发了新彩,并成为屡演屡新、日臻完美的保留剧目的。

金采风也因在戏中塑造了两个典型,被誉为"活兰贞""神秀英"。       例如,《盘夫索夫》中的著名唱段〔四工调〕"官人好比天上月",老戏中用的是节奏较快的中板,旋律也较简单。

金采风演唱时,既学习、借鉴了施银花善用鼻音、滑音的技巧,使整个曲调显得活跃明快,同时,根据人物的特定思想感情,在行腔中使委婉的滑音同刚健的顿挫互相映衬,对节奏的轻重强弱做了精心的辩证处理,大大丰富了曲调的旋律,增强了韵味,并且把中板改为慢板,很好地表达了严兰贞遇事精明果断以及体贴和深爱曾荣的恳切感情。

      《碧玉簪》也是越剧骨子老戏,其中的"三盖衣"是核心唱段。这段长达70句的大型唱段,以迟缓的〔尺调腔·慢板〕开头,后转入速度稍快的〔中板〕,又加入〔男调板〕,中间用叠句唱法描述紧张胆怯的情绪;第三次盖衣时,人物内心冲突达到高潮,在一声凄切的哭腔后,转入对定亲回忆的叙述性〔清板〕;到打四更时则转入急切的〔嚣板〕,最后一句以传统的〔清板〕落调结束。

整段唱由慢而快,由快转散,生动刻画了李秀英善良的性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金采风独具一格的唱腔,主要是在师承典雅缠绵、圆润细腻的袁派基础上,同时吸收范派和傅派的某些精华而融化发展成的。

她的运腔委婉回荡,刚柔相济,抑扬顿挫,轮廓分明。吐字运气,分寸掌握自如,讲究字字送听,富于韵味。       金采风勇于革新的精神,还表现在她努力通过艺术实践开拓自己的戏路、丰富越剧题材等方面。

她演出过《祥林嫂》、《三月春潮》、《红花曲》、《不准出生的人》等许多现代戏。《祥林嫂》是金采风向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学习的剧目,她在深刻揭示旧中国劳动妇女悲惨命运及其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方面,做了艰辛的探索和勇敢的实践,不仅学习了袁派韵味厚实、委婉流畅的特点,还发挥了自己嗓音清脆的特点。

因此,在银幕上,她同袁雪芬分饰前后祥林嫂,两者比较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