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别林周恩来 卓别林电影影响深远 周恩来曾请他吃烤鸭
经“博洛尼亚”和MK2修复后的卓别林电影DVD从2001年至今陆续在全世界售出了约280万张。MK2公司说,美国方面对卓别林电影修复工作的反应很令人失望,“美国人很‘健忘’,对电影遗产不太感兴趣”,不过在巴西、阿根廷和日本等国,卓别林的粉丝正奇异地增多。
肥裤子、破礼帽、小胡子、大头鞋,再加上一根从来都不舍得离手的拐杖,卓别林用他的表情和动作将默片带到最高峰。卓别林的“粉丝团”遍布世界,英国女王授予他爵士头衔,爱因斯坦去给他的电影捧场,就连被卓别林讽刺的对象:希特勒也偷偷观看《大独裁者》。卓别林的魅力老少皆宜,永不消逝。
周恩来 请他吃烤鸭 周恩来与卓别林
周总理在处理繁忙的政府外交公务同时,时刻想着人民外交这一途径。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在各种会议和会谈的间隙,他邀请卓别林到他的住处做客,希望卓别林能亲眼看看解放了的新中国。并与卓别林夫妇共进晚餐。席间,卓别林望着刚上桌的北京烤鸭诙谐地说:“我演的流浪汉夏尔洛,他走路时那让人发笑的步伐,就是从鸭子走路的样子中得到启发的。为了感谢它们,我一直不吃鸭子。”菜不对客人的胃口,这让主人一方有些歉意。卓别林却笑着说:“这次可以例外,因为这不是美国鸭子。”人们顿时开心地笑起来。
马龙·白兰度 他是个虐待狂
卓别林的最后一部电影拍摄于1966年的 《香港女伯爵》,主演是马龙·白兰度。白兰度极为崇拜卓别林,认为“他有可能是电影诞生以来最有才智的电影人”,不过,两个人唯一的一次合作并不愉快,白兰度在自传里写道:“卓别林有可能是我遇见过的最大号的虐待狂。”对于白兰度,卓别林自然也没什么好话,他说白兰度太难以共事。
周星驰 他无可替代
很多人将周星驰比作卓别林,因为两个人的电影都在搞笑背后,蕴涵着让人感触很深的感情戏,即使再微小,也让观者得到极大的享受。周星驰觉得卓别林的电影虽然是默片,但很精彩,如果自己的电影没有声音,就一点看头都没有:“卓别林的电影在我心目中永远都是最伟大的喜剧,这是没有人可替代的,也没有人可以跟他比较。”
还有一个巧合的地方,卓别林与周星驰两人的身高都是173厘米。卓别林常在电影中饰演因身材瘦小而遭壮汉欺凌的可怜角色,周星驰也常在电影中自嘲自己的身高。
爱因斯坦 看他的电影会流泪 爱因斯坦
1931年,卓别林的电影《城市之光》首映时,爱因斯坦夫妇前来捧场。看着成千上万的人,爱因斯坦表现出一贯的纳闷,而旁边的卓别林看上去心情似乎很愉快,他今天特意刮了胡子,让爱因斯坦看着有点不习惯,爱因斯坦下意识地摸了摸他松乱的胡子,松了口气。卓别林说:“这些人为我欢呼,是因为每个人都对我了如指掌,这些人为你欢呼,是因为没人能弄懂你。”人类最具智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一头雾水:“这又是什么意思呢?”“什么也不是。”电影界的喜剧泰斗撇着嘴笑道。
“在电影的最后一刻,我发现爱因斯坦在擦拭眼泪,这更深一步证明:科学家都是不可治愈的感情动物。”卓别林说得一点没错。后来爱因斯坦又去看《摩登时代》,同样泪眼涟涟,回来按捺不住激动给卓别林修书一封:“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上人人都能看懂。你会是个伟人的。爱因斯坦。”一周后,爱因斯坦收到回信:“我更加钦佩你。‘相对论’世上没人能懂,你已是一个伟人了。卓别林。”
迪士尼 感谢他给了我米老鼠
沃尔特·迪士尼是一个很伟大的艺术家,也是好莱坞公认最厉害的讲故事高手,他对于表演和故事有一种天赋的敏感,并擅长各种插科打诨的伎俩和搞笑动作。他从小最爱卓别林,所以米老鼠身上能看到许多卓别林的影子。看过卓别林影片的人一定记得他的笑容,弯弯的眼睛和嘴都极具喜感,后来这笑容被“米老鼠之父”迪士尼用在了米老鼠的身上。迪士尼后来在评价米老鼠时特别感谢了卓别林,说正是他的形象给了他创作的灵感。
英国女王 你是难得一见的好演员
1975年卓别林以85岁高龄被伊丽莎白女王封为爵士之尊荣。女王对兴奋的卓别林说:“我观赏过许多你的电影,你是一位难得的好演员。”事后卓别林有点遗憾,因为女王没说他具体哪部电影哪个地方演得好。
梅兰芳 请老友听戏 梅兰芳
上世纪30年代梅兰芳访问美国和卓别林结为好友。1936年春天,47岁的卓别林携妻子宝莲·高黛到达上海。影后胡蝶做东在国际饭店为卓别林举行了招待宴会,宴会上,卓别林与梅兰芳两位老友重逢,这距离他们上一次在洛杉矶 的会面,已经过去五载。晚宴后,卓别林提出想看京剧,由于当晚梅兰芳没有演出,于是便建议他去新光大戏院看马连良的《法门寺》。听说卓别林来了,观众都热烈鼓掌,他也招招手致意。卓别林在台下边听边在膝头打着拍子,并对身边的梅兰芳说,“中西音乐歌唱,虽然各有风格,但我始终相信,把各种情绪表现出来是一样的。”
爱好京剧的卓别林光听戏还觉得不过瘾,对戏中的丑角儿贾桂也有兴趣,想自己扮个,可惜时间仓促没来得及装扮。
希特勒 明知挨骂还要看
《大独裁者》是卓别林最成功的电影之一,由他自导自演。在人物造型上非常明显地仿照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并对这个人物进行辛辣的讽刺。虽拍摄前就遭遇施压,但卓别林不肯让步,在巴黎一家报纸登出《大独裁者》的故事梗概,公开向纳粹挑战,“当希特勒在煽起疯狂的时候,他必须受到嘲笑。”
这部电影二战时期推出,在德国遭到禁演,希特勒听说在拍这部片子,大为不安。随后,纳粹特务从葡萄牙买了一部胶片运进德国。不出所料,戈倍尔看到了,大发雷霆,百般诟骂,下令永不准放映。然而希特勒本人坚持要看,而且是一个人看。第二天晚上,他又看了一遍(也许不止),又是一个人。至于看完后的观感,他一言不发。卓别林后来把这番经历告诉朋友们,加了一句:“要是能让我知道他对这部片子的看法,我给什么都行。”
由于得到错误信息,希特勒一直以为卓别林是犹太人,但他也知道卓别林得到了全世界人的钟爱,所以这位独裁者也留起了卓别林式的小胡子,为的是让自己显得更有亲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