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型演员黄凯 荧幕上的领袖们——著名特型演员大盘点
《解放》可能是目前为止汇集特型演员最多的电视剧,几乎囊括了目前国内所有知名的特型演员,而且几乎都是多次扮演过同一角色,饰演毛泽东的唐国强、饰演周恩来的刘劲、饰演朱德的王伍福等,从电视剧《长征》开始就一直合作,卢奇版邓小平、郭连文版刘少奇、姚居德版彭德怀、马晓伟版蒋介石也已经被广大观众所熟知。
唐国强18次扮演毛泽东
《解放》是唐国强第18次扮演毛泽东(含《建国大业》和《东方红》)。1978年,上级将唐国强从青岛话剧团调进八一厂,就是为了塑造青年毛泽东。然而阴差阳错,一直到1996年,唐国强才第一次扮演毛泽东,这其中还有一段曲折的小故事。
唐国强进入八一厂之后,连续拍摄了《小花》《孔雀公主》等作品,大获成功,然而当时,日本影片《追捕》中高仓健的“冷酷”倾倒了无数观众,而唐国强因其角色影响被封为奶油小生,处境尴尬。直到1990年,唐国强成功塑造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一角,才重新找回大众认可。
比起唐国强的辗转,饰演周恩来的刘劲则顺利得多,早在1994年,他在《周恩来在上海》中首次扮演周恩来一炮而红,而今,他已经在34部作品里成功塑造这一角色,从青年到老年,每一个阶段的周恩来都得心应手,因而被评为史上最神似周恩来的特型演员,还获得过第5届中国电视金鹰艺术节“最具人气的男演员”奖,隐然有超越前辈王铁成之意。
王伍福50次扮演朱德
王伍福被誉为“全国第一朱德特型”。在四十多部电影、电视剧中成功地扮演了朱德总司令。代表作包括 《长征》、《延安颂》、《开国领袖毛泽东》和电影《长征》等。王伍福因成功扮演朱德,曾受到中央首长及朱老总夫人康克清同志和亲属的肯定好评。
卢奇于1979年在 《山城雪》中初次扮演邓小平,其后因主演《百色起义》获得第10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一举成名。代表作包括电影《邓小平》、《百色起义》、《邓小平在1976》,电视剧《百团大战》等。其中《邓小平》为他获得了第9届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
1998年,中央电视台筹拍《少奇同志》,并在全国挑选演员。当时,郭连文正在电影《蓝色三环》中饰演一个角色,而化妆师为他化妆时说了一句话:“你像一个人。”郭连文问道:“像谁?”答曰:“刘少奇。”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个评价改变了他。此后不久,他便被推荐给《少奇同志》的剧组,并得到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同志的肯定:“像,像少奇同志。”
现在,郭连文已经18次扮演刘少奇,据说,在一次开机仪式上,王光美同志拉住了他的手,眼里闪动着泪光,伸出大拇指:“小郭,越演越像!”
马晓伟是一名比较特殊的特型演员,他既演过蒋介石,又演过毛泽东(《国母宋庆龄》),相对于别的特型演员,他也是扮演次数最少的。但是,马晓伟版的蒋介石和原版极为相似,几乎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拍摄《延安颂》时,剧组起初反对奶油小生马晓伟演蒋介石,于是导演王朝柱就让马晓伟化妆,拍成三张照片,请有关的领导同志看,结果很多领导同志分不出来。
电视剧《解放》一共汇聚了12位知名的特型演员,他们各自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在很多反映共产党建国历史的影视作品里担当着再现领袖风采的重要任务,是中国近现代史鲜活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关键因素。在《解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部更为真实的建国史,特型演员的功不可没。
特型演员,一般是指长相比较像一些伟人的,例如毛主席等人,这类演员主要就是饰演某一个人物出名。像饰演毛主席的古月,饰演周恩来的王铁成等。
最早的特型演员可能出现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代的苏联,列宁和斯大林的特型演员开始不断出现在苏联电影中。在斯大林被赫鲁晓夫彻底批判后,一大批特型演员“下岗”,之后的苏联电影开始迎来“春天”,苏联特型演员基本没落。70年代末期,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的形象开始出现在银幕上,我国的特型演员开始大量出现。
汇聚在《解放》里的特型演员,算起来大概是第三代特型演员了,而最早的特型演员,要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末。
1978年:最早的特型演员王铁成首次出演周恩来
1978年,著名导演谢铁骊开拍故事片《大河奔流》,片中有一场毛主席在黄河大堤上接见主人公农民大娘李麦的戏,有人推荐于是之,经过试妆造型后还真有几分相像,影片中他一出场,观众顿感亲切。这样,于是之即成为了银幕上最早的“毛泽东”。
尽管作为话剧演员的于是之并不能算特型演员,但是这部影片里的周恩来扮演者王铁成却成为不折不扣的特型演员。
1976年,周恩来总理去世,怀着对总理的崇敬之情,王铁成萌发了饰演总理的愿望,他偷偷地在家里试妆,搜集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寻找外形与总理的相似之处。1977年在中国话剧团排演的话剧《转折》中,王铁成饰演周恩来,这也是我国舞台上第一次出现周恩来的形象。
1978年,应著名导演谢铁骊邀请,王铁成在影片《大河奔流》中饰演周恩来,这是他首次在银幕上塑造周总理形象。
王铁成扮演周恩来真切感人,深得观众喜爱,1992年,因在影片《周恩来》(上下)中的出色表演,于1992年获得了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15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终王铁成一生,除了周恩来,他没有扮演过任何其他角色,同时他也是最为大众认可的周恩来扮演者,迄今无人超越。
1980年:第一代毛泽东特型演员韩适亮相
第一个毛泽东的特型演员是上海的韩适,他在长春电影制片厂1980年摄制的《大渡河》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临危不惧、大智大勇、克敌制胜的毛泽东形象。毛泽东首次成为影片的主要角色之一,韩适也成为第一个演绎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演员。
无论于是之还是韩适,还是早期的王铁成,作为第一代特型演员,他们的表演舞台化很严重,直到张克瑶古月的崛起,特型演员才完全走进大众生活。
1981年:第二代特型演员代表人物张克瑶古月并起
西安话剧院演员、院长张克瑶,因在话剧《西安事变》中成功塑造毛泽东一角,被相中在多部电影里扮演毛泽东一角。张克瑶饰演的“毛泽东”,在走路,说话,动作、神态上都做到了完备,声音更是惟妙惟肖,以至于后来因脑血栓暂时退出台前时,还多次为毛泽东的扮演者古月配音。张克瑶是第二代特型演员的个中翘楚,他最为知名的作品,就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巍巍昆仑》。
古月(原名胡诗学),最早出现在1981年成荫执导的优秀影片《西安事变》中,虽然毛泽东的戏不多,可他的表现立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古月相继在80多部影视片中扮演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毛泽东形象,他不是科班出身,却凭借《开国大典》和《咱们的领袖毛泽东》两次问鼎《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男演员,荣幸地登上了“影帝”宝座。
古月是目前出演毛泽东次数最多的演员,也是最知名的特型演员之一。
1981年:孙飞虎凭借扮演蒋介石蜚声影坛
提起银幕上的蒋介石,年纪稍长一点的观众都不会不知道孙飞虎,这名出演蒋介石次数最多的特型演员,1981年就凭借《西安事变》蜚声影坛,这部影片也是特型演员金三角古月、王铁成、孙飞虎的首次合作。
孙飞虎先后饰演了20多个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年龄的“蒋介石”,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多次获得金鸡百花奖。据孙飞虎透露,他扮演的蒋介石得到过蒋氏家族的认可。孙飞虎之后,再无一名蒋介石特型演员受到过普遍认同。
1987年:郭法曾首次扮演刘少奇即获得认可 较早扮演刘少奇的演员郭法曾,起初是广西电影制片厂的一名演员,后来又做过导演。在《少奇同志在东北》筹拍时,导演找到郭法曾,由此开始了郭法曾的特型演员生涯。
郭法曾外型、长相酷似刘少奇,凭借这一优势,他先后在几十部影视剧中扮演这位领袖人物,其中有《巍巍昆仑(上下)》、《开国大典》等影片。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同志对郭法曾的表演大为赞赏,在1992年拍摄影片《刘少奇的四十四天》时,王光美甚至把少奇同志生前穿过的衣服送给郭法曾。
告别第一代特型演员的舞台化表演之后,第二代特型演员除了追求形似,更要求神似,对于全面而立体的再现历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大量特型演员蜂拥出现,仅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就有数十位之多,如李克俭、吴兰辉等,王仁(老年毛泽东)、王英(青年毛泽东)等,周恩来的特型演员黄凯、苏林、孙维民等,都在不同的影视剧中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领袖风采,广受观众欢迎。
特型演员生存困境之一:观众需求日益减少 《解放》监制之一、著名军旅剧策划人李洋大校在接受网易娱乐采访说,特型演员本来只是从前苏联引进的概念,已经成为我国独有,他们本来是中国人一种集体回忆的方式,但是现在,这种需求已经在逐步淡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型演员的需求将越来越小,这将大大压缩特型演员的生存空间。
一位电影制片人说,观众对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关注度正在随社会改变,而且,随着化妆技术的革新,扮演任何名人,对于外形的相似度要求已经不再那么高,甚至可以不相似,比如张国立和蒋介石,除了光头,几乎没有相似之处。
而观众的需求也已经在变化。
最初,观众一度是对领袖原汁原味的乡音十分熟悉,从《开国领袖毛泽东》开始,演员们尝试着说普通话,一开始大家很不习惯,还引发了一场大争论,但到了《长征》,这样的演出方式就基本得到了认可,到《解放》时,所有的领袖都是普通话。
从观众对语言变化的迅速接受可以看出,集体回忆的需求已经逐步淡化,至少要求已经很少,一位领袖有多个特型演员的现象将不复存在。 特型演员生存困境之二:限制多、戏路窄 李洋大校在接受网易娱乐采访说,特型演员的限制太大,首先,需要三个以上领导认可才能够扮演,其次,长期扮演同一个角色,对演员是一种限定,比如卢奇也扮演过孙中山,怎么看还是像邓小平。
至于唐国强,只能算特例,没有第二个。 同时,新一代特型演员大多都不再是专职只扮演一个角色,一方面他们更加专业,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寻求突破。
唐国强在扮演毛泽东之外,同样有许多成功的角色,所以,他们已经不愿意再接受“特型演员”这个限制性的称谓,唐国强就明确表示拒绝接受这一称呼,刘劲也说,这个称谓早该消失,而他们本身首先是专业的演员,扮演领袖只是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内容。
因此,李洋表示,特型演员作为一种专门的演员类型称呼,尽管短期内可能还会存在,也很难再成为一部作品的核心,逐渐消失已成必然。
随着古月、柴云清的先后去世,王铁成的隐退,唐国强刘劲等人的多元化发展,特型演员行将落幕,《解放》等献礼影视剧,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看到以特型演员为核心阵容的影视作品。