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碑帖 他的草书 让欧阳询卧碑膜拜!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被誉为“唐人楷书第一”的欧阳询天骑马外出游览,在道旁见到一块西晋书法家索靖所写的章草石碑,看了几眼,觉得写得一般,于是策马而过。但跑了一段路,觉得不对,索靖既然是一代书法名人,那么他的书法定会有自己的特色。于是策马而回,伫立在碑前,反复观看了几遍,才发现了其中精深绝妙之处。欧阳询坐卧于石碑旁摸索比划竟达三天三夜之久。欧阳询终于领悟到索靖书法用笔的精神所在,因而书法亦更臻完美。
索靖是怎样的一位书法家呢?能影响欧阳询的一定不普通,因为欧阳询平生最重法度,从不肯轻易推许古人。
索靖字幼安,敦煌龙勒(今甘肃敦煌)人,生于239年,卒于303年。他出生在一个累世官宦之家,少年时代就有“逸群之量,该博经史,兼通内纬。州辟别驾,郡举贤良方正,对策高第”,与同乡的泛衷、张甝、索紾、索永一同在太学学习,声名远扬海内,号称“敦煌五龙”,索靖被誉为“敦煌五龙”之首,泛衷等四人都早逝,只有索靖学识广泛,博通经史,又通晓谶纬之学。
当时著名学者傅玄、张华等人,都十分赏识他,虽仅一面之交,却都和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索靖一生担任过西晋许多重要官职,先是在尚书台任尚书郎,后来出任雁门太守,继之又出守西域任酒泉太守、荡寇将军加散骑常侍等。晋惠帝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河间王司马颙等举兵侵犯洛阳,索靖被任命为游击将军,率关陇义兵参加保卫洛阳之战,大破司马颙军,但不幸在战斗中受伤而死,卒年65岁,被晋惠帝追赠司空,封安乐亭侯。
索靖在中国文化史上有重要的影响力。他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姐姐之孙,书法上受张芝影响很深,以善写草书知名于世,尤精章草。晋武帝时,他和另一位大书法家卫瓘同在尚书台供职,卫瓘为尚书令,索靖为尚书郎。由于二人在书法艺术上独具风格,当时被人们誉为“一台二妙”,说他们二人的书法与张芝有很深的师承关系。后人评价说:“瓘得伯英(张芝字)筋,靖得伯英肉。”
索靖的书法,浓浅得度,内涵朴厚,古朴如汉隶,转折似今草,气势相当雄厚,历来被书法家称为上乘。有人把索靖的字与张芝的字作了比较,认为“精熟至极,索不及张芝;妙有余姿,张不及索靖”。索靖本人也很看重自己的书法,并十分形象的名其字势为 “银钩虿尾”,意思是形容自己的书体字势遒劲有力,勾趯势如银钩、蝎尾。
梁武帝萧衍称誉他的字“遒劲而峻险。遒劲处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峻险处如雪岭孤松,冰河危石。”黄山谷也称道索靖的书法“笺短意长,诚不可及”。就连平生最重法度、不肯轻易推许古人的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也十分推崇索靖的书法。
羊欣的《书断》中提到: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并号“书圣”,可见索靖当时在书法界的崇高地位。
索靖流传后世的书法作品极少,仅有《出师颂》《月仪帖》《急就章》等,宋代著名的《淳化阁帖》也收集了索靖的墨迹。《出师颂》是索靖流传至今的惟一墨迹。这件我国最早的书法珍品自唐朝以来一直流传有序,唐朝时由太平公主收藏,宋朝绍兴年间入宫廷收藏,明代由著名收藏家王世懋收藏,清朝时乾隆皇帝曾将其收入《三希堂法帖》。
1922年逊位清帝溥仪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该卷携出宫外遂失散民间,2003年7月才由故宫博物院斥资2200万元人民币购入收藏。
卷上朱印斑斑,纸墨如新,有宋高宗篆书“晋墨”二字、乾隆御笔题跋、宋代米芾题记等,其珍贵程度真可谓价值连城。《出师颂》是索靖章草极品。被人称颂为“它无一笔无隶意,无一字是隶体;它亦无一笔见草率,而无一字不是草。它的用笔是隶,结体是楷,意态为草。”“把隶书的朴拙和草书的流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既飞动又沉着,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
《月仪帖》是索靖章草的代表作之一,为《邻苏园法帖》拓本,按月分为十二章,缺四至六月,计18页。《月仪帖》具有同时期一般章草的特点外,最大的特点是笔画的跳跃,字势的斜正相发,动中有静,粗细变化顺势有序,起笔处往往锋从势出,有银钩虿尾之趣,确实为章草中的精品。
索靖一生文才武略,著述颇丰,据史书记载有论述阴阳气运的《五行三统正验证》和《索子》《晋诗》各20卷,可惜均已佚失。在《晋书·索靖传》中留下了一篇索靖的书论《草书状》,全文虽仅四百余字,但对书法艺术的论述范围几乎无所不包,从书法的演变、风格到气韵、用笔及章法等方面都有比较全面的论述。
在文章中,索靖以“驾驭烈马、海水扬波”来形容草书的雄浑强劲和舒展潇洒;以“芝草、葡萄、棠棣”来总括各种风格的书法艺术;以“玄熊对踞,飞燕差池”状其对称平衡,欹侧参次。在草书技法上,他用“骇龙反踞、凌鱼奋尾”指出用笔要无往不收,执笔要豪迈有力。同时还强调,起笔要顾盼左右,运笔要照顾前后(登高望其美,既望而中顾),这些观点至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