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帅贺炳炎 盘点10位独臂开国将军:贺炳炎如关公再世

2019-03-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四川省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0年7月1日于成都病逝.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的指挥下,从桑植县刘家坪轿子垭地区出发,开始了长征,此时的贺炳炎任红五师师长.中国将帅贺炳炎 盘点10位独臂开国将军:贺炳炎如关公再世在突破澧水.沅江一线的封锁后,红二.红六军团向新化.溆浦发展.但在突破溆浦时,国民党大军也重兵压来.贺龙果断下令:"折向西行,沿着雪峰山山脚,直奔瓦屋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四川省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60年7月1日于成都病逝。 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的指挥下,从桑植县刘家坪轿子垭地区出发,开始了长征,此时的贺炳炎任红五师师长。

中国将帅贺炳炎 盘点10位独臂开国将军:贺炳炎如关公再世

在突破澧水、沅江一线的封锁后,红二、红六军团向新化、溆浦发展。但在突破溆浦时,国民党大军也重兵压来。贺龙果断下令:“折向西行,沿着雪峰山山脚,直奔瓦屋塘,从瓦屋塘翻越雪峰山西进贵州!”而此时,攻击瓦屋塘的重任落在了作为先头部队的贺炳炎的红五师十五团身上。

中国将帅贺炳炎 盘点10位独臂开国将军:贺炳炎如关公再世

贺炳炎亲率十五团向瓦屋塘突进,可在快接近瓦屋塘东山时,遭到了敌人的阻击。由于敌人的火力太猛,部队一时冲不上去,贺炳炎火了,一边命令团长王尚荣到后方向贺龙汇报情况,一边组织冲锋队并手提大刀亲自带领冲锋队向东山冲锋。虽然东山山势陡峭,无法架设机枪掩护,但贺炳炎不管,他明白,东山之役,决定着整个大部队的生死存亡!面对敌人暴风骤雨般洒下的子弹,贺炳炎一挥手:继续往上冲!

中国将帅贺炳炎 盘点10位独臂开国将军:贺炳炎如关公再世

冲锋队一个弹坑一个弹坑地匍匐前进,当到距敌不到100米时,贺炳炎霍地站起大吼一声:“同志们,杀啊!”便带领战士们与敌人拼刺刀。此时,贺炳炎如关公再世,挥舞大刀左劈右砍,顷刻间便结果了好几个敌人,吓得其他敌人丢了阵地掉头就逃。战士们一看,士气更振,一举拿下了东山。可就在这时,贺炳炎不幸被敌人炮弹弹片击中,倒下了。当战士们发现他时,他已昏迷不醒,整个右臂血肉模糊。贺炳炎随即被抬下战场进行治疗。

贺龙知道这件事后,便心急火燎地跑来看望并询问病情。卫生员告诉贺龙,贺炳炎的整个右臂已被炸成了肉泥状,骨头全碎了,只有锯掉胳膊才能保住性命。贺龙大声命令道:“无论想什么办法,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但当时医疗器材十分短缺,仅有的一些又刚被驮运转移了,一时半会运不回来。

至于药品,更是稀缺,不但没有麻药,连消毒水都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只好找来一把锯木头的旧锯子锯骨头,熬了一锅盐水消毒。开始手术时,贺炳炎还昏迷着,可进行到一半时,他疼醒了。

当知道必须锯掉自己的右臂时,他毫无惧色地对几个害怕他乱动前来摁他的战士说:“都靠边。”又对医生说:“开始锯吧!”于是手术又开始了。可医生的手怎么也不敢使劲,生怕贺炳炎太疼。

贺炳炎笑了笑:“我自己都不怕,你还怕什么,来吧!”并把一条毛巾塞在嘴里。就是这样,贺炳炎完成了整个手术。手术前后共用了2小时16分钟。贺炳炎见到贺龙的第一句话是:“总指挥,我以后还能打仗吗?”贺龙紧紧地握住他的左手,用肯定的语气说:“你还有一只手嘛!

只要我贺龙在,就有你贺炳炎的仗打!”贺炳炎把贺龙的手抓得更紧了:“老总,我的胳臂没了一只,但是我的心还在,我一定要继续坚持下去,继续跟狗日的老蒋干!”手术后,贺炳炎仅在担架上躺了6天,便又投入战斗了。

后来,贺龙每当进行战斗动员的时候,总会把手术时包贺炳炎骨头渣的手帕拿在手中,肃然告诉同志们:“这手帕包过红军师长贺炳炎的骨头渣!那是党的好儿子的骨头渣!”

彭绍辉

建国后,历任第一野战军参谋长,西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战术研究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78年逝世。 1933年3月20日,国民党第十一师进犯至草台岗地区。彭德怀在电话中告知彭绍辉:拿下制高点霹雳山,是取得此次反“围剿”胜利的一个关键。凌晨,彭绍辉命令两个团开始登山,并且下定决心:“不拿下这个制高点,我就不下山来。”

霹雳山地势险峻,直至中午,才占领山头。当敌人向山下溃败的时候,彭绍辉在敌人丢弃的满山遍野的枪弹之中,拾起一枝步枪,奋不顾身地同战士们一起冲下去。刚冲到半山腰,他左臂连中两弹,骨头被击成几截。彭绍辉被送进了医院,由于伤势严重,医生将其左臂截肢。

出院后,组织上为了照顾彭绍辉,准备安排他去地方工作。彭绍辉当即表示:“我虽没有了左臂,但还有右臂,而且还很年轻,还能同敌人进行战斗。只要国民党反动派不消灭,我就不离开部队,不离开战场。”对他的恳切要求,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表示不同意。

彭绍辉便去找周恩来。周恩来见彭绍辉意志坚定,于是答应了他,并勉励他说:“绍辉同志,你虽然身体残废,却要求再上战场,这种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是可嘉的。好吧!你去继续勇敢地战斗,争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彭绍辉就这样又回到了红三军团。

余秋里

中将军衔,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创建者,经济工作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共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委,原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原主任。

“独臂将军”余秋里是如何失去臂膀的,事情要追溯到红军长征途中,在贵州省乌蒙山区的哲庄坝。

指挥战斗 左臂屡中弹

1936年2月,贺龙总指挥率领红二、六军团长征行进至黔滇交界的乌蒙山区。3个月前,当红军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时,敌人就纠集了大量兵力包围阻截红军。3月12日,国民党万耀煌部突然改变行军路线,折向镇雄方向,妄图在那里阻截、包围红军。

这时,时任红二军团18团政委的余秋里接到贺总指挥的命令,要他们火速前进到哲庄坝,截击敌人。余秋里率团队赶到干沟梁子。红军占领了制高点,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死伤累累,滚落到沟底。

敌人缩进了一道山沟,凭借着有利的地形进行顽抗。成本兴(成钧1911-1988)团长站起身来观察地形,选择进攻路线。突然,余秋里发现逃到对面山坡上的敌人已部署完毕,正准备着向我方阵地射击,他高喊一声“危险!

”不顾一切地站起来,一把把成团长拉倒在地。话音未落,一排子弹射来,击中了余秋里的左臂。他简单包扎一下伤口,随战士们冲向沟底。 正在这时,余秋里接到我军将撤出战斗,要求18团掩护主力部队转移的命令。

就在他带领部队冲上山顶时,敌人一梭子机枪子弹打了过来,又打在他那已负伤的左臂上,喷涌的鲜血顿时染红了他的衣衫。余秋里低头一看,打断的骨头白茬已穿出皮肉,有两根筋露在外面,微微颤动。他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并用绷带把左臂挂在脖子上,与成团长一起继续指挥战斗。

条件艰苦 无法动手术

此役,红军把正在行进中的万耀煌纵队拦腰截断,使敌人首尾不能相顾,万耀煌溃乱中只身脱逃。敌人开始了更加疯狂的围追堵截,红军每天都要打仗和行军,根本没有时间对余秋里进行治疗,更不用说动手术了。

这时,朱德总司令来电,命令红二、六军团渡过金沙江后,设法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渡江前,总指挥部派人给余秋里送来一床鸭绒被。当时他的伤口已经发炎,正在发高烧,处于昏迷之中。他全然不知地被战友们抬上小船,在大家的保护下渡过了江。

渡过金沙江后,部队进入康藏地区,彻底摆脱了十几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当部队开始在中甸地区的格罗湾休整时,贺总指挥,任弼时政委指示医院领导:可利用这段休整时间,为余秋里做手术,把他的伤好好治一治。医院领导回答:“部队过金沙江时,因不慎医疗器械全掉进江里,现在已无法做手术了。”

一天,曾任红军18团团长、后任师长的贺炳炎专程来看望他,劝道:“老余呀,干脆把手锯掉算了,像我一样,当个‘一把手’,多省事。我现在不照样干革命,一点也不比别人差。”余秋里摇摇头说:“不能锯,我还要留它干革命呢!”1935年12月,贺炳炎率部在云南瓦屋塘同敌人发生了一场激烈战斗,右臂不幸中弹。医生为了保全贺炳炎的生命,用最原始的木锯为他作了截肢手术。

危及生命 将军痛断臂

当红二方面军抵达甘孜后,余秋里的左臂愈加疼痛,医务人员打开绷带检查,只见整条臂膀已发黑萎缩,伤口上爬满了白蛆。但由于无医无药,只得重新换上新绷带,让他躺在担架上,抬着继续前进。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徽县,医生见他伤势越来越重,左手五指已肿胀坏死,如不及时手术治疗就会危及生命。

方面军卫生部长侯政决定亲自为余秋里实施手术,当时正好打了一个胜仗,缴获了一批医疗器械、消毒棉和纱布。手术时,侯政用缴来的镇痛剂先给余秋里注射,由于不知该药的使用剂量标准,一针下去,余秋里就昏迷过去了。

侯政先刮掉余秋里臂上的腐肉,再用一把自制小锯锯断其坏骨,然后又忙着抢救失去知觉的余秋里。经过抢救,余秋里才缓缓苏醒过来。醒来后,余秋里对守候在身边的贺龙说:“老总,敌人打断了我的左臂,我还有右臂,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自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中又多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独臂将军。

50多年后,著名的西方记者索尔兹伯里著述《长征,一个闻所未闻的故事》时,当他听到余秋里断臂的经历后,耸耸双肩,欣赏地赞叹道:“余先生,你真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可敬可敬。

晏福生

原名晏国金。湖南省醴陵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和优秀的军事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转战湘鄂川黔边界——第一次“光荣牺牲”

1934年4月,晏福生升任红六军团十七师(师长萧克)四十九团政委。同年7月23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发出了红六军团西征的命令,晏福生和团长吴正卿率四十九团从永新牛田出发,经遂川突破国民党军的封锁线,转战湘南,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进入湘桂边界。

1935年1月,蒋介石纠集11个师约10万兵力,分六路对湘西根据地进行“围剿”。2月,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及时向红二、六军团发出反“围剿”作战的指示:“应利用湘鄂敌人指挥上的不统一与何健部队的疲惫,于敌人离开碉堡前进时,集中红军主力,选择敌人弱点,不失时机地在运动中各个击破之。

”4月,晏福生指挥四十九团参加了陈家寨战斗。正当晏福生指挥二营冲进寨头时,发现一股敌人突破红军阵地往西逃窜。

他来不及调动部队,带着警卫员尾追而去。战斗结束后,部队撤出阵地进行总结,发现政委和他的警卫员都不见了。派人多方寻找未果,指战员们都以为政委牺牲了。吴正卿在会上提议:“为晏福生政委默哀三分钟。

”就在全团指战员万分悲痛之时,晏福生和他的警卫员扛着缴获的长枪、短枪,押着几个俘虏步入了会场。听说大家已为他“默哀”了三分钟,晏福生风趣地说:“敌人还没有消灭,革命还没有成功,阎王爷还不忍心收咱们呢!”在场同志破涕为笑。

长征中英勇善战——第二次“光荣牺牲”

1935年9月,蒋介石又调集130个团的兵力,对湘鄂川黔苏区发动新的“围剿”。11月,红二、六军团根据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军委分会的决定,开始战略转移。转移前,红六军团作了整编,新组建红十六师,晏福生调任红十六师政委,周球保任师长。

之后,红十六师随军团主力踏上了艰苦卓绝的万里征途。10月7日,晏福生率部在罗家堡与从盐关镇出来堵截红军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碰了个面对面。敌我双方各自抢占有利地形,展开了一场激战。

红十六师连续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冲击,但由于胡宗南调集的堵截大军越聚越多,怎么也脱离不开战场转移,使整个红六军团陷入了危机。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晏福生命令部队退出山头阵地,决心从山下的斜坡处杀开一条血路,掩护军团主力转移。

红十六师刚撤至斜坡,国民党军一窝蜂似的扑了上来。晏福生在阵前指挥部队向敌人冲杀。激战中,师参谋长杨旻、师政治部主任刘礼年相继负伤,师部的四个指挥员只剩下晏福生一人了。他满怀悲愤,命令三营猛烈攻击敌人队伍密集的右翼,迷惑吸引敌人,其他部队趁机从左翼突袭,杀出一条血路。

此时,军团模范师的一个连也抢占了红十六师阵地侧后的一个山头阵地担任警戒,军团直属机关和后勤部门的同志迅速冲出了封锁线,军团主力部队也迅速转移。

正当晏福生指挥红十六师撤出战斗时,国民党军的飞机飞抵红军阵地狂轰滥炸。一颗炸弹在晏福生的近处炸开,他躲闪不及,右臂被弹片炸伤,鲜血直涌。晏福生用左手从贴身口袋里掏出密电码本交给警卫员,并挣脱搀扶他的警卫战士,纵身跳下身旁的陡坡。敌人蜂拥而至,战士们只得撤离。

红六军团主力通过十六师杀出的血路脱离危险后,军团政委王震接到晏福生负伤下落不明的报告后,立即对模范师师长刘转连说:“十六师损失很大,晏福生负了重伤还没出来,生死不明,你赶紧派部队去找一找。”“好,我亲自去。

”刘转连随即率两个营返回罗家堡战场。国民党军当时还没有完全撤退,刘转连率部边打边找,寻遍了阵地,仍然没有发现晏福生,只好返回向首长汇报。军团长陈伯钧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十六师政委晏福生同志阵亡。”军团政治部主任张子意也在日记中写道:“我部晏福生同志牺牲。”在红二、六军团胜利渡过渭水,到达目的地总结战斗经验时,王震在排以上干部大会上沉痛地提议:“请大家起立,向晏福生同志默哀三分钟。”

历尽艰险回陕北——不幸失去右臂

晏福生没有死。他跳下陡坡后,被酸枣树、粗篱草七阻八拦,竟轻轻地滚落在一个土窑洞边,便顺势滚进了土窑洞。因流血过多,他晕倒了,一直昏睡到第二天清晨。后来,当地一对父子把晏福生救回了家,又是喂米汤,又是喂山药蛋,总算把他救了过来。

10月8日,换上了便装的晏福生赶到刘家坝时,红六军团已到了横门镇;次日他找到横门镇,军团又开到了达门镇……一直追到通渭,还是没有追上部队。晏福生架着残臂,体力日渐不支。伤口生了蛆,奇痒难忍,他用木棍一条条掏出来,继续赶路。

当他坚持走到大水头地区时,终于晕倒在路旁。当地的农民兄弟把他救回家,问明情况后,找来一块门板,将他抬到驻扎在水暖堡地区的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的一个师部。

这个师的师长不认识晏福生,但知道晏福生已经牺牲了。面对这个伤残疲惫的陌生人,他警惕地问:“你说你是红二方面军十六师政委,你们方面军的副总指挥是谁?”“萧克。”“你认识萧克吗?”“认识。”“他认识你吗?”“认识。”“那就好了,二、四方面军汇合后,他调到我们三十一军当军长了。”

晏福生喜出望外:“请你们马上给萧军长发电,就说晏福生还活着,请他派人来接。”萧克接到电报,又惊又喜,遂派徐继海把晏福生接到军部。两人见面,百感交集。萧克扶着晏福生一直未得到治疗的伤臂,要医生赶快诊治。经医生检查,认定必须截肢。萧克立即将晏福生转送红四方面军卫生部所在地山丹县,请以“一刀准”而闻名的卫生部部长苏井观为其手术。

彭清云

江西省永新县人。一九三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三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四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十八师五十三团连政治指导员,第十六师四十七团营政治教导员,第十八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营政治教导员,教导营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十四团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一六0师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政治学院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政治部主任,总参谋部三部政治委员,总参谋部通信部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总参谋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左齐

江西省永新县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团第十七师四十九团连政治指导员,团俱乐部主任,红六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司令部作战参谋,侦察科科长,七一七团参谋长,教导营政治委员,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七一八团政治委员,南下支队后勤部政治委员。1938年失去右臂。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第五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一野战军二军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副政治委员,南疆军区政治委员,新疆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济南军区副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苏鲁

原名苏达余。湖南省浏阳县人。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六军第十八师五十二团排长、副连长、连长,第五十三团副营长、营长、代副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三大队大队长,特务二队大队长,第二十五团团长,太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大岳军区第十八军分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十五纵队一八四师副师长,第十八兵团六十二军副师长。1949年失去左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西省军区长治军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部第四九五仓库库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陈波

河南省新县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鄂豫皖红一师第二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第一师一团副营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师三十团副团长,援西军司令部第二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特务团参谋长,副团长,太行军区荣军学校校长。

1940年失去右臂。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军区通化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辽宁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辽宁军区副参谋长,东北护路军南满指挥部司令员,东北铁路公安总队副总队长,东北铁路公安局副局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东北铁路公安总队总队长,司令员,师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警备部后勤部政治委员,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部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后勤部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童炎生

江西省安福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湘赣边区红军独立第三团排长,湘赣军区敌后挺进大队分队长,茶(陵)攸(县)莲(花)游击队队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一支队二团连长、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第一师二旅四团政治处主任,苏中军区特务三团政治委员,第一旅政治部主任。

1944年失去右臂。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司令员,苏北军区泰州军分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苏北军区参谋长,江苏军区参谋长,江苏省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廖政国

河南省息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黄安独立团副连长、连长,红四方面军警卫营连长、副营长,红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六团营政治教导员,军委补充团营长、副团长、代团长。

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三支队六团营长,江南人民抗日义勇军第二路二支队支队长,挺进纵队第一团参谋长,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四团团长,新四军第一师一团团长,教导旅旅长,新四军苏浙军区第四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一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一师师长,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军参谋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